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文一

个人简介

教育简历 1988.09-1993.0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85.09-1988.0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0.09-1985.07 清华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履历 1998.08-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1999.03-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 2013.02-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3.02-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 2011.02-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2005.01-至今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2012.08-至今 国家级建筑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主任 2008.08-至今 清华大学国家精品课“建筑设计”课负责人 2004.12-2013.0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1997.11-2004.1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兼建筑系系主任 2000.09-2001.08 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1996.07-1998.08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设计课教学负责人 1993.03-1996.0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科研获奖 荣获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称号,中国建筑学会,2012 首钢工业遗产复兴试点工程--二通铸钢清理车间改扩建工程方案设计,历史名城奖(排名第二),北京市优秀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测绘评选,2012 中国动漫游戏城(首钢二通动漫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二等奖(排名第二),北京市优秀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测绘评选,2012 无锡市古运河清名桥地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及实施,规划二等奖(排名第三),北京市优秀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测绘评选,2012 北京市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复兴规划,二等奖(排名第四),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2011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筑环境规划,一等奖(排名第五),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2011 广州大学城组团三广州美术学院及广东工业大学校园,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奖,2009;教育部优秀设计奖(排名第一),2008;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入围奖(排名第一),2009;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09 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排名第三),2000;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设部部级城乡建设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排名第三),2003;首都规划设计十佳方案(排名第三),1995 竞赛获奖 天津大沽船坞文体传媒园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第二名(排名第一),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局,2011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设计竞赛方案,第一名(排名第一),湖南省“一号工程”办公室,2010 重庆国泰大戏院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第一名(排名第一),重庆市文化局,2004 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第一名(排名第一),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2003 中国海军博物馆设计竞赛方案,第一名(排名第一),2003 深圳中航苑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第二名(排名第一),中航集团,2002 海口湾旅游度假区设计国际竞赛方案,第一名(排名第一),海南省海口市规划局,2002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设计竞赛方案,第一名(排名第一),水井坊集团,2001 本溪商贸居住综合区城市设计方案竞赛方案,第一名(排名第一),本溪市规划局,2001 国家大剧院第二轮国际竞赛,三个入选方案之一(排名第三),文化部和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1998 上海万里住宅区国际竞赛方案,鼓励奖(排名第一),上海市规划局,1997 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金奖(排名第一),上海市人民政府,1996 珠海湾仔滨海区规划设计竞赛,二等奖(排名第三),珠海市规划局,1988 上海钱家溏街坊综合改造规划设计国际竞赛(中法合作),荣誉奖(排名第二),上海市规划局,1988 桂林七星岩公园大门设计竞赛,三等奖(排名第一),桂林市规划局,1998 海口海甸岛东区规划设计竞赛,二等奖(徐莹光、尹稚、朱文一),海南海口,1988.09-12 广西北海市建设广场规划设计竞赛,第一名并实施(排名第二),北海市规划局,1985 北京方庄居住区规划设计竞赛,一等奖(排名第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1984 承德体育馆设计竞赛,三等奖(排名第三),承德市规划局,1983 朱文一主持设计的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获得96’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金奖这次竞赛共有国内84家、国外58家组织或个人报送的593个方案参评由国际建筑师协会1990年金质奖章获得者、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等9名国内外著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团进行了评选评审团一致认为,金奖方案实现了三大根本性突破,即从住宅单体设计转向小区整体规划设计,从以人为本的设计转向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设计,从单纯的现代派设计转向现代、古典与上海地方特色交融的混合设计方案立足点高,构思新颖,将上海民众喜闻乐见的里弄文化、两代居以及弄堂风、穿堂风寓于其中,创造出体现传统里弄特色的、与上海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住宅小区新形象 