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可金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0年到2005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法学博士 2000年到2002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法学硕士 1993年到1997年,曲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政治教育学士 工作履历 2017年至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2016年至2017年2月,清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挂职副部(处)长 2016年至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2009年1月至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负责学科建设与评估、科研、招生事务 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日本外务省国际交流财团访问者计划,日本法政大学客员研究员 2007年6月至2007年11月,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计划,马萨诸塞大学访问学者、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2013年至今,教育部区域国别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1年至今,中国高校国际政治学会,常务理事 2014年至今,中国新兴经济体学会中青年论坛,常务理事 2014年至今,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理事 2010年至今,《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副主任 2015年之间,《国际展望》,编委 2014年至今,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客座教授 2008年至今,Journal of Political Marketing(美国),编委 奖励与荣誉 2015年,“四个一批”优秀人才,北京市委;获奖者:赵可金 2012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获奖者:赵可金 2015年,《社团化教学:关于本科生国际化教育的一项探索》,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获奖者:赵可金、李少杰、陈碧琳 2014年,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一等奖,清华大学;获奖者:赵可金 2013年,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奖,二等奖,清华大学;获奖者:赵可金 2015年,指导的硕士论文“中国海外安全治理市场化研究”(李少杰),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指导教师:赵可金 2016年,指导的本科论文“中国高铁外交的话语制度主义研究”(邸桐旸),清华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奖,指导教师:赵可金 2016年,《我国的地缘政治及其战略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序第二,获奖者:倪世雄、赵可金、黄仁伟、石源华等 2013年, 《胡锦涛亲民外交思想与艺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论文一等奖,排序第一,获奖者:赵可金 2012年,《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序第一,获奖者:赵可金 2008年,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序第一,获奖者:赵可金 2006年,《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一等奖,获奖者:赵可金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复旦大学博士论文,入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研究领域

外交学、中美关系、全球治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发表 国际发表 Kejin Zhao, The Strategic Motivation Behind China Public Diplomacy,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8, No.2, Summer 2015, pp.167-196. (SSCI) Kejin Zhao, China’s Internal Debates on Strategic Cho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Korea Observer, Vol. 43, No. 2, Summer 2012, pp.303-332. (SSCI) Kejin Zhao, “China’s Rise and Its Discursive Power Strategy”,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September 2016, Volume 1, Issue 3, pp 539–564. Kejin Zhao and Gao Xin, Pursuing the Chinese Dream: Institutional Changes of Chinese Diplomacy under President Xi Jinping, China