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单军

个人简介

教育简历 1996-2001,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89-1992,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1984-1989,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 专业履历 2008.07-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2014.07-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2014.12-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校教学委员会委员 2011.02-2015.12,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2005.07-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4.07-至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2001.09-2002.0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PURS访问学者   2000.03-2000.06, 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 1999.07-2004.1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副教授 1992.07-1999.0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助教、讲师 学术兼职 2011.12-2018.12, 中国建筑学会   理事        2011.12- 至今, 中国建筑学会   资深会员   2009.10-2018.10,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副理事长(副主任委员) 2012.10-2018.10,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   理事 2005.10-2009.10,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委员 2014.12- 至今,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副会长     2014.09-2018.09,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     副会长   2014-至今, 国际建协UIA青年建筑师委员会   委员  2014-至今,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   教授 2012-至今, 清华大学-BIAD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副主任 2012.06-至今, 中国科学院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     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1.12-2016.12, 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     委员      2011.12-至今, 北方工业大学    客座教授   《世界建筑》、《中国建筑教育》、《住区》、《华中建筑》、《城市环境设计》、《建筑技艺》、《中外建筑》等学术杂志编委;《建筑学报》特约组稿人 获奖 2018,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铜奖(通辽市蒙医博物馆, Honorable Mention,Awards for Architecture 2018) 2018, 世界建筑节奖入围奖(通辽市蒙医博物馆,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2018) 2018, 杰出建筑奖(通辽市蒙医博物馆, 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 2018) 2017,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银奖(钟祥市博物馆,Mention,Awards for Architecture 2017) 2017,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排名4) 2017,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6,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银奖(国家会展中心,第九届) 2015,中国建筑设计奖 2015,年度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上海市) 2015,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 2015,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2014,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教育奖(第六届) 2014,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金奖(第八届) 2014,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2014,芝加哥国际建筑奖(The Chicago Athenaeum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 2014 ) 2014,国际建筑社区奖(World Architecture Community Award 2014) 2013,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 2014,清华大学201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 2014,清华大学校级本科生精品课程(排名1) 2013,首都第19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优秀方案奖” 2013,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 2013,清华大学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并列排名1) 