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凯

个人简介

杨凯,男,1986年生,四川广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7月至今任职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围绕气体与粉尘爆炸,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原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10项,出版专著/教材3部,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1项,参与编写北京市地方标准4部。 主要研究工作 1. 爆炸事故防治技术; 2. 公共安全与风险评价。 奖励与荣誉 1. 庞磊,杨凯,等. 地铁隧道爆炸灾害定量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证书编号:2018-2-11-02,2018。 2. 庞磊,张小良,苑春苗,吕鹏飞,程琰,杨凯,等. 除尘系统典型引燃源防范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证书编号:2019-1-07-06,2019。 承担科研项目 1.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天然气爆炸诱发泄爆口外部二次爆炸的动力学机制及灾害评估方法,项目负责人,2020-2022。 2. 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民用建筑内天然气爆炸高速气流灾害评估及系统研发,项目负责人,2019-2020。 3.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7年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室内燃气泄漏爆炸危害定量评估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2017-2018。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爆炸灾害效应的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平台的开发,主要参与人,2017-2020。 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及风险管理研究,主要参与人,2016-2018。 6. 北京市科技计划子课题:基于VR技术的安全生产典型场景隐患排查实训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参与人,2016-2018。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排水涵道油气混合气体爆炸机理与防治,主要参与人,2015-2018。 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1. 杨凯, 庞磊, 吕鹏飞, 等. 一种室内可燃气体约束泄爆数值计算域长度尺寸的确定方法[P].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 ZL201810226332.X, 授权公告日: 2021.10.22. 2. 杨凯, 庞磊, 吕鹏飞. 一种室内天然气爆炸强度的评估方法[P].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 ZL201711065904.2, 授权公告日:2021.04.09. 3. 庞磊, 杨凯, 吕鹏飞. 一种考虑大尺度障碍物影响的室内天然气爆炸峰值超压的预测方法[P].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 ZL201810644232.9, 授权公告日:2021.10.15. 4. 庞磊, 杨凯, 吕鹏飞. 一种隧道内天然气爆炸高温灾害评估方法[P].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 ZL201711065904.2, 授权公告日:2021.03.19. 5. 庞磊, 杨凯, 吕鹏飞, 等. 一种低密度聚乙烯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的评估方法[P].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 ZL201810123011.7, 授权公告日:2020.06.23. 6. 庞磊, 吕鹏飞, 杨凯, 等. 一种低密度聚乙烯粉体爆炸敏感性参数的评估方法[P].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 ZL201810419758.7 , 授权公告日:2020.10.27. 7. 杨凯, 罗振敏, 程方明. 可视化爆炸灾害评估系统V1.0, 2021SR0053343, 2021.01.11. 8. 杨凯, 庞磊, 赵海林. 典型易燃易爆危险源爆炸灾害展示平台V1.0, 2020SR0298252, 2020.03.31. 出版著作 1. 杨凯, 吕淑然,庞磊. 《城市燃气管道泄漏致灾机理及灾害控制》,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2. 庞磊, 杨凯, 曹娇娇. 《聚乙烯粉尘爆炸与惰化防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 招生信息 本人主要招收资源与环境(0857)专业学位硕士(安全工程领域085702)。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爆炸安全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K Yang, YB Chen, QP Xiao, L Pang*. Influence of venting coefcient on disastrous effects of aluminium powder explosions. Process Saf. Environ., 2021, 156:72-88. 2. K Yang, JJ Cao, Y Zhao, L Pang*, et al. Inerting effect of N2 on explosion of LDPE dust/ethylene hybrid mixtures. J. Loss Prevent Proc., 2021, 70:104431. 3. K Yang, WS Liu, JQ Ren, SG Li, Y Zhao, QR Hu, L Pang*. Effects of multiple annular obstacles on flame propagation of local corn starch dust in a vertical pipe. J. Loss Prevent Proc., 2020, 64: 104077. 4. K Yang, QR Hu, SH Sun, PF Lv, L Pang*. Research progress on multi-overpressure peak structures of vented gas explosions in confined spaces. J. Loss Prevent Proc., 2019, 62: 103969. 5. K Yang, SR Lv, JC Gao, L Pang*.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degree measurement model of urban gas pipeline leakage disaster system. Int. J. Disast. Risk Re., 2017, 22: 238-245. 6. L Pang, QR Hu, J Zhao, PF Lv, SH Sun, K Yang*. Nume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vent opening time on hydrogen explosions. Int. J. Hydrogen Energ., 2019, 44: 15689-15701. 7. L Pang, R Ma, S Hu, PF Lv, K Yang*. Flame propagation of local LDPE dust cloud in a semi-open duct. Exp. Therm. Fluid Sci., 2019, 101: 209-216. 8. L Pang, QR Hu, K Yang*. Numerical study of external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induced by indoor natural gas vented explosion. Int. J. Numer. Method. H., 2021. 9. L Pang, JJ Cao, R Ma, Y Zhao, K Yang*.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polyethylene dust explosion based on explosion parameters. J. Loss Prevent Proc., 2021, 69:104397. 10. 杨凯, 吕鹏飞, 胡倩然, 庞磊*. 大尺度障碍物与泄爆面对天然气内爆炸的协同作用规律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8, 14(12): 21-2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