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车俊铁

个人简介

车俊铁,男,1983年7月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4月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8年9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热能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和材料学学科带头人,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8月~1994年5月,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工作,从事石油化工机械及设备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讲师,研究方向为压力容器寿命评估。 1994年5月~2000年7月,在鞍山钢铁公司工作,从事轧钢机械和起重机械工程技术工作,参加鞍钢“九五”改造工程项目即国务院“九五”重点改造工程,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工程全部过程,历时5年,并获得科技成果二等奖,荣立三等功。 2000年7月~2006年6月,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作,担任热能动力工程系主任、机械基础教研室主任。 2006年6月~至今,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工作,担任图书馆馆长,同时承担机械工程学院和材料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参加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工作。 人才培养 主讲“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管式加热炉设计”、“化工容器”、“无损检测技术”、“节能技术”、“传热学”、“流体力学”、“轻合金材料新技术”等本科课程;主讲“焊接强度与断口分析”、“相变原理”、“材料腐蚀学原理”、“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强度与断裂”、“表面物理化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研究生的课程。指导热能动力工程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材料科学与工艺专业研究毕业设计。 科学研究 在科研方面,多年来主要一直从事压力容器及管道寿命评估、加热设备节能新技术研究、流体机械及管线运行状态安全评估与分析等方面的科研工作,重点对高温高压设备及其相关材料的特性进行综合研究,并有丰富的研究经历和经验,主持完成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长输管道无损检测预研究》项目,主持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部《兵器表面微裂纹、微损伤的无损检测与特种粘接技术研究》项目等纵向课题,上述两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横向课题《炼厂常减压加热炉系统节能改造》、《辽化重整加热炉系统节能改造》、《乙烯超高压压缩机管线系统振动分析及改造》、《丙烯晴吸收塔放空管线噪声控制与降噪改造》、《重整加热炉炉管和临氢管线安全评定》、《球罐残余应力测试及局部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等20余项,其中两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近年来重点对不锈钢材料的海水腐蚀与防护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对轻合金新材料进行系统研究,主持完成了《.高性能AZ31镁合金板材微组织结构控制技术研究》北京教委科技计划项目,完成了《316J1L不锈钢焊缝海水腐蚀与防护机理研究》项目。 10 年多来完成科研合同额300多万元。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40篇。“超高压压缩机管线振动分析与控制”荣获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万吨乙烯二次压缩机出入口管线振动治理”荣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科技成果三等奖。 主要科研成果和项目 1.大庆石化公司《丙烯晴吸收塔放空管线噪声控制与降噪改造》,对吸收塔放空管道气体超音速流动进行了理论计算,对消音器和隔音器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结构设计。并对吸收塔放空管道结构进行改造设计。噪声值由原来110分贝降低到50分贝;获得大庆石化公司技术改造一等奖。 2.石家庄炼油厂《重整加热炉炉管和临氢管线安全评定》,对使用十年后八 台炉管及临氢管线进行了现场缺陷检测,即炉管和管线微裂纹和微损伤超声波检测,炉管和管线减薄量厚度检测,炉管和管线表面硬度及金相组织检测。同时,对再役炉管和临氢管线机械性能和微观组织衰变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对炉管和临氢管线进行了剩余寿命评估。其剩余寿命5~8年。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3.抚顺石化公司《催化裂化烟机入口管线失效分析及强度研究》,对烟机入 口管线多处裂纹及轴向失稳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包括断口的宏观及微观形貌分析,管线材料的微观组织实验分析和材料的常温及高温机械性能、焊接性能等实验分析;同时对管线系统的静态和动态进行了有限元力学计算。找出了失效原因,给出了改进措施。改造后十年多运行良好。 4.锦西石油化工公司《重沸器支座边缘应力测试及分析》,对重沸器支座边缘应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进行了现场应力测试。改造后解决一大安全隐患。避免了更换重沸器的经济损失。 5.抚顺石化公司《火炬框架预应力测试与安装》,对火炬框架每根拉杆进行预应力。并指导安装。1993年完成。 6.抚顺乙烯化工厂《球罐残余应力测试及局部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采用小空释放法对球罐角变形及焊缝边缘产生的残余应力测试。并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消除残余应力。 7.大庆石化公司《乙烯超高压压缩机管线系统振动分析及改造》,对超高压压缩机热力性能和动力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对其出入口管线进行了动态有限元计算,并对压缩机和出入口管线进行了现场振动监测。找出管线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共振点。对管线降振改造。该技术属于国内首创。改造后,管线振幅由原来的600μm降低到290μm以下,最大降幅达到180%。 8.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长输管道无损检测预研究》,重点研究了长输管道超声波在线检测机体结构和在管道内行走试验,为国内自主研发PIG检测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部《兵器表面微裂纹、微损伤的无损检测与特种粘接技术研究》,应用超声波、声发射等无损检测技术对金属表面微裂纹进行探伤检测分析研究,找出有效的探测方法。同时,研究一种高强、高韧性粘结材料对微损伤进行再修复技术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 10.大连石化公司海水淡化装置《316J1L不锈钢焊缝海水腐蚀与防护机理研究》,对海水输送管道焊缝连接处腐蚀行为进行综合研究,得出腐蚀失效机理,并给出了不锈钢焊缝防腐对策和方法。 11.北京教委科技计划项目《.高性能AZ31镁合金板材微组织结构控制技术研究》,是对轻金属新材料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AZ31镁合金板材各种形式的压缩实验、轧制实验、热处理实验,得出了改善板材微组织结构新技术。 科研合作意向 针对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多项研发项目中连接材料、焊接结构特性作综合性能研究。选择研究基础雄厚、当前国家能源工程建设迫切需要的水下焊接工艺与设备、焊接自动化与智能化机器人应用、连接新技术与新型材料连接成型和能源工程检测与监测技术等4个研究领域作为重点方向。

