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培中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97-2004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 1992-1995复旦大学 应用数学专业硕士 1988-1992复旦大学 数学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4.12- 今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教 授 2001-2014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设计与知识工程研究所  副教授 1997-2001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图形技术及CAD研究所   讲 师 出访及挂职经历 2002-2002 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11-2012 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学院 访问学者 科研项目 2017-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结构塌落的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逆向动力学研究及应用”,项目申请人及负责人 2015-2016 企业委托项目“螺旋扶梯梯路及扶手带的运动曲线设计研究”,项目申请人及负责人 2013-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结构损伤的建筑火灾再现耦合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项目申请人及负责人 2011-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痕迹特征的火灾事故数字化重构方法研究”,项目申请人及负责人 2005-2007 上海市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基于“曙光”超级计算机数值仿真的上海世博会应急响应虚拟演习平台及其应用”,项目申请人及负责人 2012-2015 国家863重大专项“大型工程设备结构力学并行计算软件及应用”,项目第二负责人 2009-2011 国家863项目“机械系统动力学CAE平台”之子课题“工程机械部件动态特性数据库开发”,项目组主要成员 2009-2010 国家863项目“工业仿真和优化设计网格社区的开发与应用”子课题“工业仿真和优化设计网格社区的设计与应用”,项目组主要成员 2009-2011 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公关专项“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测绘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高级研究人员 2009-2010 上海市政工程重大项目“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越江隧道施工事故及其防范措施的数值模拟”,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7-2009 上海市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特大型盾构隧道施工安全性的三维数值模拟平台与应用示范”,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6-2008 上海市科委项目“基于超级计算机的车—桥动态偶合系统的数值模拟试验与安全评估”,项目组主要成员 2006-2008 上海市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特大型桥梁整体健康评估的超级计算平台及其应用”,项目组主要成员 2005-2006 企业委托项目“消磁船拉缆设备开发”,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4-2006 上海市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上海市安全事故防范的数字化公共平台及其应用”,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3-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稀土改性无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冲击磨损性能研究”,项目组主要成员 2003.03-06 企业委托项目“气垫船围裙的造型设计及展开”,第二负责人 2002.01-05 企业委托项目“13英寸厚度刨的测绘”,第二负责人 2001-2002 企业委托项目“300MW高压加热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1.11-12 企业委托项目“检票系统的开发”,负责人 2001.06-10 企业委托项目“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机的开发设计”,第二负责人 2001.03-05 企业委托项目“《杭州远程综合票务系统》界面设计及开发”,负责人 2000-2001 企业委托项目“ 二氧化氯发生器的造型设计”,第二负责人 2000.01-12 企业委托项目“ “玉石雕刻的计算机过程建模”,第二负责人 教研项目 【市级】 2011-2013,上海市市教委重点课程立项项目--“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校级】 2020.03-2020.09,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停课不停教”教学发展专项基金项目“线上线下教学比较分析研究”(CTLD20T0044),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6-2018,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5-2016,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通识核心课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实践策略研究”,(CTLD15A 006),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4-2016,上海交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三位一体”理念的机械工程专业的通识教育研究及实践”,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4-2015,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基金项目--“通识核心课程中研究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B2 141005),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3-2014,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基金项目--“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在现代图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研究,(B1130651),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2-2013,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基金项目“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代图学教学方法研究”(B1205016),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0-2012,上海交通大学2010本科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设计制造基础》课程改革优化方案研究与应用”,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2-2014,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度教材建设立项项目“UG NX 7.0实例教程”,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0-2012,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度教材建设立项项目“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09-2011,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度教材建设立项项目“UG NX 6基础与进阶”,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07-2009,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度教材建设立项项目“计算机图形处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05-2007,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度教材建设立项项目“工程设计图学基础”,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院级】 2017-2018,2017年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品牌课程立项“计算机图形学”,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2018-2019,2018年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二期重点品牌课程立项“计算机图形学”,项目申请人及主持人 编著与教材: 1.