Quarterl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Vol. 1, No. 1, 2015, pp.32-45. Kejin Zhao, Public Diplomacy, Rising Power and China’s Strategy in East Asia, in Jan Melissen and Yul Sohn eds., Understanding Public Diplomacy in East Asia: Middle Powers in a Turbulent Region, Palgrave-Macmillan, 2015. Kejin Zhao, “Building Strategic Swelling Belt and Consolidating China’s Influence”, Contemporary World, No.2, pp.52-56. Kejin Zhao,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Leadership”, Diplomatist, Vol. 1, Issue 2, May 2013, pp.68-72. Keijin Zhao,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Politics & Policy (to be published in March 2017). CSSCI收录的国内论文 赵可金. 探索外交理论的中国路径[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35-49+193-194. 赵可金,陈碧琳.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外交的理论探索[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01:86-92. 赵可金. “一带一路”的中国方略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22-33+2. 赵可金. 从国际秩序到全球秩序:一种思想史的视角[J]. 国际政治研究,2016,01:76-96+7. 赵可金,李少杰. 探索中国海外安全治理市场化[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133-155+160. 赵可金. 民主的困惑:全球化时代的美国政治逻辑[J]. 美国研究,2015,01:34-53+5-6. 赵可金. 嵌入式外交:对中国城市外交的一种理论解释[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11:135-154+160. 赵可金,尚文琦. 公司外交:对跨国公司外交职能的一项研究[J]. 国际政治研究,2014,05:21-38+5-6. 李少杰,赵可金. 中国白皮书的国际政治功能变迁[J]. 国际政治科学,2014,03:86-113. 赵可金. 中国国际战略中的金砖国家合作[J]. 国际观察,2014,03:44-58. 赵可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新外交[J]. 新视野,2014,02:93-97. 赵可金. “中国梦”开辟中国新外交[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06:133-138. 赵可金. 女性角色与国家使命:“第一夫人”的外交角色研究[J]. 国际观察,2013,06:15-21. 赵可金,陈维. 城市外交:探寻全球都市的外交角色[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06:61-77. 赵可金,刘思如. 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兴起[J]. 东北亚论坛,2013,05:13-23+128. 赵可金. 协商性外交:全球治理的新外交功能研究[J]. 国外理论动态,2013,08:29-38. 赵可金. 中国外交3.0版:党的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J]. 社会科学,2013,07:4-14. 曹玮,赵可金. 合法性塑造及中国公共外交[J]. 国际政治科学,2013,02:62-93+4. 赵可金. 关于中国公共外交学科建设的思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23-137+161. 赵可金.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美关系:话语权的视角[J]. 美国研究,2013,01:46-64. 赵可金. 非传统外交:外交社会化及其后果[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02:99-117+158-159. 赵可金. 立体外交: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供给[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06:11-17. 赵可金. 中国地位与世界角色——探索新外交哲学[J]. 国际政治研究,2012,04:50-64+195. 殷夕婷,赵可金.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独立性研究[J]. 美国问题研究,2012,01:116-136+187+190. 赵可金. 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J]. 国际观察,2012,05:7-14. 赵可金,彭萍萍. 中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03:22-26. 赵可金. 建设性领导与中国外交转型[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05:42-57+157. 赵可金. 人文外交:全球化时代的新外交形态[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06:73-89. 赵可金. 统筹外交——对提升中国外交能力的一项研究[J]. 国际政治研究,2011,03:113-128+196-197. 