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高松

个人简介

高松,男,1976年9月生,汉族,南京人。中山大学外国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长为胡塞尔现象学。 研究项目(课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胡塞尔现象学的起源研究” 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真理-对象-意义三元视角下的胡塞尔与弗雷格比较研究” 主持国家基金社科重大项目“当代德语哲学译介与研究”(13&ZD069)子课题“英美分析哲学在当代德语世界”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胡塞尔文集》中译”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弗雷格与胡塞尔意义理论比较研究”

研究领域

现代外国哲学(现象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梦意识现象学初探——关于想象、梦与超越论现象学”,《现代哲学》2007年第6期。(CSSCI收录,唯一作者) “划界与通达——弗雷格与胡塞尔如何拯救和把握意义”,《人文杂志》2008年第1期。(CSSCI收录,唯一作者) “判断杠是断定力的符号吗?——借助胡塞尔的‘信念变异’学说澄清弗雷格逻辑学中的一个问题”,《现代哲学》2011年第1期。(CSSCI收录,唯一作者) “現代的阿基米德點——鄂蘭論伽利略和現代科學的開端”(“The Archimedean Point of the Modern Age: Arendt on Galileo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Science”),(台灣)《哲學與文化》(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第卅八卷第七期,2011年7月。(A&HCI收录,唯一作者) “The Nature of Assertoric-Force and the Truth in Logic: An Elucidation of Fregean Truth in the Light of Husserl’s Theory of Doxic-Modification”, in Organon F vol. 18 (4), 2011.11.(A&HCI收录,唯一作者) “真理之争——胡塞尔与弗雷格论‘真’”,《哲学研究》2013年第5期。(CSSCI收录,唯一作者,《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意义如何超越表象论?——对现代哲学之起源的一种考察”,《德意志思想评论》第六卷。(唯一作者)。 “本真性与非本真性的游戏空间——胡塞尔的《文章与书评(1890-1910)》”,《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四辑。(CSSCI收录,唯一作者) “分析哲学的先驱:波尔扎诺与弗雷格”,《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27日第A06版。(求是网全文转载,唯一作者) “语言分析与前语言理解——弗雷格论专名和对象”,《现代哲学》2018年第6期。(CSSCI收录,唯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原子论视角下的现代物理学——一项现象学研究”,《学术研究》2018年第12期。(CSSCI收录,唯一作者) “The Aporias of the Vicious Circle in a Political Beginning: Reflections on H. Arendt’s Thoughts on the Foundation of a Polity”, in Problemos 2018, 94 (A&HCI收录,通讯作者) “胡塞尔论涵义与对象的区分——以弗雷格的语义学为参照”,《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CSSCI收录,唯一作者) “形式化作为现代科学发现的秘密——以虚构数问题为线索”,《哲学分析》,2021年第2期。(CSSCI收录,唯一作者) “意义现象学何以可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27日第005版。(唯一作者,《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