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顾吉有

个人简介

顾吉有,女,1986年10月生,山东济南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十余篇,荣获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青年教学能手称号,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并荣获国家级奖励。 著作: 1.《社会心理学》,参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2021.11 2. 《教育心理学》,参编,2022(待出版) 参与课题: 1.济南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期家校(园)共育模式的研究与构建》,课题号:2021-JJCG-056 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二孩政策下幼儿心理和行为变化及家庭教育研究》,课题号:18CJYJ06 荣誉称号: 1.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青年教学能手 3.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 4。2020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指导教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顾吉有, 曹仁艳, 王美芳(2012). 儿童关于特质的性别差异信念.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 199-202. 2.顾吉有, 吕勇 (2016). 选择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不同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4(2), 202-206. 3.顾吉有, 吕勇(2016). 注意对视听言语整合加工的影响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 14(4). 4.顾吉有 (2015). 大学生的学科刻板印象对视听跨通道空间注意的影响. 青少年学刊, 6:31-35. 5.顾吉有.(2020).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儿童早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报, 6. 6.Gu, J. Y. & Dong, H. Q. (2021). The effect of gender stereotypes on cross-modal spatial atten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49(9). 7.李甜甜, 顾吉有, 曹会龙, 王娟娟. (2020). 父亲参与育儿、父母抑郁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1(2), 12-16. 8.李甜甜, 顾吉有, 林国凤. (2021). 女性幼儿教师情绪智力与职业幸福感:多重中介模型的检验. 教育与教学研究, 35(12), 66-78. 9.李甜甜, 顾吉有, 徐鹤文. (2021). 父亲抑郁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教养效能感和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9(1), 66-73. 10.王美芳, 杨峰, 顾吉有, 闫秀梅(2015). 反刻板印象对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情绪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3),426-430. 11.李甜甜, 王娟娟, 顾吉有, 徐鹤文. (2020). 有无二胎与父母教养能力感的关系:头胎子女亲子依恋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5), 563-568. 12.李甜甜, 王娟娟, 顾吉有, 徐鹤文. (2019). 二胎出生对头胎儿童共情能力的影响:父母教养能力感的调节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7(6), 810-816. 13.钱晓萍, 王美芳, 张庆, 顾吉有(2013). 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体注意偏好的影响: 性别图式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1), 58-61.

学术兼职

国际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教育学科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家庭教育省级专家组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