赵可金. 网络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05:112-126+159. 赵曙光,赵可金. 美国总统政治变迁的历史社会学分析[J]. 国际观察,2011,05:30-37. 赵可金. 经济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J]. 教学与研究,2011,01:56-62. 赵可金. 美国学:学科成长与中国意义[J]. 美国问题研究,2010,01:88-115+206-207+209. 赵可金,刘明智. 结构刚性与制度约束——试论美国社会主义的“生命力”问题[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03:47-51. 赵可金. 美国学界对总统政治的研究:历史与理论[J]. 国际政治研究,2010,02:120-140+193-194. 倪世雄,赵可金. 美国政治的逻辑:一项研究议程[J]. 美国研究,2009,03:7-24+3. 赵可金. 美国学界对美国政治的研究[J]. 美国研究,2010,01:93-115. 赵可金. 中国崛起与对外战略调整[J]. 社会科学,2010,09:3-11+187. 孙哲,赵可金. 美国国会对腐败问题的治理[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131-142+160. 涂怡超,赵可金. 宗教外交及其运行机制[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02:48-56+4-5. 赵可金. 美国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J]. 国际政治研究,2009,01:61-81. 赵可金,曾庆峰. 政治营销:后工业社会下的美国政党政治[J]. 美国问题研究,2008,00:108-124+188+190. 赵可金. 中国的外交新思维与外交理论的发展[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8,00:199-217. 赵可金. 美国学界对国会政治研究的范式转换[J]. 国际政治研究,2008,04:54-74. 赵可金. 美国政治营销的兴起[J]. 美国研究,2008,02:28-47+3-4. 赵可金. 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理论[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02-115+160. 赵可金. 试论现代外交的民主化趋势[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01:25-34+5. 赵可金. 试论印度围绕《美印核协议》的对美游说外交[J]. 南亚研究季刊,2007,04:8-13+1. 赵可金. 首脑外交及其未来趋势[J]. 教学与研究,2007,12:52-58. 赵可金. 中期选举与美国政治走向[J]. 美国问题研究,2007,00:371-395+397. 赵可金. 世界反美主义及其命运[J]. 国际政治研究,2007,01:154-169. 赵可金. 全球化时代现代外交制度的挑战与转型[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06:69-77. 赵可金. 从旧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对国际制度变迁的一项理论思考[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07:26-32+4-5. 倪世雄,赵可金. 地缘政治与中国周边外交新思维[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6,00:200-219. 赵可金. 论日本对美国的游说活动[J]. 美国问题研究,2006,00:237-267+423. 赵可金. 试论世界反美主义现象及其走向[J]. 美国问题研究,2006,00:364-388+423. 赵可金. 全球公民社会与国际政治中的正义问题[J]. 国际观察,2006,04:25-32. 赵可金,倪世雄. 自由主义与美国的外交政策[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1-18+33. 倪世雄,赵可金. 美国大选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走向[J]. 美国问题研究,2005,00:3-22+427. 赵可金. 大众传媒与美国国会游说[J]. 美国问题研究,2005,00:90-107+427. 赵可金. 硬外交、软着陆——试论中国外交新思维的形成与影响[J]. 国际观察,2005,05:27-34. 赵可金,倪世雄. 主权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未来重构[J]. 教学与研究,2005,10:41-49. 袁丽娟,赵可金. 当代美国利益集团的内在运行机制——质疑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04:91-98. 赵可金. 军事同盟及其生命力问题[J]. 太平洋学报,2005,04:83-90. 赵可金.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其批判[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131-140. 赵可金. 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04:21-26+4-5. 赵可金. 美国国会委员会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J]. 国际观察,2003,05:31-38. 赵可金. 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86-92. 赵可金,朱锦屏. 论美国竞选财政中的“软钱革命”[J]. 美国研究,2003,01:48-63+4. 任晓,赵可金,成帅华. 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02:4-10+76. 赵可金. 美国式民主与国会游说:制度空间分析[J]. 