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曾继耘

个人简介

曾继耘,女,1967年10月生,四川成都人,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民盟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理论导师,山东省“齐鲁名师名校长”理论导师,山东省济南市名师优管理论导师,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方法专题首席专家。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校级教学督导。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主编、参编教育学术著作12部。 著作: 于述胜、刘复兴、曾继耘.现代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11). 张承芬主编、曾继耘参编.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 周卫勇主编、曾继耘副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李剑萍、魏薇主编,曾继耘副主编.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 山东省教育志编撰委员会编、曾继耘参编.山东省志·教育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3). [英]胡森主编,张斌贤等译、曾继耘参译.教育大百科全书(第八卷 教学和教师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 曾继耘著.差异发展教学研究(博士论文)[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美]乔伊斯等著,屈书杰等译.曾继耘等审订.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曾继耘著.差异发展教学研究(修订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曾继耘著.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 刘志军、张新海、曾继耘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 刘志军主编、曾继耘参编.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 主持课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第42号招标课题:《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究》(课题编号:14JZD042,2014-2017)(教社科司函[2014]178号),8/25 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案例库》(2018) 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推进农村中学科学教育乡土化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13RKB01428,2013) 省教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差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08GZ090,2008) 省政府专项课题:《山东省志·教育志(1982-2003)》(子课题负责人) 省教科“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2007) 成果获奖: 《“乡村少年科学营”的实践探索》,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第二)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第一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6,独立) 《教育学导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9,第三)。 《教育学导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2008,第三) 《论差异发展教学与教育公平的关系》,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独立) 《关于差异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6,独立)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中小学教育治理的几点建议》《中小学复学准备工作中亟需考虑的九大问题及对策建议》,省政协信息采用,政协山东省委员会研究室(2020.04,独立) 荣誉称号: 全国第四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山东师范大学“三八红旗手”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研方法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曾继耘.个体政治素质发展水平与灌输原则[J].山东教育科研1992 (1 ). 刘继武、曾继耘.试论我国中小学教学实验的发展趋势[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3(2).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3(6)全文转载. 曾继耘.略论两汉经学对古代封建教育的影响[J].教育史研究1993(2).收录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北京:2009年9月。 曾继耘、刘浩.论教育实验的本质[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1). 曾继耘.美国的人本主义课程论简介[N].山东教育报 1996-10-14.教育文摘周报 1996 -11-27全文转载. 曾继耘.对教育实验研究中控制与量化问题的思考[J].山东教育科研1996(6).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7(2)全文转载. 曾继耘.科学主义思潮在我国教育实验科学化进程中的作用[J].教育评论1997(6).中国教育报1998-2-28摘要转载. 曾继耘.科学主义思潮影响西方教育实验发展的历史分析及其启示[J].教育史研究1997(6).收录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北京:2009年9月。 曾继耘.科学主义思潮与教育实验科学化之关系刍议[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7(6). 曾继耘.论现代教育条件下的教育平等[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4).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9)全文转载.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4),ISSN:1007-1687. 曾继耘.现代教育条件下教育平等的基本内涵刍议[J].山东教育科研1999(5). 曾继耘.目前国外教师在职培训的基本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1999(9). 曾继耘.从甄别选拔到促进发展:学生评价理念的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0). 曾继耘.对基础教育考试改革方向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2). 曾继耘.论差异发展教学与教育公平的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5(6).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5(11)全文转载 曾继耘.文化冲突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5(24). 曾继耘.促进个体差异发展:合理性辩护[J].教育科学研究2006(2). 曾继耘.学生个体差异: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6(3).入选新华文摘2006(10)篇目辑览 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一个亟需加强的研究领域[J].教育学报2006(3). 曾继耘.论个体差异之教学价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6(8)全文转载. 曾继耘.学习的累积性、适切性与交互性——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4) 曾继耘.“顾问”+“非指导”:差异课堂中的教师定位[J].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曾继耘.论个体差异发展的本质规定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 曾继耘.主体教育视野下的差异发展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 曾继耘.论个体差异发展的当代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13). 曾继耘.论课堂教学中学生差异发展的内在机制[J].中国教育学刊2006(9). 曾继耘.时代变迁与教学转型——论差异发展教学之历史必然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 曾继耘.对差异教学之预设性与生成性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 曾继耘.论差异共享的课堂教学策略[J].广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2).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7(9)全文转载. 曾继耘.关于差异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8). 曾继耘.主体观的变迁与差异教学思想的嬗变——论差异教学思想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 曾继耘.差异教学研究的路径与范畴[J].教育导刊2009(10). 曾继耘、史俊.“阳光课堂”:内涵与特质[J].当代教育科学2010(2). 曾继耘.差异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曾继耘、高宁波、许爱红.山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1). 曾继耘、周卫勇.当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动力与基本取向[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16(4)转载. 曾继耘、张兰婷.小组合作学习中“边缘人”现象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6(2). 李国祥,曾继耘.品格教育ABC:理论与实践[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6(10)转载。 曾继耘.差异教育的明天更灿烂[J].中国德育2016(17).). 曾继耘.为学生健康发展而教[J].现代教育2018(6). 周卫勇、曾继耘.生生之道:先秦儒家教化哲学的理论基础——以《中庸》为主体的研究[J].教育学报2018(5). 陈桂玲、曾继耘.小学数学问题导引式复习课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B版)2019(5). 曾继耘.学校课程建设:朝向“更加公平、更有质量” [J].现代教育2019(6). 任瑞成、曾继耘.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机制建设的县域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2019(10). 曾继耘.关注学生差异,促进有效教学[J].青岛教育2013(6).

学术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山东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理论导师 山东省“齐鲁名师名校长”理论导师, 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育科研方法”专题首席专家 济南市“名师优管”理论导师 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发展智库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