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超博

个人简介

杨超博,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工大神舟青年B类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长期围绕国家发动机与动力装置的重大战略需求在先进激光光谱诊断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开展了基于拉曼/瑞利散射、飞秒/皮秒相干反斯托克斯散射、高分辨激光光谱等多种前沿先进高时空分辨、多场、多组分定量燃烧诊断测量技术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Combustion and Flame、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共一身份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工作获第38届国际燃烧学会诊断分会杰出论文奖、第39届国际燃烧学大会银牌奖。此外,所开展工作的创新性成果获得Princeton Instruments公司、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等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公开报道和广泛引用。 工作经历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教授 2023.02-至今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22.06-2022.12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清洁燃烧研究中心 博士后学者 2019.01-202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2010.08-2012.10 教育经历 2015.09-2016.10 机械与航空工程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博士联合培养 2013.03-2018.10 物理电子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 博士 2008.09-2010.07 物理电子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 硕士 2004.09-2008.07 电子科学与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 学士

研究领域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发展目标。在该目标牵引下,围绕国家发动机与动力装置的重大战略需求在先进激光光谱诊断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以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湍流燃烧过程为应用背景,开展了基于拉曼/瑞利散射、飞秒/皮秒相干反斯托克斯散射等多种前沿先进高时空分辨、多场、多组分定量燃烧诊断测量技术研究。 一、多场、多组分、高时空分辨拉曼瑞利散射技术 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二向色镜光谱分光及CCD相机子画幅高速相移工作模式的拉曼光谱诊断方法。突破了传统拉曼散射测量的技术局限,首次实现了基于低噪声CCD相机的高速拉曼燃烧诊断,获得了高湍流度氢气火焰中所有主要组分浓度及温度的定量信息。 因该工作对CCD相机的创新性应用, Princeton Instruments公司将该成果作为特色亮点研究工作在其社交媒体及官方网站进行了长篇报道。 基于该工作除可实现高速一维测量外,因所用级联二向色镜结构的优越性,该装置还可以拓展至二维组分浓度及温度测量。该研究工作获邀以第一作者身份在Gordon Research Seminar上做特邀报告,并获得了第38届国际燃烧学大会诊断学分会杰出论文奖、第39届国际燃烧学会银牌奖。 二、拉曼散射技术应用前沿探索 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克尔效应的皮秒时域滤波拉曼散射测量技术,实现对火焰中激光诱导荧光背景与瞬时拉曼信号的分离,有效的拓展了拉曼散射技术的应用边界。该部分在第38届国际燃烧学大会口头报告后,收到了国际燃烧学会会士Mark Linne教授通过邮件表达的高度认可。 首次建立了一套高分辨拉曼光谱采集系统、定量化光谱拟合温度测量、标定与数据拟合相结合的浓度测量相结合的软硬件测量方法,实现了对NH3高温拉曼光谱,CH4部分氧化催化耦合、高压CO2催化还原等过程的高精度表征。其中二氧化碳催化还原部分工作论文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一篇。 三、完善了湍流、高压、封闭空间条件下fs/ps CARS光谱理论模型 提出了探测脉冲啁啾系数对fs/ps CARS光谱影响是这部分固有残差的产生原因。与超快非线性光谱学界权威学者S. Mukamel教授合作对fs/ps CARS光谱诊断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引入了探测脉冲啁啾系数因子,显著改善了拟合残差问题。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Liang Huang(共一); Ge Gao(共一); Chaobo Yang(共一); Xiao-Yan Li; Rui Kai Miao; Yanrong Xue; Ke Xie; Pengfei Ou; Cafer T. Yavuz; Yu Han; Gaetano Magnotti; David Sinton; Edward H. Sargent; Xu Lu ; Pressure dependence in aqueous-based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14(1) Chaobo Yang; Tang Hao; Gaetano Magnotti ; High-speed 1D Raman analyzer for temperature and major species measurements in a combustion environment, Optics Letters, 2020, 45(10): 2817-2817 Chaobo Yang; Hao Tang; Gaetano Magnotti ; Picosecond Kerr-gated Raman spectroscopy for measurements in sooty and PAH rich hydrocarbon flames,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21, 38(1): 1797-1804 Chaobo Yang; Diana Ezendeeva; Tao Yu; Gaetano Magnotti ; Temperature dependent Raman spectra of ammonia ranging from 3150 cm-1 to 3810 cm-1 for combustion applications., Optics express, 2021, 29(21): 33234-33244 Chaobo Yang, D. Escofet-Martin, D. Dunn-Rankin, Y.-C. Chien, X. Yu, and S. Mukamel, "Hybrid femtosecond/picosecond pure-rotational 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 with chirped probe pulses," 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 (2017). Chaobo Yang, P. He, D. E. Martin, J.-b. Peng, X. Yu, and D. Dunn-Rankin, "Impact of input field characteristics on vibrational femtosecond 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 thermometry," Applied Optics (2018). Hao Tang; Chaobo Yang; Guoqing Wang; Thibault F. Guiberti; Gaetano Magnotti; Raman spectroscopy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temperature and major species in high-pressure non-premixed NH3/H2/N2 counterflow flames, Combustion and Flame, 2022, 237: 111840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