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郭勇

个人简介

学历 200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2002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获日本文学硕士学位。 1996年1月,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获日本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1991年7月,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日语系,获日本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年7月-1996年3月,在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外语系工作,任助教。 1996年3月-2016年9月,在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6年9月至今,在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任教授。 专著 1.《中岛敦研究——“越境”的文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 2.《中岛敦文学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他者的表象——日本现代文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译著 1.《文学的形式与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2.《罗生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繁体字版,香港中和出版社,2020年)。 3.《麒麟》(合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 4.《片山潜自传——一个践行者的足迹》,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 编著: 《新日本语能力测试考前强化训练N1·读解》,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称:《中岛敦研究》研究时间:2011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研究情况:已结题 2.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课题:名称:《日本海洋文学和浙江海洋文学的比较研究》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09年7月研究情况:已结题 3.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名称《中岛敦文学中的他者思想》研究时间:2003年7月-2005年7月(已结题) 4.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名称:《恋爱中的他者——以日本明治时代的小说为中心》研究时间: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已结题) 科研成果获奖 1.“中岛敦文学的比较研究”(专著),2013年,获得第十七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 2.“日本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受难形象”(系列论文),获得2009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3.“美与恶的辩证法:重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论文),获得2009年度宁波市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他者的表象——日本现代文学研究”(专著),获得2011年度宁波市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著作 [1] 郭勇. 文学的形式与历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2] 郭勇. 罗生门.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 [3] 郭勇. 中岛敦研究——“越境”的文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0. 教学工作 教职工课程信息 开课学年 开课学期 课程名称 2018-2019 1 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2018-2019 1 日本文学史 荣誉奖励 1.“中岛敦文学的比较研究”(学术专著),获得第十七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2013年); 2.“日本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受难形象”(系列学术论文),获得2009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3.“美与恶的辩证法:重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学术论文),获得2009年度宁波市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他者的表象——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学术专著),获得2011年度宁波市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5.获2011年度宁波大学“阳光教授”称号;

研究领域

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一个在大地上徘徊的思想“幽灵”---评《片山潜自传:一个践行者的足迹(《上海书评》,2022年11月9日) 2.彼岸与地上的越境:《D市七月叙景(一)》的空间表象(《东北亚外语研究》,2022年第4期) 3.谷崎潤一郎と竹枝詞―「蘇州紀行」をめぐって(日文)(施小炜编,《谷崎润一郎中国题材作品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 4.日本明治时代的汉学命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5.中国における三島受容(日文)(井上隆史等編『三島由紀夫小百科』,水声社(日本),2021年) 6.母爱与文学——以中岛敦为视点(李征谭晶华魏大海主编,《日本文学研究》,青岛出版社,2021年) 7.「覗き見」による快楽――江戸川乱歩「屋根裏の散歩」(日文)(日本杂志「アジア.文化.歴史」,2018年第8期) 8.倒错的空间与革命的话语——中岛敦《有巡查的风景》论(《东北亚外语研究》,2018年第6期) 9.一个亚洲主义者的困境——论中岛端《中国分割的命运》(郭连友主编,《日本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第28辑) 10.中国における日本文学研究近況(日文)(日本杂志「日本近代文学」第92集、2015年5月) 11.中岛敦(日文)(王志松岛村辉编,《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12.莫言与村上春树——民间书写的复权(《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年第4期) 13.中国における芥川龍之介研究――二十世紀までの動向を視野にして(日文)(宮坂覚編『芥川龍之介と切支丹物――多声.交差.越境』,翰林書房(日本),2014年4月) 1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日本现代诗歌动态研究(《日本学研究》,第23期,学苑出版社,2013年12月) 15.都会の不在――中島敦の上海旅行についての考察(日文)(「東京外国語大学 日本研究教育年報17」,2013年3月) 16.“畅销书”的策略:透视《不如归》的帝国主义话语(徐曙主编,《日语教育与日本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17.中岛敦文学中的中国表像(王晓平编,《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第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18.“阶级”阅读视野中的《蟹工船》(《日本学研究》第20期,学苑出版社,2010年11月) 19.血脉与倒错的存在:中岛敦《盈虚》论(《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 20.中岛敦的文字观与庄子哲学(张哲俊编,《严绍璗学术研究——严绍璗先生七十华诞纪念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1. 现代性语境中的主体焦虑——论夏目漱石的《三四郎》(《国外文学》,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 22.试论中日海洋文化中的“恐惧”情结(《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3.《蛇性之淫》与《白蛇传》的比较研究(张伟主编,《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第三辑,海洋出版社,2009年8月) 24.《古事记》中的海洋表象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影响关系(段汉武范谊主编,《海洋文学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2009年5月) 25.日本海洋意识与中国江南地区的关系——以“浦岛子传说”的演变为中心(《宁波大学》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 26.论村上春树文学的大众性:以《寻羊冒险记》为中心(《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1期) 27.“恋爱”的困难——以二叶亭四迷《浮云》为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8.现代化语境中的“恋爱”——以夏目漱石《道草》为中心(《日本学研究》第18期,2008年9月) 29.ストラテジーとしての狂気――芥川龍之介『河童』論(日文)(日本杂志「芥川龍之介研究」創刊号,2007年10月) 30.美与恶的辩证法:重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31.行动主义的终焉:论中岛敦《弟子》(《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1期) 32.“越境”与“虚无”:论中岛敦《名人传》(《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3.自我受难与自我实现的反转:论中岛敦《李陵》(《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 34.关于中日比较文学的思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5.穿越生与死的界限: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国外文学》,2006年第4期) 36.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受容模式——以日本古典文学为中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7.自我解体的悲歌——论中岛敦《山月记》(《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8.日语条件表现中的“ト”和“タラ”的比较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版,2003年第4期) 39.拟声词、拟态词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12期) 40.从《游仙窟》的命运看中日传统文学理念的差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41.郁达夫与日本“私小说”及“唯美主义”文学(《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 郭勇. 一个亚洲主义者的困境——论中岛端《中国分割的命运》. 日本学研究,2018. [2] 郭勇. 倒错的空间与革命的话语——中岛敦《有巡查的风景》论.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8,6(22):60-66. [3] 郭勇. 「覗き見」による快楽――江戸川乱歩「屋根裏の散歩」. アジア.文化.歴史,2018,8(8):178-186. [4] 郭勇. 母爱与文学——以中岛敦为视点. 日本文学研究,2021. [5] 郭勇. 中国における三島受容. 三島由紀夫小百科,2021. [6] 郭勇. 日本明治时代的汉学命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2021年第1期):81-89. [7] 郭勇. 谷崎潤一郎と竹枝詞―「蘇州紀行」をめぐって. 谷崎润一郎中国题材作品研究,2020. [8] 郭勇. 彼岸与地上的越境:《D市七月叙景(一)》的空间表象.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2,4(4):5-18.

学术兼职

上海外文学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