主编双语教材《设计与制造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已签出版合同) 2.参编《辞海(第7版)》编写工作,负责“工程图学”部分词条的修订工作。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 3.主编《工程设计图学基础(第二版)》,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9 4.第二主编《现代机械工程图学(第三版)》,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主编《工程设计图学基础》,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 6.主编《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立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7.主编《UG NX 7.0 实例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8 8.编著《UG NX 6基础与进阶》,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9 9.主编《计算机图形处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9.29 10.编著《UG NX 4.0基础与进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11.参编《数字设计与工程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参编《现代机械工程图学》,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3.参编《UNIGRAPHICS NX 软件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参编《工程制图习题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 教学工作 1、课程名称:设计与制造I 授课对象:本科生(机械试点班,全英文授课) 学时数:64 学分:4 2、课程名称:设计制造基础I 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64 学分:4 3、课程名称:设计制造基础II 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64 学分:4 4、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32 学分:2 5、课程名称:设计与制造I及课程设计 授课对象:本科生(机械试点班) 学时数:180 学分:10 6、课程名称:工程图学(1) 学分:4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32 学分:2 7、课程名称:工程图学(2) 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32 学分:2 8、课程名称:现代图学 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64 学分:4 9、课程名称:工程应用软件(CAD-UG) 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32 学分:2 10、课程名称:图形处理技术 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34 学分:2 11、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 授课对象:硕士生 学时数:48 学分:3 软件版权登记及专利 1、专利名称:车用多功能杯托 授权号:200720073663.1 2、专利名称:烟熏炭黑痕迹火灾辅助调查系统及方法 专利号:ZL 2013 1 0231948.3 授权公告日:2016.05.24 3、专利名称:火灾后建筑损伤评定方法及系统 申请号: 201210567697.1 4、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建筑火灾温度场数据转化方法 申请号: 201611132323.1 申请日:2016.12.09 5、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火灾数值仿真的区域分解优化方法 申请号: 201611161757.4 申请日:2016.12.15 6、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结构塌落的火灾动力学建模方法及系统 申请号:201711342926.9 申请日:2017.12.14 7、软件名称:隧道火灾仿真系统(TFSS) 登记号:2007SR12007 8、软件名称: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布式虚拟演习系统(PBIVR) 登记号:2007SR12566 9、软件名称: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培训系统(PBIEC) 登记号:2007SR11342 10、软件名称:盾构隧道施工仿真系统(SFSS) 登记号:2010SR008254 11、软件名称:碳黑痕迹建模系统软件(MSCT) 登记号:2013SR029199 12、软件名称:火灾事故重构优化与计算系统软件(COFB) 登记号:2013SR062875 13、软件名称:火灾事故远程计算系统软件(FARCS) 登记号:2013SR121032 14、软件名称:基于移动物体的火灾计算系统软件(FCMSO) 登记号:2015SR066576 15、软件名称:建筑火灾再现计算负荷平衡软件(BSCLBR) 登记号:2016SR18828376 16、软件名称:结构塌落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SC-FDS) 软件登记号:2019SR0182243 荣誉奖励 个人荣誉: 2019,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届卓越教学奖 2019,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8年度教学贡献奖 2019, 2016-2018聘期考核优秀奖 2018,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8,“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集体奖)二等奖,排2 2018,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年度教学贡献奖 2017,上海交通大学“唐立新教学名师奖” 2017,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个人奖)三等奖 2016,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6,2016年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奖 2015,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度教职工考核优秀 2015,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最受欢迎导师”称号 2014,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度教职工考核优秀 2013,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贡献奖一等奖 2013,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二等奖 2013,2012年聘期考核优秀奖 2011,2011年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奖 2010,2010年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奖 2010,2010年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双语授课教师奖 2010,上海交通大学年度教工考核优秀 2010,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二等奖 2008,上海交通大学首届“烛光奖励计划”一等奖 2007,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 2005,上海交通大学年度教工考核优秀 2004,上海交通大学思源优秀教师一等奖 2003,上海交通大学年度教工考核优秀 2001,上海交通大学“上风高科科教”奖 2000,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届“教学新秀”称号 1998,上海交通大学“贝尔”优秀教师奖 1997,上海交通大学年度教工考核优秀 教学成果奖: 2019,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全方位多维度闭环式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排名第三 2017,上海市精品课程,“设计与制造I”,排名第二 2017,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注重学科交叉,创建工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排名第二 2015,“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获2015年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排名第一 