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吉栋

个人简介

陈吉栋,男,1984年生,法学博士,民建会员,现任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分别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学士(2008年)、宁波大学民商法学硕士(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17年)。2014年至2016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法学院访问。2017年至2022年在上海大学法学院工作,曾任法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主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民建上海大学第五届委员会委员。2018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浦江学者)。2019年至2020年借调上海市法学会,参与WAIC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筹备编辑等工作。 研究领域为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法、民法、都市法、土地法等。发表论著50余篇部,主持参与各类项目20余项。兼任上海市数据交易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法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编辑部副主任、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等职。 科研奖项 中国法学会“第11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二等奖 2021年第18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一等奖 2020年广州市法学会疫情依法防控治理主题征文优秀奖 第二十三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优秀奖 “2019京津沪渝法学论坛”征文二等奖 “2019年第16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三等奖 “2018年第15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二等奖 “第七届全国民商法博士生论坛论坛”一等奖 其他荣誉 上海大学法学院本科生优秀全程导师(2021) 上海大学第七届“我心中的好导师”称号(2020年) 上海大学第三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1年) 上海大学第三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0年)

研究领域

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法、民法、都市法、土地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独著 陈吉栋:《超越元宇宙的法律想象:数字身份、NFT与多元规制》,《法治研究》2022年第3期; 陈吉栋:《算法化主体:组织抑或契约》,《东方法学》2021年第5期; 陈吉栋:《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图景:兼论民法(典)的智能维度》,《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2期; 陈吉栋:《个人信息的侵权救济》,《交大法学》2019年第4期; 陈吉栋:《智能合约的法律构造》,《东方法学》2019年第3期; 陈吉栋:《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法律性质——从Token持有者切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 陈吉栋:《播撒信任的技术幽灵——区块链法律研究综述》,《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12期; 陈吉栋:《论机器人的法律人格——基于法释义学的讨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陈吉栋:《论〈民法总则〉不当得利一般条款的设置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陈吉栋:《由“习惯法”到“习惯立法”——以“祭祀公业”与“合会”为线索》,《交大法学》2017年第3期; 合著 彭诚信、陈吉栋:《论人工智能体法律人格的考量要素 》,《当代法学》2019年第2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2019年第7期转载; 彭诚信、陈吉栋:《论〈民法总则(草案)〉第10条之习惯》,《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2017年第12期转载; 彭诚信、陈吉栋:《农村房屋抵押权实现的法律障碍之克服——“房地一致”原则的排除适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法学文摘》2014年第4期转摘。 陈吉栋、向明镜:《个人信息自决权在防疫需求下的让步》,《法治论坛》2020 年第 1 期; 王聪、陈吉栋:《论习惯法与事实上习惯的区分》,《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7年第6期; 陈吉栋、张冬歌:《论城市更新市场主体参与的法律路径》,《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陈吉栋、张冬歌:《不稳定财产存在吗》,《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4卷; 陈吉栋、马思杰:《论登记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作用》 ,《上海法学研究》2019年第19卷; 陈吉栋、李康佳:《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三权分置”审视——以用益物权处分权能的赋予为中心》 ,《上海法学研究》2019年第19卷; 译文 陈吉栋、郝雨璇译:《公共紧急权力与国际法的对接》(原作:多米尼克·麦戈德里克,《地方立法研究》2020年第2期) ; 陈吉栋、王冉冉译:《运用传统侵权法理论“迎接”机器人智能》(原作:柯蒂斯? E. A.卡诺,《产权法治研究》2019年第3卷); 陈吉栋、向梦涵译:《法律如何看待机器人 》(原作:尼尔·M·理查兹; 威廉·D·斯马特,《法治社会》2019年第1期); 陈吉栋、周晨黠译:《机器人可以梦想电子法律吗?法律概念电子算法化实验》(原作:布赖恩特·科比沃克·史密斯,《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8年第6期); 案例研究 陈吉栋、李康佳:《论无偿无权处分中的善意取得——“李某诉郎某赠与合同案”评释》,《师大法学》2020年第6辑; 陈吉栋、杨澜:《夫妻一方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第三方的效力——对“李某诉郎某赠与合同案”的分析》,《司法智库》2019年第1卷; 研究报告 彭诚信、陈吉栋、许端蓉:《世界数据权利保护发展报告》,《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1)》; 陈吉栋、蔡哲鹏:《全球无人驾驶汽车法律问题研究报告》,《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1)》; 报刊文章 陈吉栋:《数字孪生、元宇宙及其法治底座》,《社会科学报》2022-2-10日第4版; 彭诚信、陈吉栋:《民法的精神主线与新兴技术》,《上海法治报》2020-06-10第B6版; 陈吉栋、彭诚信:《对债权一般条款的几点建议》,《上海法治报》2016-08-10第B6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