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远超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6.9~2010.6,华北电力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3.9~2006.7,大连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5.9~1999.7,东北电力大学 动力工程系,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攻读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7~2003.6,在大连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担任生产值长,从事热力发电相关技术生产管理工作 2010.7~至今,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担任教师,从事热能专业教学和科研相关工作 人才培养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工程热力学”、“热能测试技术”、“锅炉原理”、“热力发电厂及设备”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指导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科学研究训练、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效果优良;热爱教师职业,积极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学生URT项目1项,并担任热101班学业导师(班主任);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主持教改项目1项。2011年4月参加学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获得优秀奖。 科学研究 自1999年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大型国有热电企业工作,而后又重返高校进一步深造。十余年来,一直从事热能工程专业的技术和科学研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相关课题。主要研究方向:电站锅炉燃烧运行优化与污染控制技术、燃烧器的设计与开发应用、利用燃烧方法合成一维碳纳米材料、石化企业热能回收与优化节能及污染控制等。 在热电企业工作期间,全程参与了#1、2机组运行的各项准备和调试工作,先后担任全能巡检值班员、主值班员、单元长、生产值长等岗位工作,并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现场实践经验。主持了多项锅炉、汽轮机主辅设备的技术改造以及现场机组大、小修工作,曾主持和参与编写了给水泵轴端密封技术改造方案、CFB锅炉旋风分离器改造方案、CFB锅炉播煤风技术改造方案、螺旋冷渣器回收水改造方案等,实际改造效果明显,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 在高校深造期间,进一步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运行特性以及利用燃烧法制备一维碳纳米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燃烧学、纳米材料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等学科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中国国家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3)。对于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燃烧过程及脱硫特性等方面进行过较深入的实际运行分析和理论研究。作为主研人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V型热解火焰合成碳纳米管基础研究”,从试验和理论数值模拟两方面对火焰中碳纳米管的形成规律及合成机理进行研究,成功地获得了杂质较少、性能较好的碳纳米管。同时还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微纳米绝热材料的耦合传热特性研究”的研究工作;另外参与完成了多项企业横向课题(包括齐鲁石化节能改造、电站锅炉燃烧技改等),积累了大量的热力设备技术改造经验。 目前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可控火焰合成超长单壁碳纳米管的基础研究”,主要是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火焰型式来获得更具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超长单壁碳纳米管,并对其生长机理与合成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对超长单壁碳纳米管在储氢、复合增强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性能评价,以期推动其在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程。 科研合作意向 1. 电站锅炉燃烧运行优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2. 石化企业热能回收与优化节能及污染控制 3. 可燃气体燃烧理论与燃烧技术 4. 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与分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刘远超.浅谈故障树分析方法及其在热电厂中的应用, 东北电力技术,2004 (7),p28-30. [2]刘远超.热电厂运行经济性分析与对策, 东北电力技术,2004(8),p16-18. [3]刘远超,尹洪超,赵亮.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的分析与整定, 节能技术,2005,23(4),p335-361. [5]刘远超,尹洪超,刘建平.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式冷渣器冷态及热态特性试验研究, 电站系统工程,2006,22(5),p35-38. [6]刘远超,孙保民,丁兆勇,邹爱红,李磊,赵惠富. V型热解火焰合成碳纳米管的催化剂, 选择与分析,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30(4),p703-706. [7]孙保民,刘远超,李伟,丁兆勇,赵惠富,祝欣慰. 利用基板法在V型热解火焰中合成碳纳米管的实验研究, 人工晶体学报,2009,38(s1),p303-307. [8]刘远超,孙保民,赵惠富,丁兆勇,贾斌. V型热解火焰合成碳纳米管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人工晶体学报,2009,38(6),p1506-1510. [9]Liu Yuan-Chao,Sun Bao-Min,Ding Zhao-Yong. Carbon nanofibers from pyrolysis flame and research on the affecting factor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0,(87-88), p98-103. [10]李磊,孙保民,刘远超.火焰法制备碳纳米管的最新进展, 现代电力,2009,26(3),p76-8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