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丛子钰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19-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文学博士) 2013-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 2009-2013年:湖南大学汉语言文学学院(文学学士) 工作履历 2016年7月-2022年12月,《文艺报》评论部、融媒体部编辑 2023年1月-至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学术成果与荣誉 202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4-2015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一等奖学金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2019年度优秀编辑 2019年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运动会羽毛球青年男子单打第三名

研究领域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文化冷战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视觉文化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拒绝顺从的抒情声音——阿多诺、策兰诗学对话的再解读》,《文艺争鸣》2023年第3期 《当代小说中叙述者的地位》,《上海文化》2020年第7期 《阿多诺与音乐唯名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云使——浅议文珍与祁媛的两部小说》,《南方文坛》2018年第3期 《喜剧的感伤性与反讽性——读刘震云的<一日三秋>》,《南方文坛》2022年5月 《当我们谈论无意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初读<庆祝无意义>》,《博览群书》2014年第11期 《重读<穆斯林的葬礼>——“名作中的爱情”之一》,《博览群书》2020年第12期 《文学生产小札》,《当代文坛》2019年第2期 《略论阿英的女性作家评论》,《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第1期 《阿多诺与布鲁门贝格:非概念性与筑像禁忌》,《文化与诗学》2023年第2期 《嗜色症:蓝骑士、本雅明与色彩解放》,《马克思主义文艺伦理研究》2023年第2期 《被嫌弃的宋没用的一生,或上海康塔塔》,《中国文化管理研究》2020年第2卷 《阿多诺与审美升华说的辩证性》,载《批判理论的中国旅行》,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其他报刊文章 《文学脱口秀,创新还是返祖?》,《江南》2022年第11期 《文艺学终究也要与人沟通》,“文艺学”公众号 《眯着眼睛,跑出唯一世界的男人——李敬泽<跑步集>阅读随想》,《青年报》2022年1月2日 《历史小说的内面:时间、命运与总体性》,《长江文艺》2021年第6期 《跨文化的求索历程与知识省察——专访学者方维规》,《文艺报》2021年11月1日 《视听文明时代,文学何为?——访批评家陈晓明》,《文艺报》2021年8月16日 《梁晓声:现实主义亦应寄托对人的理想》,《文艺报》2019年1月16日 《鲁阳时晚戈犹奋——专访严家炎》,《文艺报》2018年11月30日 《文变染乎世情,理论亦然——专访程正民》,《文艺报》2018年11月9日 《“一条河要冲积出多大的平原,尽管由它去”——访作家迟子建》,2018年6月1日 《“爽文化”背后,是必须直面的思潮》,《半月谈(内部版)》2018年10月 《阿多诺与文学的辩证性》,《文艺报》2019年8月16日 《伊格尔顿<文学事件>:一种文学哲学的准备工作》,《文艺报》2018年5月14日 《谈谈“杠精”:辩士之风一息尚存》,《文艺报》2019年1月23日 《<少年的你>之后,融梗是野蛮的》,《文艺报》2019年12月20日 《凝神于世间小事而洋溢出哀乐——读郭爽的小说所想到的》,《文艺报》2022年12月16日 《评宋阿曼<啊朋友再见>:词语之以息相吹也》,《文学报》2021年12月20日 《“文艺学”译名小考》,《文艺报》2021年8月21日 《自我,少了一味药——读弋舟<庚子故事集>》,中国作家网2020年10月11日 《小说应该是生机盎然的——访作家徐怀中》,《文艺报》2019年1月21日 《文珍:自我有时而尽,而文学无穷》,“文艺报”公众号2018年10月26日 《在文艺批评道路上不断跋涉——访批评家李希凡》,《文艺报》2018年3月30日 《继承传统 回归本心——访诗人郑敏》,2017年8月14日 《爱比死更冷?——读东西的小说<回响>》,中国作家网2021年10月11日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