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钮心毅

个人简介

学位教育 2004年-2008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5年-1999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9年-1993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职业经历 2018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2017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 2010年-2011年,上海市虹口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 局长助理(挂职) 2009年-2018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1998年-2009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1993年-1998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教 科研和设计奖项 2020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数据在城市空间格局监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四),2020年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南宁市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数据库》(排名第一),2020年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南宁市职住平衡及规划对策研究》 (排名第三),2020年 2019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城乡规划(规划信息)一等奖(排名第一),《南宁市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数据库》,2019年 2018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中心区规划理论创新与技术集成应用》,2019年 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宁波中心城建设强度分区规划》,2018年 2017年度浙江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宁波中心城建设强度分区规划》,2017年 2016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一等奖,《庭院街区一一基于共享理念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共活动空间网络规划》.2016年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三等奖(《怀远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2013年 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佳作奖(《基于视觉影响的建成环境空间开敞度定量评价方法》),2012年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师教研优秀论文奖(《三个层次的要求、三个层次的课程——对城市规划专业GIS课程的思考和建议》),2012年 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支持系统研究》,2010年 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佳作奖(《土地使用情景:一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生成和评价的方法》),2009年 2000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海宁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0年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青年优秀论文竞赛优秀奖(《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1999年 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1998年度城市规划论文竞赛甲组佳作奖,1998年 奖励奖项 同济大学第八届“名课优师”,2021年 同济大学韩国龙奖励金二等奖,2019年 优秀教学创新实验奖,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2014年 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06年 新技术应用推广先进工作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2005年 同济大学韩国龙奖教金二等奖,2004年 同济大学汇丽奖教金二等奖,1996年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457),多源数据支持下的都市圈空间结构及规划策略研究,2019/01-2022/12,项目负责人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及应用示范(2018YFB0505400)” 二级课题“城镇空间资源综合规划与利用分析系统(2018YFB05050404-3)”,负责人,2018/05-202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432),大城市职住分离的测度方法、影响机制、规划干预研究,2018/01-2021/12,项目参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多源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kx0010020172651)》,课题负责人,2017.9-2018.6 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种子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于大数据的规划方案量化评价数据模型架构》,课题负责人,2015.12-2016.12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区域集约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开发(2012BAJ22B03)》,子课题2 村镇区域发展情景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2012.1-2015.12 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密度城镇空间规划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7-2014.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公平正义理念的大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绩效评估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例(51378361),项目参与。2014.1-201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政策的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研究》(50878160),项目参与。2009.1-2011.1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四、课题七,项目参与。2007.1~2010.12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规技术准则研究——开发强度专题》,项目参与,2010.6-201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研究》(50238010),项目参与。2003.1~2006.12