2015,“信息时代下图学课程的知识结构与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实践”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2014,“基于国际产学合作的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的建设”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奚立峰,吴静怡,邵华,蒋丹,刘应征,林赫,郭为忠,杨培中,顾希垚,许敏) 2014,“国际产学合作,建设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获201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奚立峰,吴静怡,邵华,蒋丹,刘应征,林赫,郭为忠,杨培中,顾希垚,许敏,于随然,梁庆华,林艳萍,高雪官,张蕾) 2013,《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获2013年上海交大优秀教材特等奖, 排名第一 2013, 《现代机械工程图学》获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排名第二 2011, “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获2011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 课程负责人 2011, 《工程设计图学基础》获2011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排名第一) 2011, “设计制造基础”获2011年上海市精品课程称号 (排名第二) 2011, 《工程设计图学基础》获2011年上海交大优秀教材一等奖 (排名第一) 2010,“加强实践环节,培养现代工程设计能力——工程设计图学课程新体系建设”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8,“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能力培养,构建双语教学新体系”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陈关龙、吴静怡、许敏、杨培中、苏永康、张蕾、余文胜) 2008,“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建设”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高峰、许敏、郭为忠、蒋丹、杨培中、高雪官、张青) 2007,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负责人 2007,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校级教学团队--机械工程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2006,“依托机械大类本科教学平台,全面建设三大系列精品课程”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陈关龙、王如竹、童钧耕、许敏、杨培中、 赵玖、江志斌、王彤、 周校平、施光林、俞丽莉) 2005,“创建图学教学的新模式—‘现代机械工程图学’的课程建设及改革”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003,《现代机械工程图学》精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第二负责人) 2000,上海交通大学“不断改革,不断进取,建设一流的工程图学学科”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指导学生获奖: 2015,机械与动力学院2015春季本科生课程项目成果展最佳项目一等奖,指导老师 2016,机械与动力学院2016春季本科生课程项目成果展最佳项目三等奖,指导老师 2017,机械与动力学院2017春季本科生课程项目成果展最佳项目一等奖,指导老师 2017,机械与动力学院2017春季本科生课程项目成果展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指导老师 2017,机械与动力学院2017春季本科生课程项目成果展最佳创意奖,指导老师 2017,机械与动力学院2017春季本科生课程项目成果展最佳创意奖,指导老师 2018,机械与动力学院2018春季本科生课程项目成果展最佳项目三等奖,指导老师

研究领域

复杂工程系统的仿真及应用 火灾事故的数字化重构 CAD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Peizhong Yang, Chao Shi, Zhizhi Gong, Xun Tan, Numerical study on water curtain system for fire evacuation in a long and narrow tunnel under construction,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83 (2019) 195–219, Jan 2019 2.Peizhong Yang, Guangyao Yao, Xun Tan, Modeling carbon black trace in building fire and its validation,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49 (2015) 35–48, June 2015 3.Peizhong Yang, Xun Tan, Haochi Sun, Dehu Chen, Chao Li. LES field model-based fire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OED method and it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Fire Safety Journal 58 (2013) 74–83(SCI:000320423800009, EI:20131116123372,影响因子:1.063,B类期刊), May 2013 4.Peizhong Yang, Chao Li, Dehu Chen, Fire emergency evacuation simulation based on integrated fire-evacuation model with discrete design method,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3, 65:101-111,(SCI:000323809700010; EI:20132916512928,影响因子:1.422) November,2013 5.Peizhong Yang, Xun Tan, Wang Xi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a storehouse fire accident.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1, 46(7): 1445-1459(SCI:000288886000012, EI:20110913703459,影响因子:2.7,B类期刊), July,2011 6.Peizhong Yang, Xun Tan, Haochi Sun, Dehu Chen, Chao Li. Fire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LES field model by us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1, 42(11): 954-962 (SCI:000295353000007, EI:20113414249888, 影响因子:1.422),November,2011 7.Yang Peizhong, Liu Tao, Qin Xi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water mist suppression system on room fire,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0, 45(10): 2309-2316(SCI:000279464900026;EI:20102413014273, 影响因子:2.7,B类期刊), October,2010 8.龚郅治,李建伟,杨培中,基于网格变换的火灾中塌落固体建模及应用,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9(1):42-46 9.史超,龚郅治,李建伟,杨培中,基于结构塌落的建筑火灾数值模拟方法,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4):455-458 10.赵新明,张洁,蒋丹,杨培中,学生课程学习差异性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18(10) : 89-92 11.江列霖,杨培中,史超,基于负载均衡分区法的建筑火灾并行数值模拟及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2(11): 1524-1531 12.江列霖,史超,杨培中,多场耦合的建筑火灾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及应用,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11):1504-1507 13.姚光耀,杨培中,谈迅,基于大涡模拟和线性规划的火灾重构方法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15, 27 (7):1418-1425+1434 14.陈德户,杨培中,李超,基于沉积理论的碳黑痕迹数值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3,47(6):989-993 (EI:20133016539692) 15.李超,杨培中, 陈德户, 基于火—热—结构耦合的火灾后建筑损伤模拟及应用,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0):1021-1025 16.