北京晚报(1996年11日20日第二版)、中国教育报(1996年11日22日第1版)、科技日报(1996年11日27日第2版)、北京日报(1996年12日2日第2版)、中国科学报(1996年12日2日第2版)、新民晚报(1996年12日5日第3版)、新清华(1996年12日6日第1版)以及BEIJING REVIEW (January 20-26, 1997, P32)等报刊报道了朱文一获得住宅设计国际金奖的消息 其他荣誉 第五届中国建筑教育奖,中国建筑学会,2013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3 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工会北京市委员会,2012 第13届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清华大学,2012 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2011 2010年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 先进个人,清华大学,2011 第12届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清华大学,2010 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 国家精品课“建筑设计”课负责人,教育部,2008 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2005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三),教育部,2005 第6届“良师益友”荣誉称号,清华大学,2003 1998年清华之友——优秀教师奖励金,二等奖,清华大学,1999 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清华大学,1998 第1届98“航海天鹰杯”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清华大学,1998 1996年度先进工作者,清华大学,1996 厚积薄发——记住宅设计国际金奖获得者朱文一,清华人剪影,新清华,1996.12.06第一版 1996年清华之友——优秀教师奖励金,青年教师优秀群体奖,清华大学,1996 1994-1995年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清华大学,1996 1994年清华之友——优秀教师奖励金,优秀奖,清华大学,1994 1992-1993年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清华大学,1994 首都大学生艺术展览,优秀奖,北京市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专业报新闻摄影协会、北京高等学校摄影学会、《中国教育报》社、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大学生》杂志社,中国美术馆,1988 优秀毕业生奖章,清华大学,1985

研究领域

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会议论文 朱文一,“品味”中国城市的公共性,《世界建筑》“中国城市的公共性”对话论坛,北京,2013.05,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2012 China Report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4th General Meeting of Canberra Accord,瓜达拉哈拉,墨西哥,2013.05,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 What kind of Architects Are Needed in China?2013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Forum for Sino-UK Workshop, Beijing, 2013.04。 朱文一,加强国际交流·推进中国建筑教育评估,第二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会全体会议,北京,2013.03,全国、地区性会议。 Zhu Wenyi,Revitalization of Tsinghua Auditorium,Malays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马来西亚吉隆坡,2013.01,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Shang Qian;Zhu Wenyi,Underground Public Spaces in Contemporary Beijing City,The 13th World Conference of ACUUS, Singapore 2012:“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新加坡,2012.11,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以三高三交三美促进城市雕塑的发展,2012 上海艺博会“雕塑与城市”主题座谈会,上海,2012.11,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中国建筑教育评估及其未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成立大会,北京,2012.10,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慢设计”之清华大礼堂改造,2012 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建筑理论与创作论坛主题报告,北京,2012.10,全国、地区性会议。 Zhu Wenyi,Skyscrapers in China,2012 Annual Meeting of Vertical City of Asia,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2012.07,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From Cement Plant to Active Center,Urban Design in Fast Growing Period,武汉大学,武汉,2012.04,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朱文一眼里的北京城,2011香港深圳双年展,深圳,2011.12,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建筑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与建筑创作浅析,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人民大会堂,北京,2012.01,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中国空间边界原型,全国建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同济大学,上海,2011.10,全国、地区性会议。 