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厚凤

个人简介

刘厚凤,教授,环境科学硕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环保技术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参与的国家级大气环境研究课题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科技部项目环渤海区域灰霾天气的形成特征及其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等研究项目,发表该方向研究论文 30 余篇;其次从事环境政策标准和环境规划方面研究,承担省内若干个行政区生态建设规划、工业园和开发区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在研项目经费 600 余万元。 主要科研项目  2006.1-2010.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典型气候/生态区降水化学背景特征与演变规律研究”之子课题“酸雨网站历史资料分析及重点区域强化观测” (2005CB422202)(主要研究人)  2005.1-2006.12,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3BA614A-05)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主要研究人)  2004.1-2007.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丘区非点源污染通量模拟研究”(主持人)  2004.1-200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约化养殖海滩沉积物中亚硝态氮的释放机理研究”(40376037)(主要参加者)  2018.1-2018.12 威海市大气污染源清单编制;  2018.1-2018.12 威海市大气污染来源解析;  2017.6-2017.12 垂管背景下山东省大气环境管理工作机制研究;  2017.10-2017.12 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工作手册;  2017.3-山东省工业炉窑标准修订研究;  2017.6-2017.9 威海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  2017.8-2017.9 茌平信发集团华宇、华源、信源厂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环境空气影响研究;  2017.6-2017.10 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防范和化解研究;  2016.10-2017.10 基于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的山东省大气联防联控区域划定;  2016.8-2017.8 典型城市(淄博市)大气污染状况调研;  2016.3-2017.3 阜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气环境专题;  2016.10-2017.3 河北省围场县生态治理大气影响预测分析;  2015.5-2016.5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后评估;  2015.1-2016.1 “济南都市圈区域空气质量状况及城市间交互作用的分析研究”;  2015.1-2016.1 “济南东部产业区对济南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  2014.8 月至 2015.10,“济南都市圈区域空气质量状况及城市间交互作用的分析研究”和“济南东部产业区对济南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  2016.12-2017.10 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子课题——区域大气排放标准控制区划分与环境空气达标模拟 ;  2017.8-2018.5,济南临空经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2012-2014,山东宁阳工业园环评;  2010-2011,高新区两河片区环境影响评价 代表著作  李爱贞、刘厚凤:气候系统与人类活动,2003.9,北京,气象出版社  李爱贞、刘厚凤: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 2002.9,北京,气象出版社(教材) 奖励荣誉  2000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授予全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先进个人;  2001 年,获山东师范大学气象气候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三等奖;  2002 年,获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  2005 年,获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  2000 年,获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学能手称号。

研究领域

大气环境,环境规划与管理

主要从事大气环境、环境评价与规划方向研究,侧重于大气物理、大气环境计算模拟、污染物区域输送方面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 刘厚凤,杨欣,陈义珍,孟凡,许鹏举,中国重霾过程污染气象研究进展生态环境学报 中文核心 2015 年 11 月  杨欣,陈义珍,刘厚凤,赵妤希,高健,柴发合,孟凡,北京 2013 年 1 月连续强霾过程的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中国环境科学(EI) 2014,34(2)  Houfeng Liu, Yizhen ChenShanzhong Qi,Chunnan Zhang,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and wet deposition of major ions in Liaozhong County of Liaoni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8,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  刘厚凤,汪凯庆,辽宁农村代表区域降水离子组成与气态污染物相关性,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 27(2)  Comparis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Ozone Pollution at Ground Level in the Eastern China,Chinese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No.3;  基于地形指数模型的白沙河流域逐日流量模拟,人民黄河,2006.No.8;  区域性环境污染的自治理机制设计与分析,人文地理,2001.No.1;  全球气候变化对松嫩草原水热生态因子的影响,生态学报,2000.No.6;  环境政策、技术变迁与环境效果研究的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Vol.11;  济南市空气污染与大气环流形式相关性探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No.4;  环境优化管理手段的经济学分析与选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  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若干问题,经济学家,1999.3, (注:本文《光明日报》1999.7.9 转载);  气候波动对莱州湾地区水资源及极端旱涝事件的影响,地理科学,2000.No.1; 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6 年 06 期,王敏,刘厚凤,郑新奇 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水平输送场特征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 第 21 卷 第 1 期,王艳,柴发合,刘厚凤,王永红  MM5 模拟数据在质量模型 AEWRMOD 中的应用评价,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vo1.18 No.4

学术兼职

担任济南市气象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环境影响评价评审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