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匡波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90-1995 华中理工大学工程低温工程专业 博士 1986-1990 华中理工大学制冷设备与低温工程专业 学士 工作经历 1996―1998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核工程研究所  博士后 1998―2001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核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副教授 2001―2002 斯图加特大学核能与能源系统研究所 访问学者 2002―2021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科研项目 1998―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汽液两相流动非线性特性的研究”、“基于分岔动态辨识智能控制理论研究两相自然循环稳定性”、“高温颗粒下落冷池沸腾蒸发运动模型及瞬变阻力特性研究”等主要技术参与人; 2008―2009 中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项目“LOCA炉试验台模拟计算”,负责人 2008―2009 中广核集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项目“CPR1000堆芯熔化后压力容器外部冷却有效性研究”,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8―2009 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研究课题“堆腔注水有效性及负面风险研究”,负责人 2007-2010 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ECL)项目“Examination of Effects of Flow Conditions on Heat Transfer in Supercritical Fluids”,负责人 2007-2011 “973”项目“超临界水堆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学术骨干; 2010 -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界面面积传输机理的沸腾两相流型演化动态模型”,负责人; 2012-2015 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CAP1400熔融物堆内滞留(IVR)研究及试验”之2、6子课题,负责人。 2016-2019 液体悬浮式非能动停堆机构组件水力设计程序开发与试验验证,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 2016-2017 重大专项项目“CAP1400常规岛材质分析试验平台,管道汽液两相流试验平台试制改造”项目,负责人之一。 2017-2018 龙原工程燃料和冷却剂相互作用实验研究项目,主参。 2018-2020 核电关键设计软件应用研究与补充验证实验课题-保守LOCA评价模型评估技术支持,科技部重大专项,负责人。 2017-2019 FASYS程序及子通道程序测试与验证,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2019-2020 装备预研项目,负责人。 2020-2021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流动传热机理研究,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项目,负责人。 其他纵、横向项目(参与或负责)20余项。 代表性论文专著 共计70余篇。 教学工作 1、课程名称:核科学与技术导论 授课对象:本科生;学时数:48学时;学分:3.0 2、课程名称:核电厂系统与设备 授课对象:本科生;学时数:36学时;学分:2.0 3、课程名称:两相流与沸腾传热 授课对象:博士生;学时数:48学时;学分:3.0 软件版权登记及专利 基于热流修正的CHF测量方法,ZL2016 1 0795466.4,发明专利. 应用于管道汽液两相流闪蒸现象参数的测量系统,ZL201610705468.X,发明专利. 管道两相流闪蒸试验系统及方法, ZL201610704199.5, 发明专利, 等。 荣誉奖励 (a) 大型先进压水堆与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试验课题优秀团队奖,负责人之一; (b) 大型先进压水堆与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试验课题技术创新(试验设计)奖,获得者; (c)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方项目负责人之一; (d) 中核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方项目负责人之一。 (e) 2018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 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 先进反应堆 核反应堆严重事故与非能动安全

学术兼职

2003―2019 中国核学会反应堆热工流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9-现在 中国核学会反应堆热工流体与安全分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