Zhu Wenyi,Five Topics About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of China,The16th Asian Congress of Architects,越南岘港,2011.08,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2011 China Report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The 16th ARCASIA Committee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越南岘港,2011.08,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Gao Yuchen,Green Air-Town:A Conceptual Design of Beijing New Airport,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earch of Building Green Beijing New Airport,北京,2011.05,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2011 China Report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3rd General Meeting of Canberra Accord,北京,2011.05,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中国建筑量度,台北市建筑师公会系列学术报告会,台北,2010.12,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China,Harvard-Tsinghua Architecture Forum,清华大学,北京,2010.11,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和而不同两校园,海峡两岸校园建筑研讨会,重庆大学,重庆,2009.10,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2009 China Report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The 14th ARCASIA Committee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蒙古乌兰巴托,2009.08,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2008 China Report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The 13rd ARCASIA Committee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韩国釜山,2008.10,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Beijing City,Leuven-Tsinghua Week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um,鲁文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2007.11,两国间双边学术会议。 Zhu Wenyi,Architectural Education of Tsinghua University,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清华大学,北京,2007.09,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清华建筑研究生研究之研究,第五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2007.11,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滕静茹,为“现代建筑”命名——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现代建筑引论》学生作业评析,第二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跨文化视野下的西方建筑史教学,同济大学,上海,2007.11,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当代中国建筑图语,深圳-香港建筑双年展系列活动,清华大学,北京,2007.11,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探索新时代研究生建筑教育,全国建筑院校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南京大学,南京,2007.11,全国、地区性会议。 Zhu Wenyi,Two Campuses in Harmony,Campus and the City-Urban Design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苏黎世高工,瑞士,2006.05,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Zhu Wenyi,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XX UIA Congress Beijing,北京,1999.09,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极品与精品,走向21世纪的中国建筑艺术研讨会,北京,1999.06,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建筑与环境,第五次中国建筑师会议,中国建筑学会,杭州,1998.11,全国、地区性会议。 栗德祥;朱文一,本硕统筹建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院长系主任大会,昆明理工大学,昆明,1998.09,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轻柔的触摸大地:基于生态学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发展趋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及理论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1998.08,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中国属性的建筑,建筑论坛,北京城市规划协会,北京,1998.04,全国、地区性会议。 Wu Liangyong;Li Dexiang;Zhu Wenyi,Research on Regionalization of Architecture,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ization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清华大学,北京,1997.10,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面向21世纪的住宅设计理念,北京土木工程协会年会,北京,1996.12,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城市空间分类研究,第五届国外城市问题研讨会,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北京,1996.07,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从轴线对称到院套院,当代建筑文化十年(1986-1996)纪念会,北京,1996.10,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从市街到广场,21世纪世界建筑走向——青年建筑师学术研讨会,北京,1996.11,全国、地区性会议。 