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韦诗誉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11-2017,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2015-2016,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 Zurich)访问学者 2007-2011,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 工作履历 2020-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2017-2019,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后 获奖荣誉 2021,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奖建筑设计一等奖(排名:8) 2021,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设计一等奖(排名:8) 2021,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三等奖(排名:8) 2020,清华大学教学优秀奖 2018,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2018,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8,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大奖提名(2018 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 Mention,排名:8) 2018,世界建筑节大奖短名单(2018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Shortlist,排名:8) 2018,美国杰出建筑奖(2018 The Architecture MasterPrize,排名:8) 2017,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大奖荣誉提名(2018 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 Honorable Mention,排名:10) 2017,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2014,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金奖(排名:10)

研究领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建筑人类学、地区建筑学理论与实践;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与实践 聚落数字孪生与虚拟展览设计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文章 韦诗誉. 基于人类学观察的聚落更新设计——一次建筑设计教学的探索[J]. 世界建筑,2023(02): 106-111. 韦诗誉,沈锋. 数据赋能的信息采集——基于生成性图式的建筑设计教学方法[C]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 数智赋能:2022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 白雪悦,郦大方,韦诗誉. 哈尼族聚落景观的人类学解读[J]. 建筑创作, 2021(03): 192-199. 耿丽文,韦诗誉,赵鸣. 中国古建筑翼角起翘制式及源流初探(上)[J]. 古建园林技术,2020(01): 30-33. 耿丽文,韦诗誉,赵鸣. 中国古建筑翼角起翘制式及源流初探(下)[J]. 古建园林技术,2020(02): 49-53. 韦诗誉. 当代龙脊壮族的社会与空间变迁[J]. 建筑创作, 2020(02): 156-163. 朱津禹,陈心妍,韦诗誉(通讯作者). 浔水行处青山缆,花间瑶舍话农桑[J]. 人类居住,2020(04): 62-65. 王任嘉,韦诗誉(通讯作者),单之然,高亚楠,张拓月,赵鹤鸣. 基于“集体无意识”理论的传统聚落风貌要素研究——以桂北龙脊村为例[J]. 住区, 2019(05): 41-48. 戴钰欣,何黛娜,张琪,黄思梦,韦诗誉(通讯作者). 哀牢山里人世间,且邀青山话桑麻[J]. 人类居住,2019(03): 62-65. 韦诗誉,单军. 时空生态学视野下龙脊古壮寨民居空间变迁研究[J]. 建筑学报,2018(11):84-89. 韦诗誉. 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聚落景观研究——以龙脊村和弗林村为例[J]. 风景园林,2018(12):110-115. 单之然,高亚楠,韦诗誉(通讯作者). 走进梯田深处的村落——龙脊[J]. 人类居住,2018(03):34-37. 韦诗誉,单军. 边缘乡村的重生[J]. 世界建筑,2016(03):106-110. 韦诗誉. 卡米纳达访谈[J]. 世界建筑,2016(03):111. 罗晶,韦诗誉. 19年在“田中央”[J]. 建筑学报,2013(04):70-75. 韦诗誉. 北京永定门外地区环境分析与评价[J]. 北京规划建设,2013(06):078-086. 韦诗誉,李先立. 高层住宅落地窗、低窗台防护措施研究[J]. 住宅科技,2013(11):09-13. 韦诗誉. 彼得·库克:建筑具有自我更新的力量[J]. 城市·环境·设计,2012(08):156. 会议报告 韦诗誉. 整体的再创造——转型中的清华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思考与实践[R]. 南京:基于知识的建筑——建筑学二年级设计教学方法国际研讨会,2023/03/25. 韦诗誉. 基于人类学观察的聚落更新设计:一次建筑设计教学的探索[R]. 徐州:2022中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建筑学院长系主任大会(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年会),2022/10/28-2022/10/30. 韦诗誉. 数据赋能的信息采集——基于生成性图式的建筑设计教学方法[R]. 线上: 2022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DADA2022数字建筑学术研讨会, 2022/12/3. Shiyu Wei, Naifei Liu. Renewal Design of Human Settlements Based on Anthropological Observation: A Pedagogic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 [R]. Porto & Online: 15th Confer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Urbanism (IFoU), 29th June – 1st July 2022. Shiyu Wei. Ten Pattern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in Longji Village [R]. Online: Pandemics & the changing built environment, 28th – 30th April 2022. 韦诗誉. 毕业设计命题与组织[R]. 线上:2021年度建筑学类毕业设计分享,2021/10/25, 2021/10/27, 2021/10/29, 2021/11/1, 2021/11/3. 张琪,张驰,韦诗誉(通讯作者). 日常生活视角下传统聚落公共空间评价——以云南阿者科为例[R]. 桂林:第五届西南聚落研究青年学者论坛,2020/10/24-2020/10/25. 韦诗誉. 困境与变革——三个乡村振兴案例的启示[R]. 线上:第二届南京大学乡村振兴论坛,2020/04/25-2020/04/26. 韦诗誉. 异化与真实:当代龙脊壮族生活空间变迁及动因[R]. 南京:第三届建筑人类学论坛,2019/11/15-2019/11/17. 韦诗誉.乡践与乡见——人类学视野下乡村聚落研究的多元途径[R]. 北京:L+A TALKS,2019/09/24. Shiyu Wei. Economic impacts on the survival of two alpine marginal villages –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Vrin and Vals in Switzerland [R]. Beijing: The 33rd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22nd - 25th August 2016. Shiyu Wei. Architecture for revitalization: The local wisdom and practice of a Swiss vernacular architec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and economic identity in Vrin [R]. Porto: CITTA 8th Annual Conference on Planning Research, 24th–25th September 2015. Shiyu Wei.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YongDingMen area of Beijing [R]. Istanbul: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19th–21st May 2015. 著作 安德烈·奥本海默·迪恩,蒂莫西·赫斯利. 乡村工作室:塞缪尔·莫克比和有尊严的建筑[M]. 王志刚,韦诗誉,郑婉琳,杨琳,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程晓青,单军,张悦,韦诗誉. 类型北京[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学术兼职

2020- ,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副秘书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