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合华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博士学位(1986-1989):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地下结构方向) 学位论文:《隧道掘进面时空效应研究—边界元法若干理论与工程应用》 导师:孙钧教授(中科院院士)、杨林德教授,同济大学 硕士学位(1983-1986):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采矿工程专业 学位论文:《不连续面非线性效应对巷道稳定性影响分析》 导师:李通林教授,重庆大学 学士学位(1979-1983):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化学矿开采专业 工作经历 2021.12-现在 同济大学荣誉讲席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7-2021.11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2016.3-2017.2为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访问教授) 2010.9-2012.7 同济大学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2012)(2011.8-2012.7为美国Virginia Tech大学访问教授) 2006.4-2010.9: 同济大学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2000.3-2006.3: 同济大学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2004.4-)、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主任 1997.8-2000. 2: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系主任 1995.8-1997.7: 同济大学副教授、教授(破格,1996.1-)(1993.7-1995.8为日本大阪地域地层环境研究所(土质试验所)、京都大学博士后研究) 1992.1-1993.6: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工作,副教授(破格) 1989.8-1992.1: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工作,讲师 科研奖励 入选爱思唯尔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2023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奖(学科建设贡献奖,周 颖),2022 入选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2022 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 中国消防协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自然通风隧道火灾顶棚射流理论及烟气控制研究,郭庆华,2020)指导老师(朱合华、闫治国). 202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奖(学科建设贡献奖,周 颖),202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奖(学科建设贡献奖,赵宪忠),2020 同济大学“十三五”先进科研团队,2020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优秀项目:岩体隧道多元数据远程实时传输系统研究(孙熠,谢冰),指导教师:朱合华、武威,2019 指导本科生张琦毕业论文“公路隧道多源数据标准与三维地质建模分析(2016)”获优秀评价,并在国际SCIE期刊上发表“Collaborative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alysis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standard(2018)”(Engineering Geology,JCR1区)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师德师风优秀教师,2017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7届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2017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奖(学科建设贡献奖,顾祥林),2017 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张琦),2016.6 博士生陈雪琴学术论文“Development of Distress Condition Index Using the LTPP Data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获得2015年度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交通与发展分会(T&DI)路面长期性能计划(LTPP)数据分析国际竞赛挑战类别一等奖(中国高校在校生首次在LTPP竞赛上获奖),2016.1 洪堡研究成就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 2015.11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陈庆),2015.11 张琦博士论文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2014.10 入选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2013.11 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12 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创刊30周年(1982-2012)杰出贡献奖,2012.8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朱合华,丁文其,1999.5),获“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创刊30周年优秀学术论文奖,2012.8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单位会员“先进工作者”,2012.6 入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11.11-2015.12 入选上海市第六届教学名师称号,2011.10 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计划(团队带头人),2011-2013 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1.2 获Geoshanghai国际学术系列会议贡献奖(Founder), 2010.6 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彭立才),2010.1 土木工程学院“荫泽土木难忘师情” —我最喜欢的教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同学最喜欢的十位教师之一,2010.6 入选上海市学科带头人计划,2009-2011 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计划,2009-2012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刘文军),2009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闫治国),2009 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闫治国),2009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奖(丁洲祥),2008 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2007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闫治国),2007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徐前卫),2007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地下空间)规划专家,2006 同济大学李国豪奖励基金结构工程大奖,2006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于宁),2005 上海市地下空间领域重大攻关项目首席科学家,2004-2006 安徽省首届讲席教授,2004-2006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奖(王建秀),2004 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3 入选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励计划,2002 入选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2000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优秀科技奖(银奖),2000 宝钢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2000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叶斌的“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获优秀毕业论文奖),2000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1997 同济大学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1997

研究领域

岩体破坏力学与岩土数值方法 隧道及地下工程全寿命设计理论 地下空间火灾安全 智慧地下基础设施建设(iS3)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朱合华著.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朱合华等著. 地铁结构演化与感控之科学漫画[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中文);Springer(英文),2016.8,2019 朱合华等编著.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新技术[M]. ISBN:978711216690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7, pp.316 朱合华,闫治国著. 城市地下空间防火与安全[M]. ISBN:9787560857022,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12,pp.230 郑颖人,朱合华,方正昌,刘怀恒编著.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与设计理论[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12 朱合华等编著. 城市地下空间新技术应用工程示范精选[M]. ISBN:978711213215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 pp.241 李志厚,朱合华,丁文其. 公路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M]. ISBN: 7114086830, 9787114086830,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10 杨林德,朱合华,丁文其,黄宏伟等.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 张凤祥,朱合华,傅德明编著. 盾构隧道[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 .朱合华, 陈清军, 杨林德编著. 边界元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5 .杨林德, 朱合华等著. 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4(国家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朱合华主编,张子新、廖少明副主编. 地下建筑结构[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教材) .张庆贺,朱合华,庄荣等. 地铁与轻轨(第二版)[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教材) .张庆贺,朱合华,黄宏伟. 地下工程[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教材) .Toll David, Zhu Hehua & Li Xiao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eo-Engineering[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ICITG) Shanghai, IOS Press, September 16-17, 2010, Shanghai, China, pp.745 .朱合华,冯守中,闫治国. 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C]. ISBN: 9787114086496,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9,pp.229 .Zhu Hehua, Zhang Feng, Drumm Eric C. et al (ed.).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and Ground Movement[C].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No.155, Published by ASCE, 2006(EI检索),pp.426 .Phoon Kok-Kwang, Goh Sian-Huat, Shen Rui-Fu and Zhu Hehua(ed.). Advances in Ground Technology and Geo-Information[C]. ISBN-13:978-981-07-0188-8, Research Publishing, 2011, pp.612

学术兼职

国内 国际岩石力学协会中国小组副主席 (2020.10-)、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2012.10-2020.10)、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理事长(2015.12-)、地下空间分会副理事长(2009.11-)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2012.6-)、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2006.11-)、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主任(2010.7-) 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分会副理事长(2007-)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岩土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2004.12-2016.1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2014-) 岩土工程学报常务编委()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编委() 隧道建设编委(2016-) 工程地质学报编委(2011-) 工业建筑编委(2011.9-) 国际 国际岩土工程联盟数据标准化委员会主席(FedIGS - JTC2)(2017-) 国际岩土工程联盟数据标准化委员会委员(FedIGS - JTC2)(2009-2017)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WG20小组成员(2010-) 国际工程地质和环境协会(IAGE)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 国际城市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ACUUS)成员(2008-) 英国剑桥大学智慧基础设施与施工技术创新和知识研究中心(CSIC)顾问(2011.9-) 日本大阪地域地层环境研究所学术顾问(2009-) Underground Space,Co-editor-in-chief(2016-) Smart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Editorial Member (2016-)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Executive Editor(2009-) 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ditorial Member (2008-20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Editorial Member(2011-) Tunnel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Editorial Member(2015-201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