国际观察,2002,05:51-56. 章伟,赵可金. 全球化及其政治后果[J]. 国际观察,2002,03:22-27+64. 王义桅,赵可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问题及台港澳问题片)主任会议”综述[J]. 教学与研究,2002,04:75-76. 孙哲,王义桅,赵可金. 国会研究:美国研究的新支点[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77-85 非CSSCI期刊和部分重要报纸文章 赵可金. 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J]. 当代世界,2016,06:9-13. 赵可金. 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J]. 人民论坛,2016,02:18-20. 赵可金. 中国城市外交的若干理论问题[J]. 国际展望,2016,01:56-75+154-155. 赵可金. 做敢于担当的网络强国[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23003. 赵可金. 中国要做敢担当的网络强国——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 国家治理,2015,Z1:12-19. 黄友义,赵可金,熊炜,张春生,欧亚. 奥运城市形象与国际化[J]. 公共外交季刊,2015,04:79-83+127-128. 赵可金. “习奥会”为中美关系定方向[J]. 前线,2015,10:22-24. 赵可金. 中国是近在咫尺的伙伴[N]. 人民日报,2015-10-03003. 赵可金. 习近平访美:“中国梦”对话“美国梦”[J]. 人民论坛,2015,28:17-19. 赵可金. 中国战略重点再平衡[N]. 学习时报,2015-05-25002. 赵可金. 从国际秩序到世界秩序转型中的中国[J]. 国际关系研究,2015,02:38-41. 赵可金. 亚洲新安全:从理念到行动[J]. 前线,2015,01:44-46. 赵可金,余万里,钟新,柯银斌,芮耀登. 中国公司开展公共外交的现状与建议[J]. 公共外交季刊,2014,04:78-83+128. 赵启正,赵可金,熊炜,赵磊,鲁世巍. 中国城市外交的实践[A]. .公共外交季刊2014年秋季号第6期(总第19期)[C].:,2014:9. 赵可金.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重在立威增信[J]. 人民论坛,2014,19:30-33. 赵可金. 向城市适当下放外交权力[N]. 北京日报,2014-06-30021. 赵可金. 中国文化外交的问题与思路[J]. 公共外交季刊,2014,02:19-25+125. 赵可金. 美国智库运作机制及其对中国智库的借鉴[J]. 当代世界,2014,05:31-35. 赵可金. 奥巴马亚洲之行的战略意图[N]. 学习时报,2014-04-28002. 赵可金. 中外智库外交的五维比较[J]. 公共外交季刊,2014,01:56-62+127. 赵可金. 新理念引领中国新外交[N]. 学习时报,2014-01-06002. 赵可金. 走向南方可能是中国今后十年的战略重心走向南方可能是中国今[J]. 世界知识,2013,24:22-24. 赵可金. 打造战略隆起带 夯实中国影响力[J]. 当代世界,2013,12:36-39. 赵可金. 理论驱动与大国崛起——美国的经验[J]. 国际展望,2013,06:47-64+152. 赵可金. 大众传媒成美国政府的“马前卒”[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0-16B04. 赵可金. “中国梦”对中国外交的新要求[J]. 公共外交季刊,2013,02:6-11+123. 赵可金. “中国梦”对中国外交的新要求[J]. 公共外交季刊,2013,03:6-11+123. 赵可金. 文化是外交的根本和基础[N]. 中国文化报,2013-08-16003. 赵可金. 中国当前的国际环境状况是“树大招风”吗[N]. 北京日报,2013-08-05018. 赵可金. 解读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N]. 学习时报,2013-07-08002. 赵可金. 克里能否推动中美关系转型[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3,06:13. 赵可金. 十八大后中国外交的走向[J]. 前线,2013,06:46-48. 赵可金. 约瑟夫·奈和他的软实力世界[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5-27020. 赵可金 莫映川. “第一夫人”外交的角色与作为[N]. 学习时报,2013-04-08002. 赵可金. 开辟文化外交新格局[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3-18007. 赵可金. 正确理解重要战略机遇期[N]. 学习时报,2013-01-07002. 赵可金,殷夕婷. 美国战略调整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06:71-84. 赵可金. 美国大选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N]. 学习时报,2012-11-19002. 赵可金. 美国大选借重中国议题 两国关系框架不致大变[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1-14B01. 赵可金. 新世纪中国外交理论的十大创新[N]. 学习时报,2012-11-05002. 赵可金彭萍萍. 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思考[N]. 北京日报,2012-10-29022. 赵可金. 中国崛起与周边地缘战略依托[J]. 当代世界,2012,10:44-48. 赵可金. 加强中国海外政治风险管理[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9-03A04. 赵启正,黄友义,孙振宇,关呈远,吴思科,赵可金,王义桅,峰威力,阿姆斯特朗,赛博. 公共外交的智慧:中欧美对话[A]. .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8. 