研究领域

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钮心毅,岳雨峰,刘思涵, 大规模城际人员流动的负向效应与城市群的安全[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9):2181-2192 钮心毅, 刘思涵, 朱艺. 地区间人员流动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空间特征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1(1):82-89. 钮心毅,康宁. 上海郊野公园游客活动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J]. 中国园林, 2021,37(8):39-43 钮心毅,李晓晗,刘思涵. 应用手机信令数据的建设用地活动强度监测方法[J]. 地理信息世界, 2021 钮心毅, 李凯克. 跨城功能联系视角下的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J]. 资源科学, 2021, 43(2):380-389 王垚,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基于城际出行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J/OL].城市规划: 1-11[2021-06-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378.TU. 20210601. 1301.002. html. 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施澄. 多中心空间结构的通勤效率——上海杭州的实证研究. 地理科学. 2021.41(9): Li, Kaike, Niu, Xinyi (Corresponding Author), Delineation of the Shanghai Megacity Region of China from a Commuting Perspective: Study Based on Cell Phone Network Data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21, Vol.147(3): 04021022. DOI: 10.1061/(ASCE)UP.1943-5444.0000702 Xiao, Y., Wang, Y., Miao, S., Niu, X. (Corresponding Author), Assessing polycentric urban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China, with detailed passive mobile phone dat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Urban Analytics and City Science. 2021, doi:10.1177/2399808320982306 Wu, Wanshu.; Niu, Xinyi(Corresponding Author).; Li, Meng. Influence of Built Environment on Street Vitality: A Case Study of West Nanjing Road in Shanghai Based on Mobile Location Data. Sustainability 2021, 13, 1840. https://doi.org/10.3390/su13041840 周新刚,孙晨晨,钮心毅. 基于手机大数据的职住关系空间尺度问题探讨——以上海市和深圳市为例[J/OL]. 国际城市规划: 1-13 [2021-07-29]. https://doi.org/10.19830/j.upi.2021.169. Zhou X, Lang W, Yeh AG, Niu X. Understanding the compactness of employment activities in high-density cities through cellphone location dat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Urban Analytics and City Science. November 2020. doi:10.1177/2399808320974681 Niu, Xinyi, Yue, Yufeng, Zhou, Xing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Xiaohu. How Urban Factors Affect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ddition to Intercity Population Movement in China.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20, 9(11), 615; DOI: 10.3390/ijgi9110615 钮心毅,岳雨峰. 李凯克.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出行特征研究. 上海城市规划. 2020(4): 1-8 钮心毅,岳雨峰.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乡村规划研究:进展、困难和展望. 城乡规划. 2020(2):67-75 钮心毅,林诗佳,秦思娴,岳雨峰,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城市人口规模监测的技术途径. 当代建筑 2020(12):39-43 李凯克,钮心毅(通讯作者).基于非参数分析方法的上海—苏州巨型城市区域就业多中心空间结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10):1395-1405. 王垚,钮心毅(通讯作者).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区的功能多中心特征和规划响应——基于城际出行联系的研究[J/OL].国际城市规划.2020 王垚. 钮心毅(通讯作者). 基于跨城出行联系的城市群等级结构测度与规划建议——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区为例. 南方建筑. 2020(2):28-33 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 基于个体移动轨迹的多中心城市引力模型验证. 地理学报. 2020,75(2):268-285 朱娟,钮心毅(通讯作者).职住平衡、土地混合使用及其与通勤距离的关系——基于南宁市移动手机信令数据.现代城市研究,2020(2):98-105+116. 丁亮,钮心毅,施澄.基于一致性标准的大城市多中心体系规划实施评估——以杭州为例.地理科学,2020,40(2):211-219. 钮心毅 康宁 李萌. 都市圈视角下的上海城市公共中心体系重构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19(3): 42-49 钮心毅 谢琛. 手机信令数据识别职住地的时空因素及其影响. 城市交通. 2019,17(3):19-29 钮心毅 李凯克. 紧密一日交流圈视角下上海都市圈的跨城功能联系.上海城市规划, 2019(3):72-76. 钮心毅 吴莞姝 李萌. 基于LBS定位数据的建成环境对街道活力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国际城市规划.2019,33(1):28-37 钮心毅 李萌.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建成环境规划设计的途径和方法.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 34(1):31-37 钮心毅 康宁 王垚 谢昱梓. 手机信令数据支持城镇体系规划的技术框架. 地理信息世界. 2019,26(1):18-24 Zhu, Juan, Niu, Xinyi(Corresponding Author), Shi, Che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 Polycentric Employment System on Jobs-Housing Matching—A Case Study of Hangzhou,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9, Vol.11(20), 5752; DOI: 10.3390/su11205752 Wu, Wanshu, Niu, Xinyi(Corresponding Author), Influence of Built Environment on Urban Vitality: Case Study of Shanghai Using Mobile Phone Location Data,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19,Vol.145(3), 04019007 DOI: 10.1061/(ASCE)UP.1943-5444.0000513. 吴莞姝 钮心毅(通讯作者). 建成环境功能多样性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南京西路为例. 南方建筑.2019(2):83-88 丁亮,宋小冬,钮心毅(通讯作者).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联系特征探讨——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城市规划. 2019(9):107-116 谢昱梓,钮心毅(通讯作者).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轨道交通线网与上海城市中心体系匹配度测度研究. 上海城市规划, 2019(6):1-7 宋小冬,杨钰颖, 钮心毅. 上海典型产业园区职工居住地、通勤距离的变化及影响机制. 城市发展研究, 2019, 26(12):53-61. 周围,施澄,钮心毅,刘嘉伟.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客群特征研究.综合运输,2019,41(7):49-54. 宋小冬,王园园,杨钰颖,张开翼,钮心毅.通勤距离对职住分离的统计验证[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21(11):1699-1709. 钮心毅 王垚 丁亮. 区域城镇体系中城市腹地划分理论模型的验证.城市规划. 2018(12):9-16 钮心毅 陈晨. 郊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均等和公正的测度.城市规划.2018(10):42-50 钮心毅 王垚 刘嘉伟 冯永恒. 基于跨城功能联系的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8(5):80-87 钮心毅 王垚 刘嘉伟.