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周建仁

个人简介

学术经历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 2021年5月至今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0年12月至今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0年12月至今 北京语言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7年11月至2020年10月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2013年10月至2020年10月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2011年9月-2013年9月 学术兼职 《国际政治科学》副主编 2022年3月至今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责任编辑 2020年12月至今 《国际政治科学》编委(兼职) 2016年1月至今 韩国釜山大学《中国研究》编辑委员(兼职) 2015年7月至今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兼职) 2015年3月至2020年11月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编辑(兼职) 2014年9月至2020年11月 《国际政治科学》编辑(兼职) 2014年9月-2015年12月 教育经历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政治学博士 2014年7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法学硕士 2003年7月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工学学士 2000年7月 行政经历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支部书记 2019年10月-2020年11月 北京语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2008年5月-2011年8月 科研获奖 2013年3月29日荣获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颁发的“2012年王雪莲教育基金奖”科研优秀奖

研究领域

权力转移、大国制衡、同盟政治、中国对外政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专著 周建仁:《走向决裂:弱国退出同盟之谜》,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期刊论文 周建仁:《战略信誉、同盟结构与同盟弱化》,《国际政治科学》(CSSCI)2020年第2期,第1-50页。 Zhou Jianren, ‘Power Transition and Paradigm Shift in Diplomacy: Why China and the US March towards Strategic Competitio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SCI), Vol. 12, No. 1 (March 2019), pp. 1-34, doi: 10.1093/cjip/poy019, Accession Number: WOS:000462596300001. 周建仁:《同盟理论与美国“重返亚太”同盟战略应对》,《当代亚太》(CSSCI)2015年第4期,第26-54页,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漆海霞、周建仁:《军售与美国亚太地区战略布局》,《中国社会科学》(CSSCI)2015年第5期,第145-163页。 周建仁:《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同盟解体》,《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2013年第1期,第67-92页,后收录于刘丰主编:《联盟政治: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4-103页。 周建仁:《同盟解体的研究:回顾与评析》,《国际论坛》(CSSCI)2012年第4期,第49-55页,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201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周建仁:《联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当代亚太》(CSSCI)2012年第3期,第40-63页,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周建仁:《年内向好的中美关系》,《瞭望》2011年第37期,第42-43页。 周建仁:《国家双边关系的定量衡量:突破与局限》,《欧洲研究》(CSSCI)2011年第1期,第143-152页。 周建仁:《共同决策程序的引入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欧洲研究》(CSSCI)2003年第5期,第92-111页。 周建仁:《欧盟决策程序研究中的两种范式和两种方法》,《国际论坛》(CSSCI)2003年第5期,第58-63页。 专著章节 周建仁:《欧盟决策程序及其两种权力》,载张利华、史志钦主编:《中国与欧盟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3页。 媒体文章 周建仁、林一伦:《美日韩为何难以形成三边同盟》,《学习时报》,2017年1月23日,第2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