Zhu Wenyi,The Concept of Green Field and Lane: A Dialogue between Man and Nature,Shanghai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Conference 1996,上海,1996.11,世界性、地区性、国际间学术会议。 朱文一,中西方建筑原型比较,全国建筑学术论坛,北京,1994.05,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院”的本质与文化内涵,建筑形态与文化研究研讨会,清华大学和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1992.03,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城市构图理论探讨,第三届国外城市问题研讨会,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1991.10,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桂林城市美的调查(吴良镛教授指导),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浙江淳安,1990.05,全国、地区性会议。 朱文一,城市形态分析方法,第二届国外城市问题研讨会,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哈尔滨,1990.01,全国、地区性会议。 发表文章 朱文一;高钰琛,“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二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及其周边地段城市设计,世界建筑,2013/05,P122-126。 朱文一;刘健;李煜,“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九):北京奥体南区城市设计,世界建筑,2013/04,P116-123。 吴家东;朱文一,美国监狱建筑初探,世界建筑,2013/04,P102-107。 朱文一;万博;刘畅,北京什刹海荷花市场空间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13/01,P113-122。 朱文一;王毅;任俊宇,“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八):摆脱束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学生参展作品,世界建筑,2013/01,P124-127。 朱文一;刘健;王寒妮,“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七):北京首钢筒状构筑物改造设计,世界建筑,2012/11,P116-123。 朱文一;王辉,“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六):韩国首尔龙山区“岁月如梭”亚洲垂直城市学生国际竞赛及清华方案,世界建筑,2012/10,P126-129。 朱文一;孙晨光,“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五):天津滨海新区京海石化运销厂储油罐再利用设计,世界建筑,2012/08,P122-127。 商谦;朱文一,大型地下公共空间与当代北京城,建筑创作,2012/07,P190-196。 朱文一,当代中国建筑量度,建筑学报,2012/05,P95-98。 郑冬铸,朱文一,当代北京“国门空间”初探,北京规划建设,2012/05,P116-120。 赵建彤,朱文一,黄金周旅游与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12/05,P121-128。 胡光莹;朱文一,近代北京京剧“票房”空间初探,北京规划建设,2012/05,P129-133。 朱文一;刘健;商谦,“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四):紫禁城外筒子河周边地区改造设计,世界建筑,2012/05,P136-143。 朱文一;王辉,“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三):成都万安“新鲜空气”亚洲垂直城市学生国际竞赛及清华方案,世界建筑,2012/04,P124-129。 朱文一;王辉,“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二):北京白塔寺菜园社区和西单交流中心设计构思,世界建筑,2012/03,P124-129。 朱文一;李煜,里约2016 奥林匹克中心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及“里约蛋”方案,世界建筑,2012/02,P96-101。 朱文一;周政旭,“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一):德国威廉港城市设计,世界建筑,2012/02,P123-127。 朱文一;赵建彤,“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十):唐山机车博物馆概念性城市设计,世界建筑,2012/01,P124-129。 朱文一;赵建彤;刘健;“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九):厄瓜多尔曼塔国际机场概念性设计,刘健,世界建筑,2011/12,P122-127。 兰俊;朱文一,当代北京影院建筑空间模式初探,建筑创作,2011/12,P162-167。 朱文一;李煜,“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八):天津滨海新区“和谐塔”构想设计,世界建筑,2011/12,P128-135。 兰俊;朱文一,院线制下的北京影院布局初探,北京规划建设,2011/11,P84-88。 李馨;朱文一,北京中关村广场空间行为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11/11,P89-92。 汪浩;朱文一,大众滑冰空间与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11/11,P93-97。 朱文一; 张弘,“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七):曹妃甸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世界建筑, 2011/10,P129-131。 朱文一;张弘;范路,“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六):天津塘沽外滩改造设计,世界建筑, 2011/09,P114-125。 朱文一;张弘;范路,“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五):天津碱厂工业遗址改造设计, 世界建筑,2011/08,P122-127。 朱文一;王辉;埃米·莱利维尔德,“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四):中央电视台新址改造设计,世界建筑,2011/07,P122-125。 马瑞;朱文一,整治城市社会治安的空间策略初探——以当代北京城市建设为例,北京规划建设,2011/07,P109-114。 朱文一;王辉;埃米·莱利维尔德,“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三)——国家大剧院改造设计,世界建筑,2011/06,P122-126。 滕静茹;朱文一,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建筑师?