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林莹

个人简介

林莹,福建漳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2012)、博士(2017),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人员(2020)。曾访问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主要奖项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12、2017),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2014),国家奖学金(2009、2010)

研究领域

古代小说、域外汉学、明清文学与文化、心理文化学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稀见明刻单行<评释娇红记>新考》,《励耘学刊》2021年第1辑(待刊) 《论<红楼梦>人物评议功能的强化及价值》,《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3期 《论古代小说人物叙述的“文本参与”功能》,《文艺研究》2020年第3期 《<红楼梦>与元明中篇文言传奇渊源补论》,《红楼梦学刊》2019年第6辑 《以类为评:<世说新语>分类体系接受史的新视角》,《中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主仆出行”构图模式的嬗变——以携琴元素的加入为视角》,《中国美术研究》2019年第1期 《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复述”的形态与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 《<平妖传>二十回本与四十回本关系再探——以俗字、语法、插图为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五辑 《曾极<金陵百咏>考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年第4期 《消失的边界:论沈自徵杂剧“渔阳三弄”的结构与情怀》,《亚太研究论丛》第十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浅谈<红楼梦>人物内聚焦的几种功能》,《全球地域化视角下的亚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论阿英<小说闲谈>系列的文献学价值》,《嘉应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明清小说中的人物“空缺”现象研究》,《未名亚太论丛》第七辑,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 《屠隆<娑罗馆清言>的多层镜像——兼谈晚明清言小品的另一维度》,《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13年秋冬合 翻译校对 译校《中国古典小说》(夏志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参译《臧否饕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饮食书写》(余文章、邓小虎 等著,刘紫云、姚华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学术随笔 《“增设者”调节叙事——古典小说的人物设置手法之三》,《中华文化画报》2018年12月 《“并置者”合璧相成——古典小说的人物设置手法之二》,《中华文化画报》2018年8月 《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小学语文》2018年8月 《“缺席者”无处不在——古典小说的人物设置手法之一》,《中华文化画报》2018年4月 《通俗与经典是“三言二拍”的天然两面》,《博览群书》2017年6月 《久远的瓶,还魂的酒》(刘丽朵《还魂记》书评),《深圳商报》2014年10月4日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