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叶霞飞

个人简介

叶霞飞,男,1961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昆明市地铁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编委等职务。 教育经历 群马大学(日本)交通工程 原上海铁道学院 铁道工程 原上海铁道学院 铁道工程 工作经历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2002.7-至今)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2000.4-2002.6) 原上海铁道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1997.7-2000.3) 原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系讲师(1988.7-1997.6) 原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系助教(1986.3-1988.6) 获奖情况 2000年1月,获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 2001年12月,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年6月,获第六届上海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2008年,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8年度优秀咨询成果三等奖 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863计划(磁悬浮交通选线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分析研究;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标准研究;高速磁浮交通需求预测与合理通道选择模型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布局规划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上海市科委项目(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效率研究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对普陀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轨道交通市场化策略研究;上海轨道交通车站接驳交通规划方法与应用示范),上海市交通委员会项目(上海市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专项规划(2030)),铁道部基金(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还原政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合作项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客流预测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天津市地下铁道1号线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上海申通集团公司项目(上海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综合研究),中山市规划局项目(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兼任昆明市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聘任的地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城市轨道交通杂志编委等职务。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线路设计理论及方法,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及评价方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叶霞飞. 铁路线路设计优化的三维动态规划模型[J].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7(04):75-82. 顾保南, 叶霞飞, 曹仲明. 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其启示[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998(01):67-72. 叶霞飞, 谭复兴. 城市公交的换乘与接驳[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998(03):22-25. 顾保南, 叶霞飞, 孙章.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8(06):43-46. 蔡蔚, 朱剑月, 叶霞飞, 等. 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引导作用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999(03):19-22. 蔡蔚, 韩国军, 叶霞飞, 等. 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建筑物的一体化[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0(01):55-58. 蔡蔚, 吴磊, 叶霞飞. PFI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0(04):64-66. 顾保南, 叶霞飞. 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一种调整方案[J].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2000(04):7-11. 顾保南, 叶霞飞, 许恺. 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合理规模研究[J].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2000(10):76-80. 蔡蔚, 叶霞飞. 轨道交通与城市物业的一体化建设[J].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2000(10):81-85. 叶霞飞, 许恺. 铁路纵断面设计优化的动态规划模型[J].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2000(10):90-95. 叶霞飞, 蔡蔚.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还原方法的基础研究[J]. 铁道学报, 2002(01):97-103. 叶霞飞, 蔡蔚.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计算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431-436. 叶霞飞, 胡志晖, 顾保南.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模式与成功经验剖析[J]. 中国铁道科学, 2002(04):128-133. 胡志晖, 叶霞飞, 蔡蔚. 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的适用性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2(03):62-65. 顾保南, 姜晓明, 程曜彦, 等. 论城市轨道交通最小曲线半径标准的选择[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428-431. 叶霞飞, 李君, 霍建平.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对比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01):72-77. 姜晓明, 荆新轩, 顾保南, 等. 上海市轨道交通换乘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04):36-40. 许泽成, 叶霞飞, 顾保南.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的运营模式[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02):10-12. 冯磊, 叶霞飞.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土地利用形态的调查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06):59-63. 李君,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方法的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8):1009-1014. 张小松, 叶霞飞, 高亮全. 上海市R3线桃浦段的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联动[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03):47-49. 张小松, 胡志晖,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8):1118-1121. 朱捷, 陈立群, 叶霞飞. 上海中心城区道路与铁路道口立交规划方案研究[J]. 上海铁道科技, 2005(06):11-13. 叶霞飞, 王治. 厦门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线路走向与既有铁路利用方案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02):58-61. 