建筑师,2011/06,P99-104。 朱文一;范路;彼拉·葛斯,“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二):海河中心设计,世界建筑,2011/05,P106-113。 朱文一;李煜,从大沽船坞到大沽绿坞——天津大沽船坞城市设计,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05,P118-123。 朱文一;范路;商谦,大沽船坞工业遗址改造设计——“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一),世界建筑,2011/04,P116-127。 朱文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课程“城市翻修”主题系列,世界建筑,2011/04,P116。 朱文一;刘健,面向世界的清华建筑教育,城市建筑,2011/03,P12-14。 马瑞;朱文一,华盛顿“国家首都城市设计和安全计划”及其对当代北京城市建设的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11/02,P95-99。 朱文一;赵建彤,轨道上的北京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时代建筑,2011/01,P52-57。 朱文一,处处留心皆成影——学习《寻踪随笔》,《寻踪随笔:赵炳时摄影速写习作》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朱文一;刘健;张晓红,立足人居环境·培养建筑帅才·跻身世界一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面向新世纪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从这里走向世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9,P16-23。 朱文一,博士生培养漫谈,中国建筑教育,2010/09,P57-58。 朱文一;赵建彤,四通八达北京城,2007~2009中国建筑年度报告,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07,P14-22。 朱文一,《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7。 朱文一;赵建彤,启新记忆——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业遗存保护更新设计研究,建筑学报,2010/12,P33-38。 彭小松;朱文一,2010 年南非世界杯主办城市与赛场漫谈,世界建筑,2010/12,P117-121。 汪浩;朱文一,鸟巢:大众体育空间——2009 年首届“鸟巢欢乐冰雪季”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10/11,P92-95。 朱文一,人居环境科学与清华建筑教育,南方建筑,2010/10,P64-72。 朱文一,当代中国建筑教育考察,建筑学报,2010/10,P1-4。 马瑞;朱文一,当代北京城市“易犯罪”空间位置初探,建筑创作,2010/10,P198-203。 朱文一,梁思成与清华,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华英才,2010/06,P55-56。 付思量;朱文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城市活力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10/03,P89-93。 熊星;朱文一,北京CBD 外部空间开放度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10/03,P94-97。 朱文一;陈瑾羲,中国建筑六“拾年”,建筑学报,2009/10,P1-4。 朱文一,游历建筑·游历人生,建筑中国六十年人物卷(1949-2009),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09,P433-435。 朱文一;王辉,1949~1979 年的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创作,2009/09,P159-161。 朱文一,坚持科学发展·立足人居环境·跻身世界一流,新清华,2009/06。 朱文一,我眼中的“微观北京”和“广角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9/02,P120。 朱文一;马瑞,北京城的高度,中外文化交流,2009/02,P70-75。 秦臻;朱文一,北京城的古玩市场,中外文化交流,2009/02,P34-37。 彭小松;朱文一,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及其主场泰达足球场——中国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十), 世界建筑,2009,01,P117-121。 朱文一;秦臻,迈向宜居城市——1978~2008北京城市发展概览,北京规划建设,2009/01,P27-35。 朱文一;马瑞,京城高度纪录的演变,商务周刊,2009/01,P64。 朱文一;陈瑾羲,建筑艺术论文摘要:中国建筑六“拾年”,中国建筑艺术年鉴,2009/01,P324。 Ma Rui;Zhu Wenyi,Beijing Grows Higher,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2009 年1期,P14-17。 朱文一,《科学发展观下的中国人居环境建设》序言,2009 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建筑学)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朱文一,企业家与建筑师十指紧扣,《北京古建筑五书》总序二,北京古建筑五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09。 朱文一;王辉,中国建筑教育改革30 年,建筑创作,2008/12,P78-82。 彭小松;朱文一,工体、虹口、天河三大体育场改建浅谈——中国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九),世界建筑,2008/11,P125-127。 朱文一;马瑞,北京城的高度,建筑创作,2008/11,P146-155。 彭小松;朱文一,世界杯足球赛场改建初探——中国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八),世界建筑,2008/10,P88-91。 朱文一;赵建彤,08 北京奥运城,时代建筑,2008/07,P18-29。 朱文一;赵建彤,北京奥运与都市北京(北京オリンピソクと都市北京,建筑杂志(日语),2008/07,P8-11。 朱文一;赵建彤,在建,北京2007,2006-2007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07。 朱文一;范路;张弘,清华大学大礼堂历史与现状初探,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6,P365-373。 王辉;朱文一,当代北京城市行政空间调查与反思,北京规划建设,2008/05,P91-96。 谷军;朱文一,北京天主教堂婚庆空间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08/05,P97-101。 秦臻;朱文一,北京宋庄小堡村画廊空间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08/05,P102-104。 朱文一,清华·MIT20 年,清华-MIT 北京城市设计联合课程20年回顾及作品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3-4。 王辉;朱文一,北京区级行政办公建筑考察,建筑创作,2008/05,P158-162。 