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闫维新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5―2010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10―2013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热能工程研究所/系  博士后 2013 ―2017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器人研究所研究所/系 助理研究员 2017 ―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器人研究所研究所/系 副教授 科研项目 2014 ―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轴框架机构静不平衡力矩一体化高精度测量与自动补偿研究”,负责人 2012 ―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仿人行为的双臂自动烹饪机器人研究”,负责人 2011 ―201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双臂自动烹饪机器人数字表征及机械再现方法研究”,负责人 2018-2020 上海交通大学-嘉兴干窑机器人小镇机器人联合研发中心. 负责人 2017-2021 静不平衡测试单元. 负责人 2017-2020 循环肿瘤细胞富集筛选平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细胞形态学识别平台. 负责人 2017-2019 基于交变电磁力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分离、富集及核酸提取仪器研究. 负责人 2011 ―2012 横向课题“主动控制湍流发生装置研制”,负责人 2012 ―2014 中船重工集团第XXX研究所,“关于XXX项目的研发”,负责人 2013 ―今 山东孚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孚高-交大机器人联合实验室”,负责人 2015 ―今 航天803研究所,双光楔扫描系统技术研究,负责人 2017-2018 压力钢管检测维护机器人研制.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 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7 ―2010 国家863项目”多机器人餐厅服务机器人系统”, 主要负责人之一 2015 ―今 航天803研究所,位标器平衡测试设备,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6 ―2010 国家863项目“用于助老助残的中式菜肴烹饪机器人”, 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8 ―2010 深圳市科委,深圳市重大项目(301200821757)“盗火者自动供餐装备生产项目”, 主要负责人之一 2013 ―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压电无阀微泵吸盘的仿生微型六足爬壁机器人研究”, 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6 ―2008 上海航天第811研究所,航天课题:“空间太阳电池方阵自动贴片系统“,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9 ―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晶格式电池阵自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参与 2009 ―2012 国家863项目“轮足组合越障全位置自主焊接机器人系统 ”,参与 2009 ―2012 航天基金“高精度多自由度XXX正不平衡测试方法研究”,参与 教学工作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授课对象:专业硕士 软件版权登记及专利 专利名称: 通用型机电设备运动控制示教再现系统 授权号: 200710041474.0 专利名称: 基于机器视觉的烹调设备的火候控制系统 授权号: 200910107623.8 专利名称: 鼓风引射式燃气燃烧器 授权号: 200920135754.2 专利名称: 自动/半自动烹饪系统示教再现系统 授权号: 200710006054.9 软件名称: 空间太阳基板表面超薄柔性电池串自动贴装软件 登记号:2008SR03399 软件名称: 一种微型磁珠的操控装置 登记号:201620888559.7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永磁体的磁珠操控装置 授权号: 201620888479.1 专利名称: 一种实时荧光PCR混合微流道芯片 授权号: 201620929014.6 专利名称: 鞋底可穿戴式斜坡角度调节装置 授权号: CN106073022B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悬臂梁结构的可调式双光楔激光扫描执行机构 授权号: CN105938246B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旋转双光楔折射技术的激光扫描机构 授权号: CN106017330B 专利名称: 用于两轴框架机构的静不平衡测量装置及方法 授权号: CN106153257B 专利名称: 基于机身重心位移校正的六足机器人关节角度标定方法 授权号: CN107214698B 专利名称: 一种适应复杂壁面作业的非接触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 授权号: CN107489854B

研究领域

基于仿人行为轮式双臂服务机器人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 面向航天应用的高精度测量方法与测量装备研究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物医疗诊断方法与设备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Yan W.X, Zhan S.T, Fu Z, Zhao Y.Z, Design of a measurement system for use in static balancing a two-axi gimbaled antenna,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Part G, 2014 W.X. Yan, Z. Fu, Y.H. Liu, R. Q. Liu, Y.Z. Zhao, etc. A novel automatic cooking robot for Chinese dish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otica, 2007, 25(4): 445-450, YAN Weixin, FU Zhuang, Zhao Yanzheng, et al. Realization of turn-over-wok movement for cooking robot, Industrial Robot, 2013, 40(1) :67-76 Weixin Yan, Aiguo Zhang, Michael J. Powell. Genetic alteration and mutation profiling of circulating cell-free tumor DNA (cfDNA) for diagnosis and targeted therapy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Central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2016, 35(7):342-349 Weixin Yan, Jihao Liu, Enguang Guan, Ning Yan and Yanzheng Zhao. Force transmission of flexure-based leverage mechanism for static unbalance measuring system under self-gravity effect,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9(11):223-242.(国际期刊,SCI源) Weixin Yan, Shouhui Chen, Yiyang Zhao, Xiaoyu Ye. Fisetin inhibits the viability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and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suppression of ERK 12 activation, Oncology Letters. Weixin Yan, Yiyang Zhao, Jianrong He. Anti‑breast cancer activity of selected 1,3,5‑triazines via modulation of EGFR‑TK, 2018,8(24): 4175-4184.(国际期刊,SCI源) Z. Fu, W.X. Yan, Y.Z. Zhao, The Surface Coating Robot for Space Solar Cell Array Assembly, Journal of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8,373(374), pp.775-777 MA Wentao, YAN Weixin, FU Zhuang, et al. A Chinese cooking robot for elderly and disabled people. Robotica.2011, (6): 843-852 S.T. Zhan W.X, Yan Z. Fu Gen Pan Y.Z. Zhao , (2015),"Robust control of a yaw-pitch gimballed seeker",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87 Iss 1 pp. 83 - 9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