朱捷, 陈立群, 叶霞飞. 上海市中心城道路与铁路道口立交设置原则及规划方案设想[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02):94. 王治, 叶霞飞. 从产品性质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J]. 科技资讯, 2006(07):206-207. 王治, 叶霞飞, 管旭日.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衔接交通设施问题分析[J]. 山西建筑, 2006(11):6-7. 蔡蔚, 胡志晖,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作用机理与影响范围研究[J]. 铁道学报, 2006(04):27-31. 刘丽波, 叶霞飞, 顾保南. 东京私铁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对上海市域轨道交通线的启示[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11):38-41. 江永, 叶霞飞, 王治.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范围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02):28-31. 王治, 叶霞飞, 顾保南, 等. 上海市真如副中心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协调方案[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05):28-31. 方礼君, 叶霞飞, 明瑞利. 上海、首尔、东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发展趋势对比分析[J].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07(01):105-107. 刘丽波, 叶霞飞, 顾保南. 上海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运行模式[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1358-1362. 江永, 叶霞飞. 区间堵塞时辅助线配置形式的适应性分析[J]. 都市快轨交通, 2007(05):29-32. 江永, 叶霞飞. 国外典型大城市轨道交通配线方法和经验[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12):35-39. 叶霞飞, 明瑞利, 李忍相. 东京、首尔轨道交通客流成长规律与特征分析[J]. 城市交通, 2008(06):16-20. 李忍相, 叶霞飞. 客运专线与城际轨道交通并行建设时机探讨[J]. 综合运输, 2008(06):75-77. 施毓凤,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经济评价方法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8(05):75-76. 尚漾波,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10):731-736. 明瑞利, 叶霞飞. 东京地铁与郊区铁路直通运营的相关问题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9(01):21-25. 施毓凤,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影响的效益评价方法[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9(02):40-43. 谭瑜, 叶霞飞. 东京新城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9(03):1-5. 王治, 叶霞飞. 国内外典型城市基于轨道交通的“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9(05):1-5. 尚漾波, 叶霞飞.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比较分析[J]. 都市快轨交通, 2009(03):16-19. 况丽娟, 叶霞飞. 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0(02):53-56. 张宁, 叶霞飞, 刘剑锋. 土地利用对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的影响[J]. 城市交通, 2010(03):23-27. 尚漾波,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布局规划评价方法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01):38-41. 贺腊妮, 叶霞飞.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的对比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01):80-85. 王治, 叶霞飞, 明瑞利.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合理开发规模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376-380. 柴小艳, 叶霞飞. 中日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宽度对比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02):72-75. 叶益芳, 叶霞飞. 国外典型城市自行车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J]. 综合运输, 2011(09):73-77. 钱卫力, 叶霞飞, 陶志祥. 东京、大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对比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2(02):50-53. 牛伟伟, 叶霞飞, 蔡逍天.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特征[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2(03):10-13. 施毓凤, 叶霞飞, 周勇. 市域轨道交通线衔接模式评价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939-943. 颜湘礼, 钱卫力, 叶霞飞, 等. 东京、大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空间分布规律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2(11):71-74. 吴昱辰, 叶霞飞, 王治. 国外典型轨道交通车站衔接交通设施类型比较[J]. 综合运输, 2013(03):83-86. 杨智杰,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衔接过街设施方案评价方法[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3(03):82-85. 覃松涛, 叶霞飞. 衔接铁路客运站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通过能力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3(05):100-103. 杨永平, 边颜东, 周晓勤, 等.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3(10):1-6. 顾丽萍, 叶霞飞. 大阪市轨道交通车站进出站客流高峰时段研究[J]. 综合运输, 2014(02):57-61. 樊志平, 叶霞飞. 东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联度分析及启示[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03):21-23. 何乐乐, 叶霞飞. 机场接驳轨道交通专线与快速公交专用道技术经济比较[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03):95-98. 武倩楠, 叶霞飞, 林小稳.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范围的计算模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7):1058-1063. 边颜东, 杨永平, 叶霞飞. 科学规划建设轨道交通 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10):5-7. 成艳,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出站端潜在自行车接驳分担率转移模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2):1861-1867. 冯洁,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衔接设施布局方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J]. 综合运输, 2015(03):57-63. 詹阳,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改装折叠椅的效益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5(04):78-81. 叶霞飞, 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顾保南,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叶霞飞, 顾保南.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