杨培中,吴静怡,蒋丹,赵新明. “设计制造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 40-42. (CSSCI: 11G0862011100016) 17.杨培中,蒋寿伟,面向产品设计全过程的工程图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10(12):52-53.(CSSCI:11G0862010120017) 18.王新,金先龙,杨培中,吴惠明.盾构机水幕阻烟效果的数值模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 46(1):126-129 (EI:20120914823032) 19.杨培中,陈德户,李超.基于FDS的薄壁烧穿等效参数法研究及应用.东华大学学报, 2011, 37(4): 403-407. 20.秦弦,杨培中,刘涛,金先龙. 盾构施工中地表沉降的数值仿真及影响分析.计算机仿真,2011,28(1):369-373,387. 21.王新,金先龙,杨培中,吴惠明,盾构机外部失火隧道内烟气传播数值模拟,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6):470-473 22.刘涛,杨培中,谈迅,秦弦.某仓库火灾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29(2):91-95 23.Yang Peizhong, Computer Processing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Cones with Their Axes Intersecting and a Method to Get the Special Points,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2008,25(2):213-217 (EI:084411673388) 24.谈讯,杨培中,任中,面向事故调查的某民居火灾数值模拟研究,火灾科学与技术,2008,27(7):542-544 25.任中,杨培中,谈迅,基于大涡模拟的某建筑火灾再现研究,东华大学学报,2008,34(3):262-266 26.杨培中,金先龙,任中,隧道火灾数值仿真与应急响应研究,东华大学学报,2008,34(3):249-254 27.蒋波,杨培中,柴象海,金先龙,地铁火灾应急响应虚拟演习平台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42(2):214-218 (EI:20081511195787) 28.杨培中,盛陈毅,工程制图智能试题库系统研究,东华大学学报,2007,33(3):385-387 29.杨培中,多孔结构的几何特性研究及应用,东华大学学报,2007,33(3):340-343 30.金浩,邵刚,杨培中,金先龙,可视化隧道火灾仿真系统开发,计算机仿真,2007,24(3):198-201 31.杨培中,非机械类工程图学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烟台,2007,8: 470-472 32.Yang Peizhong, Jin Hao, Shao Gang, Jin Xianlong,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Critical Ventilation Velocity and Back-layer in Tunnel Fire,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2006,23(3):42-46 (EI:065110317023) 33.杨培中,工程图学中常见问题剖析与研究,江苏大学学报,2006,27(5A):45-48 34.蒋波,杨培中,金先龙,隧道火灾安全的“FAD”评价模型的改进及可视化,江苏大学学报,2006,27(5A):78-81 35.金浩,杨培中,金先龙,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数值模拟研究,计算机仿真,2006,23(10):269-272 36.金浩,邵刚,杨培中,金先龙,隧道火灾安全的“FAD”综合评价模型及工程应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26(3):284-289 37.邵刚,杨培中,金先龙,FDS中非矩形边界隧道的自动建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41(36):213-217 38.Jiang Shouwei, Yang Peizho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quality of engineering graphics,PROCEEDINGS 7th CHINA-JAPAN JOINT CONFERENCE ON GRAPHICS EDUCATION, 24-27,July, 2005,176-181 39.杨培中,美国高校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特色,2004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包头,2004.8:122-123 40.Yang P.Z., Song P., Reverse-Engineering Process of Point Cloud Based on Surfacer and UG,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1 : 525-528 2004 (ISTP:000225038200097) 41.Yang Peizhong, Design Model for the CenterLine of the transition from road to bridge,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June 21~23, 2004, Xi'an, China,249-250 42.Yang Peizhong, A New Device Design For Organic Garbage Disposal,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June 21~23, 2004, Xi'an,China,822 43.杨培中等,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三维表面粗糙度可视化,机械设计,VOL20(增刊),2003.10,p182-183 44.杨培中等,基于VC和ObjectARX的人工关节的参数化设计,现代制造工程,2002.11,20-22 45.杨培中等,表面粗糙度三维评定的研究,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2,64-67 46.Yang Peizhong, et.al, The Recent Research On Surface Roughness and Its Developing Trend,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November 28-30,2000 Guangzhou,China ,P538-541 , Publishing House“STANKIN”( 2003年EI收录 ,收录号为:03137414158) 47.Yang Peizhong, et.al, The 3-D assessment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its implement with matlab,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November 28-30,2000 Guangzhou,China ,P47-52 , Publishing House“STANKIN”( 2003年EI收录,收录号为:03137414059) 48.Yang Peizhong, et.al, Computer Processing of the Intersecting Line of a Cylinder and a Circular Cone with Their Axis Intersecting And a Method to Get the Special Points on It,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November 28-30,2000 Guangzhou,China ,P42-46 ,Publishing House“STANKIN”( 2003年EI收录,收录号为:03137414058) 49.Yang Peizhong, Study on Parametric Polynomial Minimal Surfaces,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Vol.E-2 No.1,Jun.1997,4-9 50.杨培中,两段广义 Clothoid螺线GC2拼接及优化,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4(3),303-310

学术兼职

2002-今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产品信息建模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8-今 全国高等工科院校成人教育工程图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8-2009 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2010-今 上海市三维数字化技术教学研究会高级会员 2009-今 国际期刊“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等的审稿人 2013-2015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专家 2015-今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科与通识教育分委会委员 2017-今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 2017-今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组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