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卫义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1997.9-2000.7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86.9-1987.7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专业,材料力学助教进修班(工程力学学位课程) 1980.9-1984.7 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攻读学士学位 2009.11–今 副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系 2004.05-2009.11 副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02.05-2004.05 副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工机械系 1990.12-2002.05 讲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机系机械基础教研室 1984.09-1990.12 助教,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机系机械基础教研室 人才培养 主讲过“材料力学”、“化工机械测试技术”、“化工机械专业实验”、“传热学”、“传热传质学”、“过程装备管道设计”和“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过“传热学”课程;指导本科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近十年来,指导了60多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多人获得机械工程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 2010.08–Now 主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有机化工厂项目“乙烯第一、第二增压机管线减振技术开发及其实施” 的科研工作; 2010.01–Now 主持北京市教委纵向科研项目“窄间隙MAG/MIG焊炬系统研制”的科研工作; 2009.12–Now 主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科研项目“乙烯装置GB-551压缩机管线振动情况分析” 的科研工作; 2009.5 – Now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自学习功能的管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 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9.4 - Now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天津工业大学的“大型结构件无导轨焊接机器人系统” 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8.10 - Now 参加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特殊环境下GMAW焊接电弧物理特性实验研究” 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8.2 - Now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的“轨道式智能焊接机器人成套设备科研合作” 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7.7-2008.12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上海欣炯实业有限公司的“管道焊接机器人”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7.3-2009.3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共同开发全位置焊接机器人” 合作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6.11- Now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洋光学浮标”子课题:“测量装置及传感器集成研究” 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6.6- Now 参加北京市科委招标项目“超声引导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机器人系统”的开发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5,7-2005,12 主持完成燕化公司化工一厂“多乙二醇塔再沸器膨胀节失效分析及修复方案”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4.1-2006.6 主持完成了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资助项目“新型高效空调冰蓄冷器系统研制” 项目的科研工作; 2002.10-2006.12 参加中海油国家“863”项目----水下干式管道修补系统水下干式高压焊接项目的科研工作 ; 2001.8-2002.8 <, 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参加无导轨全位置光电实时跟踪球罐智能焊接机器人小型化项目的科研工作; 1992.7-1995.7 参加中石化发展部项目“螺旋翅片管自动焊接工艺及装备研究”项目的科研工作, 通过中石化发展部组织的鉴定; 荣誉奖励 1. 本人参与的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子课题成果荣获如下两个奖项: (1)“海洋油气管道维修水下干式舱内高压焊接技术”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海底管道维修干式高压焊接”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本人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成果“全位置焊接机器人研究及其应用”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3. 作为主要参加者研制的“全位置焊接机器人“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授予的“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一等奖。 科研合作意向 1. 压缩机管道振动分析及减振技术 2. 基于流化床换热器的动态冰蓄冷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张卫义,陈罕,方陈靖.液-固流态化固体颗粒床层膨胀指数研究[J]. 石油化工设备,2011(3) [2] 张卫义,方陈靖, 陈罕. 液-固流态化固体颗粒终端速度研究[J]. 石油化工设备,2011(2) [3] 张卫义,陈罕,方陈靖.液-固流态化固体颗粒最小流态化速度改进研究 [J].石油化工设备,2011(1) [4] 张卫义,王庆生,孙晨. 多乙二醇塔再沸器膨胀节应力强度评定[J].,2007,36(5). [5] 张卫义,安永明.多乙二醇塔再沸器膨胀节失效分析及修复[J].压力容器,2007,24(4):51-55 [6] 张卫义,陈罕.内压筒体开孔接管结构应力集中系数预测[J].化工机械,2006,33(6):346-349. [7] 张卫义,安永明. 再沸器膨胀节应力分布的电测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2006, 35(5):19-21. [8] 张卫义,田海晏.换热器膨胀节有限元分析的有效单元剖分方法[J].石油化工设备,2006(4). [9] 陈罕,周琨颖,张卫义.液-固流态化系统固体颗粒特性研究(1) :颗粒的初始流态化速度vmf[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1) [10] 张卫义,田海晏, 陈罕.带内伸接管加强圈补强结构应力分布[J].石油化工设备, 2004(6). [11] 张卫义,田海晏.内压圆柱壳内伸式接管补强结构应力分布[J].石油化工设备, 2003(4). [13] 张卫义,田海晏.内伸式接管补强结构应力分布特点[J].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2) [14] 张卫义,愈建荣,陈罕.筒体整体补强结构强度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2002(4). [15] 张卫义,田海晏, 陈罕.开孔接管结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J].石油化工设备,2001(4). [16] 张卫义,田海晏, 陈罕.内压圆柱壳开孔整锻件补强结构应力分布研究[J].石油机械,2001(12) [17] 张卫义,愈建荣,陈罕.内压柱壳大开孔率开孔平齐式接管应力分布研究[J].压力容器,2000(6) [18] 田海晏,张卫义,孙晨. E-330A工艺入口管线开孔接管应力强度评定[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9(2) [19] 田海晏,张卫义,孙晨.侧线进料三通接管结构应力强度评定[J]. 石油化工设备, 2009(4). [20] 蒋力培; 邹勇; 薛龙; 戴为志; 张卫义.奥运(鸟巢)工程焊接机器人研究与应用[J]. 电焊机,2008(4) [21] 薛龙,焦向东,周灿丰,张卫义,王中辉,房晓明,章怡圣.水下干式高压焊接试验系统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2006(9) [22] 薛龙,蒋力培,张卫义,邹勇,孙亚玲.基于国产焊接电源的管道成套焊接设备研制. 焊接技术,2 006(2) [23] 薛龙,焦向东,蒋力培,张卫义.特种焊接机器人研制. 制造业自动化,2006(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