高巍;朱文一,北京的爱国纪念街巷,建筑创作,2008/04,P152-155。 王辉;朱文一,当代北京市级行政空间探讨,北京规划建设,2008/03,P117-121。 夏国藩;朱文一,夜市与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8/03,P122-126。 秦臻;朱文一,艺术品拍卖与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8/03,P113-116。 秦臻;朱文一,古玩市场与北京城,建筑创作,2008/03,P129-132。 Qin Zhen;Zhu Wenyi, Curio Markets In Beijing,Cultural Exchange,2008/03,P8-9。 Qin Zhen;Zhu Wenyi,Privately-Owned Museums In Beijing,Cultural Exchange, 2008/02,P16-18。 高巍;朱文一,北京的名人祠庙,建筑创作,2008/02,P155-160。 高巍;朱文一,纪念馆园在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8/01,P109-113。 朱文一;滕静茹,为“现代建筑”命名——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现代建筑引论》学生作业评析,中国建筑教育,2008/01,P60-64。 王辉;朱文一,派出所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8/01,P118-122。 秦臻;朱文一,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考察,北京规划建设,2008/01,P114-117。 朱文一,微观北京——城市弱势空间系列研究报告,北京规划建设,2008/01,P109。 朱文一;赵建彤,建筑焦点:2008 北京奥运城,中国建筑艺术年鉴,2008/01,P268。 朱文一;陈瑾羲;秦臻,2007-2008年建筑书目:当代中国建筑图语,中国建筑艺术年鉴,2008/01,P386。 朱文一;程晓青,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探索新时代研究生建筑教育,新建筑,2007/12,P14-18。 朱文一,“丝绸”奇遇——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代序),《柔性纽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第10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参展实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P2。 秦臻;朱文一,私人博物馆在北京,建筑创作,2007/12,P140-144。 王辉;朱文一,北京城八区政务大厅考察,建筑创作,2007/12,P145-149。 汪浩;朱文一,北京城市公厕建筑考察,建筑创作,2007/11,P123-128。 兰俊;朱文一,北京万安公墓考察,建筑创作,2007/11,P129-133 滕静茹;朱文一,北京历史上的清真女寺,北京规划建设,2007/11,P169-171 高巍;朱文一,纪念空间在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7/11,P160-163。 王辉;朱文一,街道办事处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11,P164-168。 Gao Wei, Zhu Wenyi,Celebrities ‘Former Residences In Beijing,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2007/11,P4-6。 彭小松;朱文一,足球博物馆——中国2018 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七),世界建筑,2007/10,P146-147。 Zhu Wenyi, Two Campuses Harmonious in Difference: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Group 3《Campus and the City: Urban Design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主编:Kerstin Hoeger, Kees Christiaanse),gta Verlag,2007/10,P98-109。 王辉;朱文一,北京国家级行政办公建筑探讨,建筑创作,2007/10,P192-197。 高巍;朱文一,北京名人墓,建筑创作,2007/10,P198-203。 彭小松;朱文一,中国足球氛围及其球迷空间探析——中国2018 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六),世界建筑,2007/09,P134-137。 汪浩;朱文一,公厕与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9,P169-173。 戚积军;朱文一,行乞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9,P174-177。 王辉;朱文一,居委会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9,P164-168。 彭小松;朱文一,2006 年德国世界杯对中国城市的影响——中国2018 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五),世界建筑,2007/08,P114-117。 朱文一,拿起画笔——有感于“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建筑学报,2007/08,P9-10 高巍;朱文一,名人故居与北京城,建筑创作,2007/08,P166-171。 彭小松;朱文一,世界杯开幕式与揭幕战主办城市策略浅析——中国2018 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四),世界建筑,2007/07,P152-155。 王辉;朱文一,驻京办与当代北京城市空间,北京规划建设,2007/07,P168-173。 陈瑾羲;朱文一,“老字号”与当代北京城,北京规划建设,2007/07,P174-178。 金秋野;朱文一,佛道殿院在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7/07,P179-183。 滕静茹;朱文一,当代北京清真寺女性空间,建筑创作,2007/07,P165-170。 朱文一,“广角北京”ZOOM-OUT BEIJING 专栏开栏词:当代北京城市建筑空间系列研究报告,建筑创作,2007/07。 彭小松;朱文一,北京奥运会足球赛对中国世界杯的推动浅谈——中国2018 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三),世界建筑,2007/06,P116-119。 陈宇琳;朱文一,“我理解的粉丝空间”——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课《建筑设计概论》学生作业解读,建筑学报,2007/05,P60-65。 彭小松;朱文一,中国大型足球赛场现状及发展探究——中国2018 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二),世界建筑,2007/05,P132-135。 金秋野;朱文一,宗教空间在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7/05,P172-175。 兰俊;朱文一,殡葬空间在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7/05,P176-179。 刘磊;朱文一,宠物空间在北京,北京规划建设,2007/05,P180-183。 朱文一,“微观北京”ZOOM-IN BEIJING 专栏开栏词:当代北京城市弱势空间系列研究报告,北京规划建设 2007/05,P164。 