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志超

个人简介

李志超,男,1983年12月生,山东淄博人,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含中职)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在 《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浙江省哲社课题和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项目各1项,分别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二等资助和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各1项。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主持课题: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数据驱动的教师教学决策行为与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NDJC062YB,2019)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青年重点项目:《数字时代知识生产的范式转换、传播路径与创新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8QN004,2019) 第6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异化风险指标评测与防范机制研究》 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数据驱动的教师教学决策行为的模型构建研究》 成果获奖: 《为“问题解决”而教:魏瑞霞团队小学数学模型思维教育20年探索》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2年,第三)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李志超:《普及教育水平历史性再提高》,中国教育学刊,2021(01) 李志超:《从高考政策变迁看我国教育观念现代化的演进》,中国教育科学,2020(06) 李志超:《从“教材”到“学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观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20(08) 李志超:《规则意识的教育意蕴及其教学实现》,课程·教材·教法,2019(04) 李志超,余宏亮:《基于混合教学的知识习得与路径建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6(15) 李志超,余宏亮:《微课程作为学习方式变革的新路向》,课程·教材·教法,2016(04). 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6年第08期全文转载 李志超,吴惠青:《乡村建设的精神危机及乡村学校的文化救赎》,中国教育学刊,2016(04) 李志超:《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价值及其限度》,比较教育研究,2015(04). 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5年第08期全文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年10月23日全文转载 李志超,于翠翠:《教学文化建设中的观念冲突与制度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15(04) 李志超:《“后课改时代”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自觉》,教育发展研究,2015(02) 李志超,靳玉乐:《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4(01) 靳玉乐,李志超:《我国课程改革决策的特点、问题及其改进》,教育发展研究,2013(12) 李志超,靳玉乐:《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古今流变与当代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13(02) 李志超,靳玉乐:《学校文化重建与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02). 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年第06期全文转载 靳玉乐,李志超:《美国联邦及州政府的课程管理:特点、策略及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12(12). 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年第04期全文转载 靳玉乐,李志超:《教学探究的机制与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12(06) 李志超,朱成科:《逆向选择:博弈论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教育科学论坛,2009(8)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学术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课程论专业委员会理事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含中职)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