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深圳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联分析.城市建筑.2018(5):34-38 施澄 陈晨 钮心毅. 面向 “实际服务人口”的特大城市空间规划响应——以杭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学刊,2018(4):41-48 王垚 钮心毅(通讯作者) 宋小冬 丁亮.人流联系和经济联系视角下区域城市关联比较——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企业关联数据的研究.人文地理 2018. 33(2): 84-91 Niu Xinyi, Ding Liang, Song Xiaodong.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New Towns in Shanghai: Jobs-Housing Spatial Relationship Analysis[J].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8, 27(1):15-23. 钮心毅 丁亮 宋小冬. 基于职住空间关系分析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状况. 城市规划.2017(8):41-47 钮心毅 朱娟 施澄.手机信令数据支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技术框架.城市建筑.2017(9):16-20 王垚. 钮心毅(通讯作者) 宋小冬. “流空间”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国际城市规划. 2017(6):27-33 钮心毅 王垚 丁亮.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度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规划师. 2017(1):50-56 田宝江,钮心毅(通讯作者). 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设计实践——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共活动空间网络规划. 城市规划学刊,2017(2) :78-86 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 上海中心城区商业中心空间特征研究. 城市规划学刊,2017(1):63-70 田莉,王博祎,欧阳伟,钮心毅. 外来与本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应的比较研究——基于空间剥夺的视角, 城市规划.2017(3):77-83 Ouyang W, Wang B, Tian L, Niu,X. Spatial deprivation of urban public services in migrant enclaves under the context of a rapidly urbanizing China: An evaluation based on suburban Shanghai[J]. Cities, 2017(60): 436–445 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 上海中心城就业中心体系测度——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 地理学报. 2016,第71卷第3 期,484-499 姚凯,钮心毅.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应用实践——南昌大都市区的案例. 上海城市规划. 2016[4]:91-97. Niu Xinyi, Ding Liang, Song Xiaodong. Understanding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Shanghai Central City Based on Mobile Phone Data[J].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 24(3):15-23. 丁亮,钮心毅(通讯作者),宋小冬. 利用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通勤区. 城市规划.2015[9],100-106 钮心毅,丁亮. 利用手机数据分析上海市域的职住空间关系——若干结论和讨论.上海城市规划, 2015[2]:38-42. 丁亮,钮心毅,宋小冬. 基于移动定位大数据的城市空间研究进展.国际城市规划2015[4].第30卷第4期, 53-58 宋小冬,丁亮,钮心毅. “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 城市规划, 2015(4), 15-18. 陈晨,宋小冬,钮心毅. 土地适宜性评价数据处理方法探讨.国际城市规划, 2015(1),第30卷第1期,70-77 钮心毅,丁亮,宋小冬.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空间结构,城市规划学刊,2014[6],61-67 钮心毅,宋小冬,陈晨,保护山体背景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及其实现技术,上海城市规划,2014[5],92-97 钮心毅,李凯克,基于视觉影响的城市天际线定量分析方法,城市规划学刊,2013[3],99-105 钮心毅、李时锦、宋小冬、钟家晖、谭迎辉, 城市工业用地调整的空间决策支持——以广州为例,城市规划,2011[7],第35卷第7期,24-29 钮心毅、徐方, 基于视觉影响的建成环境空间开敞度定量评价方法,城市规划学刊,2011[1],91-97, 宋小冬、钮心毅, 城市规划中GIS应用历程与趋势——中美差异及展望,城市规划,2010[10],第34卷第10期,23-29 钮心毅 宋小冬 谭迎辉 刘世伟,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业区开发时序研究——以衢州工业新城乌引南片区为例,城市规划,2009[6],第33卷第6期,93-96 钮心毅,宋小冬,高晓昱, 土地使用情景:一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生成和评价的方法,城市规划学刊,2008[4]:55-60. 宋小冬,钮心毅. 实践为导向的地理信息系统“逆向”教学模式,地理信息世界,2008[2],第6卷第2期,38-41. 钮心毅,一种结合GIS的双重目标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应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第24卷第2期,91-95 钮心毅,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对计算机辅助规划的影响及其启示. 国际城市规划,2007[6],第22卷第6期.97-101 钮心毅,宋小冬, 基于土地开发政策的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城市规划学刊,2007 [2]:57~61. 钮心毅,规划支持系统:一种运用计算机辅助规划的新方法. 城市规划学刊,2006[2]:96~101. 钮心毅, 基于知识的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及进展. 城市规划汇刊,2004[1]: 45~49, 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汇刊,2002[4]: 41~45 宋小冬,钮心毅, 再论居民出行可达性的计算机评价. 城市规划汇刊,2000[3]:18-22 钮心毅,ARC/INFO支持下的城市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 《第三届ARC/INFO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测绘出版社,2000:1-9 ISBN 7-5030-0921-7 钮心毅,GIS支持下的城市交通可达性评价方法 [A]. 1999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年会论文集, 1999; 922-931 著作教材 钮心毅 宋小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支持系统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08-01 ISBN号:9787560870762 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第三版,ArcGIS 10 for Desktop),科学出版社,2013,ISBN 978-7-03-038671-7 宋小冬,叶嘉安、钮心毅,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7-03-028541-6. 庞磊. 钮心毅. 骆天庆. 宋小冬,城市规划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112-09259-8 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ArcGIS 9.x),科学出版社,2007年, ISBN 978-7-03-018891-5. 叶嘉安,宋小冬,钮心毅,黎夏,地理信息与规划支持系统. 科学出版社, 2006. ISBN 7-03-016519-5 宋小冬,钮心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 ISBN7-03-013741-8

学术兼职

2015.1至今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 2021.8至今 上海城市规划学会国土和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2021.8至今 上海乡村责任规划师导师 2020.10至今 高校“城市规划扶贫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9.10至今 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创新经济与城乡空间研究分实验中心 主任 2018.11至今 珠海市乡村振兴战略顾问 2015.10至今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15.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城乡规划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