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吴波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79.09-1983.07,东北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本科。 工作经历: 1983.08-1991.03,北京轻工业学院大兴分院,教师,从事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 1991.03-至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师,从事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 人才培养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设计与制造(三)》、《机械设计与制造(三)主题实践》等课程。 教研项目: (1)2011-2012年,基于真实工程环境下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主持; (2)2012-2013年,化工仿真装置实习规范与课程建设研究,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主持; (3)2012-2013年,《工程训练》在线学习及考试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参加; (4)2013-2014年,《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参加; (5)2014-2016年,优质工程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北京市教委(联合、面上),主持。 科研项目: (1)2009-2011年,内覆不锈钢复合管钎焊-热轧变形规律和组织性能研究,北京市教委,12万元,子课题负责人; (2)2012年,医疗康复台台体部件研发与制造,北京航顺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362万,主持; (3)2013年,大功率调速电机的设计与工艺,北京飚力机电有限责任公司,6万,主持; (4)2013年,拉管机裁剪器部件研发与制造,北京航顺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32万,主持; (5)2015年,节料型切边模的设计与工艺,北京飚力机电有限责任公司,7万,主持; (6)2015年,药用玻璃管包装机构的设计与制造,北京留民营机械厂,6万,主持。 授权专利: (1)俞建荣,吴波,刘运良. 双金属螺旋复合管成型焊接的协调控制系统,ZL200810222621.9. (2)俞建荣,凌星中,吴波.金属螺旋焊管成型加工装置,ZL200810222620.4. (3)俞建荣,刘运良,吴波.一种开放式内覆不锈钢双金属螺旋复合管成型装置,ZL200810224848.7 教学奖励: (1)2013年,“多校企联合,资源共享”的工程训练示范中心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2)2013年,“面向工程,校企协同”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 (3)2013年,具有鲜明工程特色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排名第一); (4)2013年,具有鲜明工程特色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5)2014年,“协同共赢、长效稳定”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 (6)2014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排名第一); (7)2014年,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人; (8)2015年,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科研奖励: (1)2006年,“双金属复合管工程放大及应用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科学进步奖”(排名第七)。 科研合作意向 机械设计与制造方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郭立群,吴波,黄艳芳,等.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智能测试研究实验[J].物理实验,2013,33(6):20-22. (2)隋金玲,吴波,周海,等.碳/碳复合材料基体上羟基磷灰石涂层的体外生物活性[J].机械工程材料, 2011,35(8): 16-18. (3)许恩江,吴波,姚斌,等.智能机器人的安防和服务功能系统设计及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 340-344. (4)俞建荣,何晓祥,吴波,等.受约束内覆薄壁管对接焊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焊接学报,2010,31(9): 65-68. 教研论文(2010年以来): (1)郭文莉,刘红琳,吴波,等.“共赢共生、融通自为”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3):37-43. (2)吴波,隋金玲,刘华,等. “校企联合、资源共享”的“工程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3: 55-57. (3)隋金玲,吴波,李合增,等.石油化工类专业企业实习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29(7):125-128. (4)刘华,吴波,许恩江,等.多层次开放性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34 -137. (5)李峰,吴波,曹建树,等.基于真实工程环境下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改革[J].2012,31(8):323-325. (6)黄艳芳,吴波,赵晶,等.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47-149. (7)隋金玲,吴波,闫笑非,等.校企共建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9):109-112. (8)吴波,隋金玲,闫笑非,等.具有鲜明工程特色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27(1):9-13. (9)陈运辉,刘红琳,吴波.加强工程应用型人才校外培养基地建设[J].北京教育,2010,(531):67-69. (10)梅梅,姬宜朋,李合增,吴波.基于产品生产过程的金工实习探索研究[J].教学改革,2010,(2):93-96. (11)刘华,吴波,隋金玲,等.全面整合实践教学资源_创建工程教育中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07- 10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