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杜豫川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本科: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1994-1998) 硕士:同济大学道路经济与管理(1998-2001) 博士:同济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2001-2003) 工作经历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2010.12 – 至今) 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访问学者(2009.8 – 2010.8)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2006.6 – 2010.12)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2004.3 - 2006.6)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助理(2001.7-2003.1) 杜豫川教授多年致力于城市交通信息化管理的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在交通运行态势及设施性能多维高频感知、道路网络系统时空演变分析、多式交通的协同联动管控等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并在上海世博会、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迪士尼度假区、港珠澳大桥、东海大桥洋山港区等重大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在智慧高速的数字运管系统、车路协同系统等方面的研发成果得到了行业领军企业的关注,并由产业基金孵化研究生进行科技创业。 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 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发表科技论文 120余篇,被SCI 检索 64 篇,EI 检索78 篇,累计引用728次;授权国际发明专利8项、国内发明专利18项。 担任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副主编、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秘书长、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交通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理事、上海市公路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第十一届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交通全息感知与智能计算技术及其在智慧高速、车路协同领域的应用技术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