彭小松;朱文一,足球世界杯竞技场发展趋势初探——中国2018 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一),世界建筑,2007/04,P127-131。 朱文一,为了世界杯——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专栏开栏词,世界建筑 2007/04,P126。 朱文一,朱文一钢笔画速写——拉萨行,华中建筑,2007/02,P200。 朱文一;边兰春,60年历史·60年辉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60周年,世界建筑,2006/11,P16-17。 朱文一,30+30>60,《匠人营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0 年》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朱文一,探索六年制设计系列课教学规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系列课教案及学生作业选》系列丛书序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8。 朱文一,和而不同两校园——广州大学城组团三,世界建筑,2006/02,P148-152。 朱文一,当代北京建筑“词典”,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2005/05,P236-239。 朱文一,广州大学城组团三规划与建筑设计——和而不同两校园,建筑学报 2005/03。 朱文一,宽容•选择•状态——《饮食北京》清华学生建筑作业辑有感,饮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8,P8-9。 朱文一,当代北京建筑“词典”,建筑学报,2004/07,P36-37。 朱文一,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组团三——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城市环境设计,2004/04,P103-108。 吴良镛;栗德祥;朱文一;庄惟敏,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建筑学报,2004/02,P34-39。 朱文一,微观北京城之“弱势空间”,2003北京规划建筑研讨(评论)会发言(续)(饶及人;黄星元;费麟;朱文一;叶廷芳;崔彤;马国馨;周畅),建筑学报,2003/08,P12。 朱文一,中国营建理念VS“零识别”城市/建筑,建筑学报,2003/01,P30-32。 朱文一,美仑美奂的桑托里尼,国外城市规划,2000/05,P42。 朱文一,迈向 21 世纪的建筑与环境,中外建筑,2000/02,P17-18。 朱文一,迈向新世纪的建筑与环境,建筑,1999/09,P21-22。 朱文一,轻柔地触摸大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谈建筑与环境,建筑报社·世纪之声,1999/06/26,第二版。 Zhu Wenyi, Touch the Land Gently – A sub-theme report by Prof. Zhu Wenyi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The Voice of the Century, Construction News,Jun.26,1999。 朱文一,空间·符号·弄堂风——与一位热爱自然的建筑师对话,中国环境报·地球村,1999年6月30日,第二版。 唐明;朱文一,“城市文本”——一种研究城市形态的方法;国外城市规划,1998/11,P10-15。 朱文一,迈向知识时代的建筑与环境,建筑学报,1998/09,P5-11。 朱文一,“观测未来”电影城,国外城市规划,1998/05,P56。 吴良镛;栗德祥;朱文一,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交织,中央美术学院及附中新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论纲,美术研究,1998/02,P4-8。 朱文一,面向新世纪·构想新理念,中华锦绣,1997/06。 李甫;孙秉军;朱文一(指导教师),社会问题空间化:为流动人口提供可出租住宅,世界建筑,1997/05。 朱文一,一种新的设计理念──’96 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金奖方案构想,建筑学报,1997/03,P12-16。 Zhu Wenyi,Green Field & Lane,Selected Projects And Dissertations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n Residential Design ’96,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1997/03。 朱文一,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03第一版。 朱文一,城市空间分类,城市规划通讯,1997/02,P9。 朱文一,跨世纪城市建筑理念之二——从市街到广场,建筑师,74期,1997/01。 朱文一,跨世纪城市建筑理念之一──从轴线(对称)到“院套院”,世界建筑,1997/02,P67-69。 朱文一,探索跨世纪住宅小区新形象──'96 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金奖方案,世界建筑,1997/02,P52。 Zhu Junfu; Li Fu; Wangzheng; Li Ling; Zhu Wenyi(Faculty Sponsor),Urban Housing For Children Without Parents, Urban Housing:1996-97 ACSA/OTIS Elevat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Second Prize),directed by ACSA and sponsored by Otis, Washington, DC, USA, August, 1998。 Li Fu;Sun Bingjun;Zhu Wenyi(Faculty Sponsor),Urban Housing For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ongqing, Urban Housing:1995-96 ACSA /OTIS Elevat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Honorable Mention),directed by ACSA and sponsored by Otis, Washington, DC, USA, August, 1997。 吴良镛;栗德祥;朱文一;单军,限制与创造──中央美术学院及附中新校园规划设计体会,建筑学报,1996/05,P27-32。 朱文一,92年以来的的中国建筑随想,建筑师66期,1995/10。 朱文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译码,建筑学报,1994/06,P12-16。 朱文一,秩序与意义──一份有关城市空间的研究提纲,华中建筑,1994/03,P31-34。 朱文一,建筑科学:空间·符号·城市,中国图书年鉴,1994/01,P662-663。 吴良镛;徐莹光;尹稚;朱文一;林涧;赵奕,对三亚市城市中心地区城市设计的探索,城市规划,1993/05,P53-58(转48)。 Zhu Wenyi,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y Index” Theory in Urban Design,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December 1992。 朱文一,关于“院”的本质及文化内涵的追问,世界建筑,1992/10,P60-66;转载于[台湾],季铁男著《建筑现象学导论》,桂冠图书公司,台北,1992年版。 