研究领域

主要长期从事热能动力工程、石油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研究工业系统节能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常减压加热炉节能综合分析》车俊铁等,工业炉,2001,第一期; 2.《管式加热炉常用高温炉管性能对比分析》车俊铁等,工业炉,2002,第三期; 3.《1Cr18Ni9Ti不锈钢在高温运行条件下的组织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车俊铁,机械工程材料,2002,第八期; 4.《HK40和HP40高温炉管材料性能对比分析》车俊铁等,工业炉,2004,第四期; 5.《椭圆形封头与筒体连接处边缘应力综合分析》车俊铁,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第三期; 6.《丙烯晴吸收塔放空管道噪声控制与改造》车俊铁等,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3,第三期; 7.《兵器微裂纹微损伤无损检测方法对比研究》车俊铁等,无损检测,2005,第二期; 8.《不锈钢管道焊接处海水腐蚀失效分析与机理研究》车俊铁等, 材料导报 2008-12-25; 9.《00Cr_(18)Ni_(14)Mo_2Cu_2不锈钢耐海水腐蚀焊接工艺分析》车俊铁等,焊接学报 2010-01-25; 10.《不锈钢管道焊缝区域的海水腐蚀性能》车俊铁等,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7-02-15; 11.《超高压乙烯压缩机出口管线振动改造》车俊铁等,流体机械,2005,第四期; 12.《不同结构裂纹对超声检测的影响》车俊铁等,无损检测,2006,第三期; 13.《不同结构裂纹对超声检测结果的分析》车俊铁等,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第三期; 14.《钼和硫同步注入9Cr18不锈钢的摩擦磨损性能》张涛、车俊铁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第一期; 15.《退火工艺对AZ3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车俊铁等,材料导报,2009.11; 16.《316JIL不锈钢焊接接头海水点蚀研究》车俊铁等,焊接,2010.2; 17.《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AZ31镁合金形变组织晶粒尺寸预测》车俊铁等,材料导报,2010.5,第三期; 18.《退火处理对单道次轧制镁合金薄板组织的影响》车俊铁等,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第一期; 19.专著《企业图书馆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车俊铁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7。

学术兼职

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学会常务副理事,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学会图书馆分会副主任、秘书长,国资委/发改委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能源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北京高校图书馆管理委员会(BALIS)中心委员,BALIS资源协调中心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