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立强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学士 199307 清华大学 工程物理专业 硕士 199707 清华大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工作履历 199308 - 199509 清华大学核研院 实习研究员 199509 - 199707 清华大学核研院 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 199708 - 200111 清华大学核研院 助理研究员 200111 - 200412 清华大学核研院 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200412 - 201507 清华大学核研院 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201507 - 至今 清华大学核研院 副研究员/核检测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室副主任 学术兼职 200606 – 至今 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 理事 201405 – 至今 核技术仪器设备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201708 – 至今 国家核仪器设备产业创新技术联盟 常务理事 研究概况 199601–199912 钴-60集装箱数字辐射成像检查系统研究 国家科委 200101–200412 钴-60大型客体DR/CT检测系统研究 国家科委 199812–200212 海关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系列(固定,组合移动,车载,铁路)研发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0801–201112 热轧X射线板形测量仪系统研究 北京市科委 201101–201312 高压气体电离室时间响应速度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委 201201–201412 海关双视角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系列升级研究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1506–201806 海关Betatron 加速器集装箱检测系统研究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1603–201912 核设施出入口钴-60双投影车辆检查系统研究 科工局 奖励与荣誉 200012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钴-60数字辐射照相集装箱检测系统 200101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钴-60数字辐射照相集装箱检测系统 200403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铁路货车在线辐射检查系统

研究领域

从事射线探测器和信号放大及采集系统研究、大型客体数字辐射成像技术研究、高精射线无损检测DR/CT系统研究、双能辐射成像技术研究、剂量测量研究以及X射线发生器研究,射线探测器包括各种类型气体、固体探测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吴志芳,刘锡明,王立强,苗积臣.射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J].同位素,2020,33(01):1-13. 廖龙文,王立强,郑健,邢桂来.硅光电倍增器剂量仪剂量线性测量及修正[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8,38(03):330-334. 邢桂来,谈春明,王立强.基于EGSnrc仿真的二维空气电离室剂量探测器收集电极影响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52(07):1335-1340. 徐广铎,向新程,王立强,王振涛,刘金汇,郑健.双能气体探测器及其刻度校正方法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7,51(02):338-342. 邢桂来,王立强,王振涛.射线能量对高压充气电离室探测器饱和特性的影响[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5,35(12):1234-1236. 徐广铎,王立强,童建民.X射线测厚仪刻度校正模型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48(05):925-929. 王立强. 绝缘材料对气体电离室性能影响的研究[C]. 中国核学会.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册(核医学分卷、核技术工业应用分卷).中国核学会:中国核学会,2013:227-232. 王立强,郑健,王振涛.电荷积分放大电路对测量电离室时间响应速度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47(07):1234-1238. 王振涛,沈毅雄,王立强,郝朋飞.凸度仪电离室探测器时间响应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45(09):1128-1131. 王振涛,王立强.凸度仪双排阵列气体电离室探测器的设计与研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45(08):991-994. 汪青海,王立强,郑健.高压气体电离室中离子漂移速度的实验测量[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45(08):995-998. 王振涛,王立强.~(60)Co集装箱阵列背散射辐射成像系统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31(03):255-258. 陈亚婷,王立强,郑健.~(60)Co船只辐射成像嵌入式数据获取系统设计[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44(12):1532-1536. 王立强. 高压气体电离室中离子漂移速度的研究[C]. 中国核学会.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9册).中国核学会:中国核学会,2009:341-345. 王振涛,吴志芳,王立强,周立业.阵列背散射成像有机物加亮效应的仿真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01):113-117. 王振涛,吴志芳,王立强,周立业.康普顿背散射成像中的有机物加亮效应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06):1259-1263. 郑健,王立强,邢桂来.0.4mm像素X射线阵列探测器的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04):680-682. 吴美林,郑健,王立强.嵌入式CT前端数据采集系统中断模式驱动采集程序的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01):157-160. 王振涛,王立强,吴志芳,周立业.阵列康普顿背散射成像系统设计的蒙特卡罗仿真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6(06):831-834. 安继刚,邬海峰,刘金汇,王立强,丛鹏.~(60)Co集装箱CT检测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5(02):111-113+133. 孔祥金,王立强,王杰林.阵列康普顿背散射成像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06):714-716. 吴志芳,王立强,邬海锋,安继刚.~(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中的信号处理[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3(01):26-29. 王立强,安继刚,卿上玉.气体电离室时间响应函数的一种测量方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06):515-517. 郑健,王立强.用PCI9052制作PCI接口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04):348-350. 李毅强,安继刚,邬海峰,王立强.一种新型小像素气体电离室阵列探测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03):237-239. 郑健,杨自觉,王立强.一种新型的电流灵敏前置放大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02):152-154. 李毅强,王立强,安继刚.积分型前放输出电压统计涨落的估算[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01):64-67. 王立强,李富荣,吴志芳,周立业,郑沅水.~(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子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1(01):25-27. 安继刚,周立业,刘以思,邬海峰,吴志芳,向新程,王立强,张颜民,李富荣,高宝增,郑沅水,刘锡明,谈春明.钴-60数字辐射照相集装箱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核科学与工程,2000(03):220-231. 王立强. 气体电离室时间响应函数的一种测量方法[C]. 中国电子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第十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电子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中国电子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2000:162-165. 吴志芳,王立强,刘俊,周立业,高宝增.一种新型煤灰分测量装置[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0(01):33-36. 吴志芳,周立业,刘锡明,王立强.~(60)Co 集装箱检测系统中图像的采集、传输与分配[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9(01):26-30. 吴志芳,周立业,王立强,刘锡明.~(60)Co 集装箱检测系统中的图像处理[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9(01):31-34. 王立强. ~(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TC—SCAN)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C]. 中国电子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电子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中国电子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1998:71-74. 安继刚,周立业,刘以思,邬海峰,吴志芳,王立强,郑沅水,向新程,李富荣,高宝增,盛春发.~(60)Co 集装箱检测系统的研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8(02):2-5. 郑沅水,王立强,邬海峰.阵列探测器式实时辐射成像中的图像处理技术[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6(02):98-101. 王立强. 多路信号的快速数据处理系统[C]. 中国电子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中国电子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中国电子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1994:233-235. 专著 安继刚 等.钴-60数字辐射成像集装箱检测系统.第四章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