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马永草

个人简介

马永草,男,河南禹州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讲师。2020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刁晏斌教授。 主讲课程 本科生: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社会实践:语言调查。 研究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科研项目 主持山东省2021年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晚清中西语言接触对现代汉语形成的影响研究”。 主持山东省2021年度对口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教师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项目。 参与2020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视野下的汉语言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参与2020年度国家语委项目“山东农村传统家居用品词汇调查与数据库建设”。 参与辽宁省2019年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传教士编纂双语词典中的汉语词汇变迁研究(1815—1916)”。 参与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基于语义结构和概念建构的汉语隐性否定现象研究”。 所获奖励或荣誉 2021年7月,论文《汉语欧化的历时考察——以<天路历程>跨越一个多世纪的两个译本为例》获得第十一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语法新秀”二等奖。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共时状况及历时发展演变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汉语欧化的历时考察——以<天路历程>跨越一个多世纪的两个译本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五四”以前的汉语白话欧化考察——以官话译本<天路历程>为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试论“欧化文言”及其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0年第1期。(与刁晏斌师合作,第二作者) 《新马华语与早期国语的关系考察》,《全球华语》(GLOBAL CHINESE)2020年第1期。(与孙福婷合作,第二作者) 《汉语欧化语法研究综述》,《世界华文教育》2020年第1期。 《“内涵”有何新内涵》,《语言文字报》2020年2月19日。(与孙福婷合作,第二作者) 《Early Practice of Chinese Europeanized Grammar——Take the Plural of the First-Person Pronoun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in Mandarin as an Example》,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9年第10期。 《海峡两岸民族共同语对比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理论追求——以刁晏斌教授的相关系列研究为例》,《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