赵可金.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权力杠杆[J]. 人民论坛,2012,21:72-73. 赵可金. 关于议会外交的理论思考(下)[J]. 人大研究,2012,06:40-42. 赵可金. 中国议题成为政治牺牲品[J]. 对外传播,2012,06:7-8. 赵可金,李立言,于运全,周丽娟,鲁世巍,范勇鹏,熊炜. 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四个问题[A]. .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9. 赵可金. 关于议会外交的理论思考(上)[J]. 人大研究,2012,05:41-43. 赵可金. 中国崛起方略中的公共外交[J]. 当代世界,2012,05:30-34. 赵可金. 新媒体对外交的挑战[J]. 世界知识,2012,08:18-21. 魏欣,史安斌,赵可金,柯银斌. 中国外交的新媒体形象[J]. 世界知识,2012,08:14. 赵可金,王义桅,刘宏,王南,李永辉,韩洪刚,李巍,任晶晶. 如何传播中国人形象[A]. .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6. 赵可金. 折射美国安全焦虑[N]. 中国国防报,2012-01-10004. 赵可金. 意义深远的8票[N]. 解放日报,2012-01-05006. 赵可金. 美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J]. 世界知识,2012,01:25-27. 赵可金,“全球外交转型中的中国公共外交”,阳光(香港)2012年总第131期,第23-27页。 赵可金,“中国人形象的历史方位与战略转型”,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63页。 赵可金,“现代化、农村问题及其政治战略:中国意义”,中国转型乡村学研究(第一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150页。 赵可金,“中国外交转型:经验与超越”,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10-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赵可金,车荣会. 台湾岛内选情与两岸关系走向[J]. 学习月刊,2011,23:35-36. 赵可金. 人文外交:兴起、理论与机制[A]. .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号(总第8期)[C].:,2011:8. 赵可金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分析政府运作特征 解构政治过程意义[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15013. 赵可金. 走向困惑的美国政治[N]. 学习时报,2011-11-07002. 赵可金. 反恐十年的美国与世界[N]. 学习时报,2011-09-12002. 赵可金. 中东北非局势将走向何方[J]. 人民论坛,2011,25:30-31. 赵可金. 利比亚政治的发展前景[N]. 学习时报,2011-08-29002. 赵可金. 中国应有捍卫南海的战略决心(下)[N]. 南方日报,2011-07-21F02. 赵可金. 中国应有捍卫南海的战略决心(上)[N]. 南方日报,2011-07-20F02. 赵可金,俞新天.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公共外交[A]. .公共外交季刊2011夏季号(总第6期)[C].:,2011:9. 赵可金. 网络公共外交大有可为[N]. 人民日报,2011-05-30023. 赵可金. 中国要做劝谈促和者[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5-05004. 赵可金. 中东剧变与世界秩序的重建[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3-17013. 赵可金. 中国要敢于接触中东内政[N]. 国防时报,2011-03-02020. 赵可金,洪朝辉,王义桅,刘宏. 公共外交的目标及其实现[A]. .公共外交季刊2011春季号(总第5期)[C].:,2011:7. 赵可金. 美对外转嫁危机 酿北非动荡恶果[N]. 解放日报,2011-02-25004. 赵可金,洪朝辉,王义桅,刘宏. 公共外交的目标及其实现[J]. 公共外交季刊,2011,01:79-85. 赵可金. 深度剖析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J]. 学习月刊,2011,01:41-42. 赵可金. 坚持两点论 力戒一根筋——浅谈中期选举后的对美传播[J]. 对外传播,2011,01:39-40. 赵可金 后危机的世界焦虑[N]. 中国国防报,2010-12-28003. 赵可金. 谨慎试探的中美大棋局[N]. 南方日报,2010-12-23F02. 赵可金. 战略试探棋局已现 中美博弈两手并存[N]. 解放日报,2010-12-21006. 赵可金. 从“重心下移”看美国政治学的新趋势[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2-07013. 赵可金. 公共外交中的媒体角色[J]. 对外传播,2010,12:31-32. 赵可金. 网络公共外交大有可为[A]. .公共外交季刊2010冬季号(总第4期)[C].:,2010:8. 赵可金. 炮击事件中,媒体为何成了主角?[N]. 中国国防报,2010-11-30009. 赵可金. 中国需重视崛起焦虑症[N]. 南方日报,2010-11-26F02. 赵可金. 政党外交及其运行机制[J]. 当代世界,2010,11:43-46. 赵可金. 中国版“广场协议”会来吗[J]. 人民论坛,2010,31:38-39. 赵可金“货币战”无异饮鸩止渴[N]. 解放日报,2010-10-22006. 赵可金. 尴尬的撤军[N]. 解放日报,2010-09-02006. 赵可金. 美国与法国的公共外交实践[A]. .公共外交季刊2010秋季号(总第3期)[C].:,2010:5. 赵可金. 完善的制度支撑美国慈善体系[N]. 人民日报,2010-08-30023. 赵可金. 