2012,清华大学2012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 2011,中国建筑学会人居经典建筑金奖, 2011,中国建筑学会人居经典环境与规划双金奖 2011,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国际竞赛第一名并中标实施(合作) 2010,WA中国建筑奖入围奖 2009,中国当代十佳优秀青年建筑师奖,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2009,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排名3) 2008,建筑设计系列课获国家级精品课程(排名2) 2006,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排名3) 2006,清华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 2004,清华大学优秀教师奖 2004,译著《东方建筑》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 2004,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 2004,“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研究领域

地区建筑学的理论与实践;民族与乡土建筑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单军. 《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单军主编.《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10部).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018. 单军,张弘,孙诗萌等编. 《地区建筑研究(1):2015、2016年地区建筑学术研讨会文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单军,赵焱. 译著《东方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张杰,单军(清华大学),Jan Wampler,Dennis Frenchman(MIT). 《清华-MIT20年:清华-MIT北京城市设计联合课程20年回顾及作品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单军,张悦. 《饮食北京》[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程晓青、单军、张悦、韦诗誉等,《类型北京》[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核心刊物上已发表论文70余篇 吴良镛,栗德祥,朱文一,单军. 限制与创造——中央美术学院及附中新校园规划设计体会[J]. 建筑学报,1996(05). 单军. 根与建筑的地区性——“根:亚洲当代建筑的传统与创新”展览的启示[J]. 建筑学报,1996(10). 单军. 寻找特色的源泉——从阿卡•汗奖的三个建筑设计到发展中国家探索地方特色的思考[J]. 建筑师,1997(02). 单军 译. 当代乡土——一种多元化世界的建筑观[J]. 世界建筑,1998(01). 单军. 当代乡土建筑:走向辉煌——97“当代乡土建筑•现代化的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华中建筑,1998.vol(16).No. 1. 单军. 建筑文化三题——对“华夷之辩”、“体用之辩”和“同异之辩”的再思考[J].华中建筑,1998(02). 吴良镛,单军,张悦,倪锋. 以城市设计的观点指导建筑设计 以建筑设计的思考推动城市设计[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 1998年城市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深圳,1998(08). 杨经文 文,单军 译. 绿色摩天楼的设计与规划[J]. 世界建筑,1999(02). 单军. 新天竺取经——印度古代建筑的理念与形式[J]. 世界建筑,1999(08). 单军,王路. 开放与兼容——阿克巴与法特普尔•西克里城[J]. 世界建筑,1999(08). 单军. 记忆与忘却之间——Tjibaou文化中心前的随想[J]. 世界建筑,2000(09). 单军.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建筑学“视觉中心论”的反思[J]. 世界建筑,2000(11). 单军. 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J]. 建筑学报,2000(11). 单军. 应答设计理念——呼和浩特回民区老人院创作心路[J]. 建筑学报,2000(11). 单军. 城里人•城外人: 城市地区性的三种人文解读[J]. 建筑学报,2001(11). 高一涵,单军. 探析北京旧城小规模整治中的居民自建行为[J]. 住区,2004(02). 单军, 王路. 乌托邦与现实之间——束河古镇更新联想[J]. 建筑业导报,2004(07). 单军. 小的是美好的[J]. 世界建筑,2004(11). 单军, 王新征. 传统乡土的当代解读——以阿尔贝罗贝洛的雏里聚落为例[J] . 世界建筑,2004(12). 王志刚, 单军. 建筑的复杂性:塞缪尔•莫克比及其乡村工作室的作品解读[J]. 世界建筑,2005(03). 张杰, 单军. 探索轻轨的城市[J]. 世界建筑,2005(03). 国际合作Studio专辑. Shan Jun, Zhang Yue(单军、张悦). ‘Foodscape Beijing – Die stadtische Dimension der chinesischen Esskultur’[J]. Stadt Bauwelt (德国《建筑世界》杂志),2005(03). 朱文一,单军,程晓青. “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的清华建筑教育”[C]. 2007年“国际建筑教育大会及全国建筑院系年会”主题发言论文,2007(09). 程晓曦,单军. 地域性城市设计与研究的逻辑理念——以青海省海南州恰卜恰镇城市设计为例[C]: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 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苏州,2007(11). 单军,张悦等. 向电影学习-电影北京建筑专题设计紮记[J]. 新建筑,2008(01). 单军,程晓曦. 北京地铁:三个话题[J]. 城市建筑,2009(01). 单军. 日本行杂侃[J]. 城市环境设计,2009(11). 吴艳,单军. 地区民族建筑的空间言语研究——以云南大理民居为例[C]. 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2). 单军,铁雷. 内外之间:建筑地点性表达的两种途径[J]. 世界建筑,2010(08). 单军,吴艳. 地域式应答与民族性传承:滇西北不同地区藏族民居调研与思考[J]. 