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玲

个人简介

朱玲,女,汉族,1975年10月生于江苏省靖江市;现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机动车船污染防治委员会会员,中国环境保护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1994年7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博士学位。 1984.7-1999.6,江苏江安制药有限公司工作;2005年6月至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2008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人才培养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业英语》、《环境材料与纳米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等课程,承担多门本科实验、实训环节、课程设计的指导任务。迄今独立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1人,在中石油工作;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 先后担任环境工程专业环07-2、环13-1班主任,获校级优秀班主任4次、班主任单项项2次、就业先进个人1次。 参与编写出版教材或论著2部(《油气回收与排放控制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其中《油气回收与排放控制技术》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主编出版教材1部《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前沿探索类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等省部级科研课题近4项。迄今以第一、第二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被EI、SCI等检索收录10多篇。近年来主持或参与 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如下: [1]“面向加油站的烃类VOC回收处理技术研究”,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5B25;2005年9月 ~ 2008年9月)。主要参与人:膜分离系统的运行实验评估等工作。 [2]“车用乙醇汽油发动机排放特殊污染物的净化技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项目编号:KM200710017006;2006年1月 ~ 2007年12月)。项目负责人。 [3]“紧凑型静电预聚结原油脱水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2007年度专题课题(项目编号:2007AA06Z225;2007年12月 ~ 2010年12月)。主要参与人:DSC技术表征油水乳化液的工作。 [4]“活性炭吸附技术治理油气污染关键问题的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项目(项目编号:PHR201108365,2011年1月 ~ 2013年12月)。项目负责人。 [5]“油气吸附用多级孔氧化铝-活性炭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编号:NSFC21207006,2013年1月~ 2015年12月。项目负责人。 [6]“车载加油油气回收(ORVR)系统的相关机理与特性研究”,2014年度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类)(2014年01月 ~ 2016年12月)。主要参与人:高效油气吸附剂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荣誉奖励 序号 项目名称 奖项、颁奖或鉴定单位 获奖时间 获奖人序 1 环境治理与调控技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0年04月- 2节能减排技术与设备创新团队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0年04月- 3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年10月1 4《油气回收与排放控制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奖(教材奖)二等奖。2013年01月2 科研合作意向 1. 烃类VOCs的污染控制技术,包括高性能吸附剂、高效油气吸附装置; 2. 吸收-再生法温室气体(CO2)减排控制技术及设备; 3. 热分析(TG-DTA,DSC)、红外光谱(FT-IR,situ-IR)、气相色谱和气质联机分析测试技术。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长期从事环境友好型材料、烃类VOCs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学术兼职

《环境工程学报》、《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