朱文一,不识场所真面目,空间(台湾),1992/06。 朱文一,城市设计方法思考之一——“等级指数”理论的应用,华中建筑,1992/04,P42-48。 朱文一,关于“休憩”的理论,朱文一,华中建筑,1991/12,P31-34。 朱文一,两种前卫派观念: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苏]罕·马戈麦多夫;世界建筑,1991/12,P71-74。 朱文一,诺夫哥罗德改建规划,[苏]格·阿丽莫娃;维·维波尔内;世界建筑,1991/10,P51-52。 朱文一,一种研究城市建设中空间形态理论发展演变的方法,人文地理,1990/04,P10-17 转33。 朱文一,从花园城市到居民点组群系统——苏联建国以来城市规划历史回顾,世界建筑,1990/10,P64-66。 朱文一,夏乌利亚伊城太阳钟广场,[苏]A·切尔尼扬乌斯卡;C·库兹玛;世界建筑,1989/06,P66-68。 朱文一,对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再认识,新建筑,1989/04。 朱文一,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保加利亚著名建筑师,格·斯托伊洛夫;世界建筑,1987/01,P59-61。 朱文一,莫斯科苏联社会科学院新楼,苏联,波索欣;斯皮里多维奇;世界建筑,1986/05,P59-61。 杂志专栏 2011年4月,在《世界建筑》杂志上开设“城市翻修”教学系列报告;至2013年5月,先后发表相关文章20篇。 2007年7月,在《建筑创作》杂志上开设“广角北京”(ZOOM-OUT BEIJING)专栏:当代北京城市建筑空间系列研究报告;至2013年5月,先后发表相关文章19篇。 2007年5月,在《北京规划建设》杂志上开设“微观北京”(ZOOM-IN BEIJING)专栏:当代北京城市弱势空间系列研究报告;至2013年5月,先后发表相关文章36篇。 2007年4月,在《世界建筑》杂志上开设专栏“为了世界杯——2018年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至2013年5月,先后发表相关文章11篇。 参与编写 《奥运·城市:北京2008年奥运会规划设计》(编委会主任:黄艳;副主任:施卫良、朱小地、朱文一),主编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总负责人:吴良镛),“建筑设计”部分(负责人:李道增、朱文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2004。 《Campus and the City: Urban Design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主编:Kerstin Hoeger, Kees Christiaanse),“Two Campuses Harmonious in Difference: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Group 3”(Zhu Wenyi),gta Verlag,2007。 《建筑现象学导论》(主编季铁男),“关于‘院’的本质及文化内涵的追问”(朱文一),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主编丛书 2011年,主编《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清华大学出版社;至2013年,已出版5部著作。 2006年,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清华大学广义建筑学系列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至2010年,已出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系列课教案与学生作业选》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2部。 著作出版 朱文一;刘伯英,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2:2011年中国第2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9。 朱文一,微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6。 朱文一,微观北京&广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6。 朱文一;滕静茹;陈瑾羲,中国大学校园指南:清华大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4;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 朱文一,为了世界杯——中国申办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3。 朱文一;商谦;李煜,广州井:广州白云文化中心城市设计构想,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2。 朱文一;刘伯英,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2010年中国首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1。 朱文一;刘健;张利;朱育帆,北京永远欢迎你—2008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9。 朱文一;张弘;范路,外滩映像——上海外滩滨水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7。 朱文一;王路;单军;张悦等,柔性纽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第10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参展实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双年展课题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 朱文一;陈瑾羲;秦臻,当代中国建筑图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7。 朱文一;黄鹤;陈宇琳;陈瑾羲,盖塔:百年联合国——联合国特别纪念日纪念馆构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9。 朱文一,空间· 符号· 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该书第1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05;该书繁体字版,台北淑馨出版社,1995/10。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 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筑学专业专家组组长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首都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世界人居协会(WSE)理事 《堪培拉建筑教育协议》中国代表 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教育委员会会员 《建筑学报》、《城市规划》、《世界建筑》、《国际城市规划》、《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住区》、《华中建筑》、《新建筑》、《城市环境设计》、《城市·空间·设计》杂志编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