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颜文涛

个人简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同济大学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生态城市与低碳社区(ecological cities and low-carbon community)、生态空间规划与管理(ecological spac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适应性规划与灾害管理(adaptive planning and disaster management)。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访问学者(2013年-2015年),曾经担任过美国北卡罗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国城市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国际生态智慧学社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学组委员。研究项目涉及城市化与城市增长的环境效应、生态城市与生态空间规划研究、智慧韧性城市理论是实践等,将量化的环境管理目标引入到空间规划体系方面展开了探索性性研究,致力于如何使城市增长具有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长期担任Land Use Policy、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现代城市研究、中国园林、风景园林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主持和参与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和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主持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委科技计划攻关重点项目1项。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宜居重庆生态城规划策略及重庆生态都市规划导则”,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城市水系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了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2项,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和三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4项。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100多篇,专著3部。 教育经历 2010.01-2012.0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后 2001.09-2007.12,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 1991.09-1994.07,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 1987.09-1991.07,重庆大学城环学院本科毕业,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7.05-至今,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10-2015.1,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访问学者 2010.09-2017.05,重庆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07-2009.09,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环境科学系,短期访问 2007.09-2010.09,重庆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10-2007.09,重庆大学城市规划系,讲师 1996.09-2004.10,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1994.07-1996.09,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奖励奖项 科研奖项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海绵城市雨水模型研究与Uwater平台构建,2018(8/15) 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 城市水系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7/12)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宜居重庆生态城规划策略及重庆生态都市规划导则,2010(5/8)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2004(16/29) 设计奖项 重庆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南阳市桐柏县总体规划(2005-2020),2013(5/15) 重庆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苏州盛泽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2009(1/10) 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宝鸡市渭河南部台塬区生态建设规划,2010(5/15) 陕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宝鸡市渭河南部台塬区生态建设规划,2009(5/15) 重庆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南阳市白河两岸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3/15) 教育部优秀设计奖市政类一等奖:岳池县城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3/15) 教育部优秀设计奖规划类三等奖:安康市滨江大道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3(4/8)