美国政治的“新制度主义革命”[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8-10013. 赵可金. 石油泄漏=政治变天?[J]. 世界知识,2010,15:38-39. 赵可金. 东北亚合作中的中国公共外交[J]. 当代世界,2010,07:35-38. 赵可金. 用美国方式培训美国政府官员[J]. 对外传播,2010,06:36-38. 赵可金. 美国极端主义:未来的宿命[J]. 世界知识,2010,11:32-33. 赵可金. 美国对华舆情关切及对美宣传战略转型[J]. 对外传播,2010,05:22. 赵可金. 世界步入“软战时代”[N]. 解放日报,2010-04-23006. 赵可金. 美国政治中的选战学研究[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4-20013. 赵可金. “新草根运动”撕裂美国政治版图[J]. 世界知识,2010,08:38-40. 赵可金. 奥巴马的伪问题?[N]. 解放日报,2010-04-14006. 赵可金. 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政治学分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4-08015. 赵可金. 2010,中美关系扑朔迷离 美国中期选举挑战中美关系[J]. 世界知识,2010,07:32-33. 赵可金. 赢了医改,难赢选票[N]. 解放日报,2010-03-25007. 赵可金. 别让汇率绑架中国[N]. 解放日报,2010-03-22004. 赵可金.美国打伊朗,虚张声势[N]. 中国国防报,2010-03-16009. 赵可金. 把握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的规律[A]. .公共外交通讯2010年春季号(创刊号)[C].:,2010:9. 赵可金.美国,冷战思维逆时悖理[N]. 人民日报,2010-02-01023. 赵可金. 美缘何对海地情有独钟?[N]. 中国国防报,2010-01-26009. 赵可金. 扎卡利亚眼中的“后美国世界”[J]. 世界知识,2010,02:38-39. 赵可金. 美国现实主义政治学的兴起[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2-22010. 赵可金. 奥巴马新政府的东亚战略及其对朝核问题的影响[J]. 和平与发展,2009,03:15-18+58. 赵可金. 中国面临国际定位的重新选择[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2-03005. 赵可金. 美国政治学: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1-10009. 赵可金. 和平发展道路:模式的突破[N]. 学习时报,2009-11-09002. 赵可金. 奥巴马获奖,全球缘何烦恼[J]. 世界知识,2009,21:38-39. 赵可金. “美国的事业就是做生意”[N]. 中国国防报,2009-09-22009. 赵可金. “多伙伴世界”与美战略新思维[N]. 中国国防报,2009-08-11009. 赵可金. 政治营销学:跨学科的成长[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6-23009. 赵可金. 美国政治学经纬[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01:69-73. 赵可金. 西方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偏见[J]. 红旗文稿,2009,09:18-21. 赵可金. 美国全球战略利益没有改变[N]. 中国国防报,2009-03-10010. 赵可金. 美国大选酝酿跨党共识[J]. 世界知识,2008,23:65. 赵可金. 高油价背后的美国政治根源[J]. 学习月刊,2008,15:42-43. 赵可金. 马英九与两岸关系的走向[J]. 学习月刊,2008,09:40-42. 赵可金. 世界在变革中发展——2007年国际局势回看[J]. 学习月刊,2008,01:47-48. 赵可金, 台湾政局的变化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J]. 学习月刊,2007,19:47-48. 赵可金.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J]. 学习月刊,2007,11:46-47. 赵可金. 媒体外交背离美国精神[J]. 世界知识,2007,07:63. 赵可金. 中期选举后美国的政治走向[J]. 学习月刊,2007,01:43-45. 赵可金著:“中国大陆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四十年”,《东亚研究》(台北) 2007 年第 1 期; 赵可金. 为台湾做嫁女的卡西迪公司[J]. 社会观察,2007,01:44-45. 赵可金. 中期选举中的“幸运儿”与“倒霉蛋”[N]. 解放日报,2006-11-10003. 赵可金. 盘点美国中期选举主战场[N]. 解放日报,2006-11-07004. 赵可金. 选战恰似营销战[N]. 解放日报,2006-10-30004. 赵可金. 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智库[J]. 社会观察,2006,08:22-24. 赵可金. 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变化[J]. 学习月刊,2006,13:47-49. 赵可金. 美国“转型外交”走向何方?[J]. 学习月刊,2006,07:36-37. 赵可金. 理性解读“中国威胁论”[J]. 学习月刊,2006,05:16-18. 赵可金. 美日同盟还能走多远?[J]. 学习月刊,2006,03:32-33. 赵可金. 解析美国的伊朗棋局[J]. 学习月刊,2006,01:38-39. 赵可金. 美国军工集团与中美关系[J]. 和平与发展,2004,03:48-50+58. 著作 A. 