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伯英

个人简介

教育简历 2000.02-2006.09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7.09-1989.09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2.09-1987.09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履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师(12/1994-09/1997);副教授(09/1997-今);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995年3月至今,任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荣誉和获奖 2007年: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全国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6年:获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1项 2005年:获国家优秀建筑设计金奖1项,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3项 1998年:建设部、科技部2000年小康住宅优秀设计奖2项

研究领域

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业遗产保护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文章 工业考古:北京工业遗产研究方法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12. 北京工业遗产评价办法初探 刘伯英、 李匡,《建筑学报》,2008年12月 北京焦化厂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城市设计研究 《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第2期 走在生态复兴的前沿——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生态措施 刘伯英、 陈挥《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第五期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实施类型 《建筑学报》2006年第八期 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 《建筑创作》2006年第九期 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建筑创作》2006年第九期 北京怀柔新城城市设计 《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六期 北京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考——以首钢工业区为例 《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2期 抚今追昔 清华廿年 《建筑创作》2006年第十期 建筑生态学新论 《城市建筑》2005.10 和谐城市的内涵 《世界建筑导报》2005.4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场设计与现代大跨度钢结构 《建筑学报》2004.3 论建筑师的经济时空观 《建筑师》2003.2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建筑创作随感 《建筑学报》2002.6 全球化思潮与建筑理论发展 《华中建筑》1999.3 文化的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释义 《新建筑》1999.6 国外混合使用中心的设计与开发 《世界建筑》1991.4 会议报告 北京工业发展历史研究 刘伯英,《2008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2. 北京工业历史地段的保护、利用与复兴研究——以北京焦化厂为例,刘伯英、 李匡,《2008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2. 英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遗产旅游概述 刘伯英 胡建新,《2008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2. 成都宽窄巷子里是文化保护区的保护策略与技术 刘伯英、 黄靖《建筑历史与理论——2008年建筑史学研究会论文辑》 2008年10月 城市污染工业用地的生态修复 《第三界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3.1 著作 《长城脚下 官地人家》——北京怀柔官地村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实施与思考 刘伯英 罗德胤 李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