研究领域

生态城市与低碳社区(ecological cities and low-carbon community)、生态空间规划与管理(ecological spac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适应性规划与灾害管理(adaptive planning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正在送审论文 颜文涛. 城市洪灾韧性规划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J]. 城市规划, 2021 Zihao Li, Hui Chen, Wentao Yan*. Explor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ark Service Area in Shanghai Based On Travel Time Estimation: A Method Com-bining Multi-source Data[J]. Land, 2021. 颜文涛*, 李子豪, 菅天语, 林峰田, 谢俊民. 空气环境健康导向下的老旧社区生态化更新:理论框架与案例实践[J]. 城市发展研究, 2021. 黄欣,颜文涛*. 跨区域重大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研究[J]. 城市规划, 2021. 颜文涛*.国土生态空间规划:关键问题、层次结构与核心内容[J]. 城市规划, 2021. 已发表论文 颜文涛,卢江林,李子豪,沈尧*. 城市街道网络的韧性测度:全球五大城市比较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 2021. 颜文涛. 专辑卷首语:省级国土空间规划[J]. 上海城市规划, 2021, 158(3). 颜文涛*, 陈卉. 省级次区域国土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与管制:理论框架与实证案例[J]. 上海城市规划, 2021, 158(3):8-17. YAN W, Chen H, Wang Y*, Chen C. The effect of landscape complexity on water quality in mountainous urbanized watersheds: A case study in Chongqing, China[J].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21, 17(2):165-193. doi: 10.1007/s11355-021-00448-9. 邹锦,颜文涛*.存量背景下公园城市实践路径探索——公园化转型与网络化建构[J].规划师,2020,36(15):25-31. 陈晨,刘爽,颜文涛*.“时空过程”视角下上海郊区半城市化地区的格局演变及其对地区发展的作用[J].上海城市规划,2020(03):84-92. Deng S, Zhang X, Shao Z, Yan W, Chai H, He Q. An integrated urban stormwater model system supporting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programs in China[J]. Journal of water and climate change, 2019, 10(2): 298-312. doi: 10.2166/wcc.2018.197. Wang Y, Shen J, Yan W*, Chen C. Effects of landscape development intensity on river water quality in urbanized areas[J]. Sustainability, 2019, 11(24): 7120. doi: 10.3390/su11247120. 耿慧志,颜文涛,李开明. 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的空间规划和建设指引[N]. 中国建设报,2019-08-12(004). Wang Y, Shen J, Yan W*, Chen C, Backcasting approach with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for assessing effects of land use policy using GeoSOS-FLUS software[J]. MethodsX, 2019(6): 1384–1397. https://doi.org/10.1016/j.mex.2019.05.007. doi: 10.1016/j.mex.2019.05.007. Grose M J*, Wang Y, Cheng Y, Yan W, Forester J, Steiner F. Ecological practical wisdom: common stances across design and planning[J]. Journal of Urban Ecology, 2019, 5(1): 1-3. doi: 10.1093/jue/juz004. 颜文涛. 生态实践的逻辑[J]. 国际城市规划, 2019(3):1-8. 颜文涛, 邹锦. 趋向水环境保护的城市小流域土地使用生态化:规划方法、空间策略和断面模式[J]. 国际城市规划, 2019(3):45-55. 叶林, 何磊, 颜文涛, 向云. 促进绿色经济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欧盟GREEN SURGE研究项目解析[J]. 上海城市规划, 2019(1):33-39. 王茜, 颜文涛*, 冯都喜. 如何优化城市住区绿地布局形态管理场地雨洪?——基于重庆某住区的模拟实证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 34(1): 39-44. 颜文涛,黄欣. 绿色基础设施的洪水调节服务供需测度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9(4): 1165-1177. 彭震伟,颜文涛,王云才,象伟宁,刘保国,熊哲昊,罗雨雁.上海:以滨水空间为载体,修复城市生态景观[J].人类居住,2019(01):60-61. 彭震伟,颜文涛,王云才,象伟宁,等. 海岸城市的韧性城市建设:美国纽约提升城市韧性的探索[J]. 人类居住,2018(02):58-61. YAN Wentao. Synergetic Evolution of Social and Natural Systems: Ecological Wisdom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The Land of Abundance”. In: Bo Yang and Robert Young (Eds.), EcoWISE: Theory and practice (Chapter 14)(pp.279-289). Dordrecht, Netherlands: Springer, 2018. 叶林,邢忠,颜文涛,向云,何磊.趋近正义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途径探讨[J]. 城市规划学刊, 2018(3): 57-64. 颜文涛. 专辑卷首语:城市生态规划方法[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 33(6): 1. 颜文涛, 黄欣. 如何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雨洪灾害?——回顾与展望[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 33(6): 107-114. 颜文涛. 专辑卷首语: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7):1. 颜文涛, 贵体进, 叶林. 成都城市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变迁:适应性智慧及启示[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7): 14-19. 叶宇, 张灵珠, 庄宇, 颜文涛, 曾伟. 街道绿化品质的人本视角测度框架——基于百度街景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大规模分析[J]. 风景园林, 2018(08):24-29. 颜文涛*, 卢江林. 社区赋权视角下的乡村社区生态规划:主体特征、实施路径和关键策略[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 33(01): 20-25. 汪洁琼, 唐楚虹, 颜文涛*. 江南圩田的法与式: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形态增效[J]. 风景园林, 2018(1): 38-44. 卢江林,颜文涛*,邹锦,欧阳秋实. 适应环境过程的西南山地住区绿色空间:构建策略与结构模式[J]. 南方建筑, 2017(6):116-121. 颜文涛*, 象伟宁, 袁琳. 探索传统人类聚居的生态智慧——以世界文化遗产区都江堰灌区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 2017(4):1-9. 颜文涛*, 卢江林. 乡村社区复兴的两种模式:韧性视角下的启示与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 2017(4):22-28. 颜文涛*,俞诗言,邹锦. 基于碳排放构成因子的城市住区低碳规划要素体系构建[J]. 现代城市研究, 2017(6): 113-120. 叶林, 邢忠, 颜文涛.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精明规划研究:核心议题、概念框架和策略探讨[J]. 城市规划学刊, 2017(1): 35-41. 颜文涛*,黄欣,邹锦.