专著:8本 外交研究 《非传统外交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当代中国外交制度的转型与定位》,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 《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美国研究 《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治理美国:国会的角色与模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教材:4本 赵可金著:《外交学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韩方明主编,赵可金、柯银斌副主编:《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撰写七章),被翻译成韩国语,作为大学教材; 孙鸿、赵可金编著:《国际政治营销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撰写四章); 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撰写三章); 其他(含主编、编著、译著、章节):8本 赵可金著:《一带一路:从愿景到行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倪世雄、赵可金、潘忠岐等著:《我国的地缘政治及其战略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撰写 1 - 3 章) 倪世雄、赵可金等著:《美国政治的理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赵可金主编:《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年版 赵可金著:《软战时代的中美公共外交》,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 赵可金、孙鸿著:《政治营销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撰写五章); 赵可金、倪世雄著:《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被翻译成韩国语 何俊志、赵可金合译:《全国人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在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特邀报告情况 2016年,大会报告,Projecting Political Power: China’s Motivation for Maritime Silk Road since 2012,Conference on Enhanc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for peace, friendship and prosperity in Southeast Asia, November 3 in Hanoi, Vietnam. 2016,大会报告,主题OBOR and China’s Rebalance,解决水资源、废物处理和新能源国际合作研讨会,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2016,大会报告,主题Rediscovering Trilateralism: New Framework for East Asia Cooperation, 东亚共同体论坛,东京,日本; 2016,大会报告,主题Projecting Political Power i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新山,马来西亚 2016,大会报告,主题OBOR and China’s Rebalance, 一带一路与欧洲研讨会,格罗宁根,荷兰; 2016,大会报告,主题China’s New Diplomacy for Public Good, 印太地区公共外交,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2016,大会报告,主题OBOR and Central Asia, 第16届中亚年会,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 2016,大会报告,主题The Future of Northeast Asia and American’s Role, 美国在亚洲的角色研讨会,美国亚洲基金会主办,首尔,韩国; 2015,大会报告,主题Xi Jinping on Governance and China-South Africa Relations, 约翰内斯堡,南非; 2015,主题发言,China’s New Public Diplomacy for Public Goods, 中欧公共外交论坛,柏林,德国; 2013,主题发言,China’s Motivation for Public Diplomacy, 美国政治科学年会,新奥尔良,美国; 2012,大会发言,“Another Super Soft Power: China’s Public Diplomacy Campaign and Its Strategic Expectations”, 韩国公共外交论坛,韩国国际交流财团主办,首尔,韩国 2011,大会发言,“Why is China Interested in Public Diplomacy”, 美国政治科学年会前期会议,西雅图,美国; 2011年,大会发言,“China’s Internal Debates on Strategic Cho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presented at The 2011 Fulbright Symposium “Australia-US Relations and the Rise of China: From Bilateralism to Trilateralism?”, Deakin University, Melbourne, Australia; 2011年,大会发言, “China’s Rise and Its Discursive Power Strategy”,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College of Europe, Bruges, April 201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