建筑学报,2010(08). 单军,铁雷. 春秋之间:春秋双门[J]. 建筑学报,2010(11). 罗建平,单军. “天地君亲师”信仰:屯堡聚落的“礼”与“理”[J]. 新建筑,2011(04). 单军,罗建平. 防御性建筑的地域性应答——以安顺屯堡为例[J]. 建筑学报,2011(11). 单军,铁雷. 云南藏族民居空间图式研究[J]. 住区,2011(12). 单军,吴艳. 云南怒江州傈僳、怒、独龙、藏族等多民族聚居地田野调查——不同民族聚居地区建筑调研与思考[J]. 住区,2012(01). 铁雷,单军. 地方•技术•“再生式”建筑——摩尔“非现代”地区主义概述[J]. 建筑与文化,2012(03). 单军,吴艳,冯小波. 滇西北偏远地区多民族聚居地天主教堂比较研究[J]. 华中建筑,2012(06). 铁雷,单军. 对“抵抗”的抵抗——埃格纳之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J]. 世界建筑,2012(05). 单军,卢向东,王鑫,铁雷. 山水之间:钟祥市博物馆暨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设计[J].建筑学报,2012(11). 封面文章. 吴艳,单军. 滇西北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更新与再利用——丙中洛不同民族聚居地建筑为例[J].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3(02). 单军,王路. 之间:关于钟祥市博物馆暨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设计[J]. 时代建筑,2013(01). 罗晶,单军. 台湾古迹保存的发展和地方意识论述[J]. 建筑学报, 2013(04). 单军,周婷. 旅游开发主导下历史文化村镇的布景化现象探析[J]. 华中建筑. 2013(09). 吴艳,单军. 滇西北民族聚居地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研究[J]. 建筑学报,2013(05). 周婷,单军. 直抵知觉的建筑:2012伦敦蛇形画廊临时展亭浅析[J]. 世界建筑,2013(06). 单军,吴艳. 云南藏族民居的生态低技术策略研究[J]. 南方建筑,2013(03). 单军,周婷,杨柳青. 湘西永顺土家族传统民居变迁调研及分析[J]. 住区,2014(02). 单军. 探索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模式[J]. 云南建筑,2014(01). 王鑫,单军. 环境适应性、界画与晋中传统聚落形态[J]. 住区, 2014 (03). 单军. 开放式“集群设计教学”的启示[J]. 世界建筑,2014(07). 庄惟敏,单军,徐卫国. 清华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及其启示.2014全国高校建筑学大会论文集. 周婷,单军,张博. 双凤土家族村寨与民居形制特征研究[J]. 建筑史, 2015 (01). 周婷,单军,张博. 永顺老司城土家族民居的变迁[J]. 建筑学报, 2015(02). 单军,刘玉龙,铁雷,赵瞳. 飞地的双重地域性:中国商务部驻印尼商务馆舍设计[J]. 建筑学报,2015(03). 庄惟敏,单军,程晓青,钟舸. 探索多种合作机制下的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模式[C]. 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03). 庄惟敏,单军,徐卫国. 专题: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J]. Domus中文版, 2015(01-02). Huang Huaqing、Shanjun(黄华青,单军), Song-Gathering: A Materialized Oral Heritage In The Age Of Tourism In Longji Zhuang Ethnic Village In China [R].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Bangkok(曼谷), Thailand(泰国),2015(7). 单军,黄华青. 环境适应性视野下卡帕多奇亚地区穴居聚落研究[J]. 建筑学报,2015(08). 韦诗誉,单军. 边缘乡村的重生——卡米纳达的地方智慧与实践[J]. 世界建筑,2016(03). 单军; 廖思宇. 晋中大院窄院形式中的地区性应答研究[J]. 住区,2016(03). Liao Siyu,Liang Yusu, Shan Jun, Geng Yang(廖思宇,梁宇舒,单军,耿阳). A Top-down Invasion——A Research on an Agriculture-Nomad Village during its Government-led Reconstruction [C]. Inter-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IUAES)(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 Dubrovnic(杜布罗夫尼克), Crotia(克罗地亚),2016(05). 王鑫,单军. 晋中传统聚落形态的类型及变化趋势浅析[J]. 世界建筑,2016(06). Huang Huaqing, Shan Jun(黄华青,单军). The Taste of Distinction: Legitimizing a Traditional Tea Factory during the Agro­ industrialization of Tea Industry in Tongmu Village, China [C].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Environments (IASTE) (国际传统环境研究协会双年会). Kuwait City(科威特城), Kuwait(科威特),2016(12). 梁宇舒,单军.巴丹吉林嘎查乡土建筑空间志考察报告[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1) 梁宇舒,单军.阿拉善满清官式住宅形制及对蒙古族民居的影响研究[J],世界建筑,2019.(已录用) 吴崇山,单军.孔德荣,贵州苗族吊脚楼民居建筑冬季室内热舒适现场研究[J],暖通空调,2018/07(已录用) 吴崇山,单军.孔德荣,黔东南地区典型乡村与城镇住宅冬季适应性热舒适比较[J],暖通空调, 2018/11 (已录用) 韦诗誉,单军.时空生态学视野下龙脊古壮寨民居空间变迁研究[J],建筑学报,2018/11 赵一舟,刘可,单军,张弘. 湿热气候下重庆场镇聚落冷巷空间气候适应性机制分析 [J].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9.05(已录用) 单军,廖思宇.近代武汉里分与上海里弄的比较性研究[J].世界建筑.(2019.03收录) 廖思宇,梁宇舒,单军.阿拉普地区民居重建前后居住环境比较性研究[J],世界建筑.2019.05(已录用)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