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概念框架与实施途径[J]. 风景园林, 2017(1): 45-51. 颜文涛*, 王云才, 象伟宁. 城市雨洪管理实践需要生态实践智慧的引导[J]. 生态学报, 2016, 36(16): 4926-4928. 颜文涛*,萧敬豪. 城乡规划法规与环境绩效——环境绩效视角下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若干思考[J]. 城市规划, 2015(11): 39-47. 萧敬豪, 陈惠斐, 颜文涛. 环境绩效视角下城乡规划组织体系的若干思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4):55-60. 黄欣, 颜文涛*. 山地住区规划要素与碳排放量相关性分析——以重庆主城住区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1): 100-105. 王书敏,郭树刚,何强,颜文涛,宋力等.城市流域降雨径流水质特性及初期冲刷现象[J].环境科学研究, 2015, 28(4): 532-539. 叶林, 邢忠, 颜文涛. 山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思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4): 37-44. 萧敬豪, 颜文涛*. 职能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组织体系与环境绩效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S2): 1-5. 邹锦, 颜文涛*, 曹静娜, 叶林. 绿色基础设施实施的规划学途径——基于与传统规划技术体系融合的方法[J]. 中国园林, 2014(9): 92-95. 颜文涛*, 周勤, 叶林.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与水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9(3): 35-41. 颜文涛*. 减缓?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规划议题思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3): 31-36. 颜文涛*,萧敬豪,胡海,邹锦. 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绩效:进展与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5): 50-59. 金伟,张远林,王正,颜文涛,闫水玉. 重庆都市区规划编制与管理生态转型策略研究[J]. 城市规划, 2012(12): 45-51. 袁兴中,肖红艳,颜文涛,李波. 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动态分析[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1): 180-186. 肖红艳,袁兴中,李波,颜文涛.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9(1): 38-42. 韩贵锋,颜文涛,赵珂,叶林. 近20年来重庆市主城区地表热岛的时空变化[J].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6): 615-621. 韩贵锋,赵珂,颜文涛,叶林. 快速城市化山地城市地表温度的多维梯度[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6): 1655-1662. 闫水玉,徐丽娟,韩贵锋,颜文涛. 我国城乡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规划标准的山地适应性研究[J]. 城乡规划, 2012(4): 18-22. Qiang He, Yue Zhi, Wentao Yan*,Shuming Wang. Analysis models of storm runoff volumes from small watershed in chongqing metropolitan area[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99(4):762-768. 何强,智悦,颜文涛*,王书敏,李果. 山地城市小流域暴雨径流模型的研发及应用[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2, 34(S): 219-224. 颜文涛*,王正,韩贵锋,叶林. 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 城市规划学刊, 2011(3): 39-50. 颜文涛*,韩易,何强. 城市径流污染特征分析[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1, 33(3):136-142. 叶林,邢忠,颜文涛. 生态导向下城市边缘区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11(6):68-74. 何强,王书敏,艾海男,王振涛,颜文涛. 城市暴雨径流初期冲刷现象识别模式[J].环境科学学报, 2011(11): 2432-2439. 韩易, 何强, 颜文涛. 城市径流污染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给水排水, 2011, 27(24): 13-16. 韩贵锋,颜文涛,孙忠伟. 城市规划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 2011. 梁鹤年,吴国玺,牛雄,段汉明,颜文涛,魏皓严. 规划师随笔——首届“理论年聚”有感[J]. 城市规划, 2010(1): 66-72. 金伟,颜文涛,王正,等. 重庆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途径探索[C].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 2010. 颜文涛*,邢忠,叶林. 基于综合用地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J]. 城市规划学刊, 2007(2): 67-71. 颜文涛*,袁兴中,邢忠. 基于属性理论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生态学杂志, 2007, 26(10): 1679-1684. 颜文涛*,邢忠,张庆. 基于GIS的旧城改造开发容量的研究——以南阳市旧城更新改造为例[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5(6): 6-11. 颜文涛*.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27(8): 137-145. 邢忠,应文,颜文涛,靳桥. 土地使用中的“边缘效应”与城市生态整合——以荣县城市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 2006(1): 88-92. 邢忠,黄光宇,颜文涛. 将强制性保护引向自觉维护—城镇非建设性用地的规划与控制[J].城市规划学刊, 2006(1): 39-44. 颜文涛*,邢忠,邹锦. 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方法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6, 36(10): 93-96. 应文,翁季,杜春兰,颜文涛,胡勇. 焦作市主城区水环境优化之生态策略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35(4): 7228-7230. 邢忠, 颜文涛. 城市规划对合理利用土地与环境资源的引导[J].城市发展研究, 2005(3): 6-11. 邢忠,颜文涛. 建设单元边缘地带土地使用与城市生态整合[C]. 全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4. 邢忠,颜文涛. 重视非建设性环境区的规划与控制[C]. 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9): 1382-1386. 出版专著 颜文涛. 重建人水共生的空间秩序: 从认知知识到规划行动.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1. .(310千字). 颜文涛. 生态城市实践指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334千字). 何伟, 龚华凤, 颜文涛, 等. 重庆绿色发展热点问题研究.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颜文涛. 成渝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生态影响评价(第7章和11章).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5. 曾珠, 袁兴中, 颜文涛.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

学术兼职

2020.12至今,上海市人民政府嘉定新城建设专家顾问 2019.10至今,《国际城市规划》编委 2018.9至今,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 2015.10至今,国际生态智慧学社理事 2012.10至今,重庆市城市规划协会地理设计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 2010.06至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