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肖卫东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9.9—2012.7,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博士 2002.9—2005.5,西安工业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 1997.9—2001.7,西安工业大学,会计学,本科 工作经历 2005.6—,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系主任 2001.7—2002.8,青岛海信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 开设课程 本科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金融学》、《公务礼仪》 研究生 《公共经济学》 承担项目 [1]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生产率效应及其增进路径研究——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视角》,主持。 [2] 2011年9月—2014年10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及其绩效研究》,主持。 [3] 2013年4月—2013年12月,农业部软科学研究课题《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主持。 [4] 2016年5月—2017年6月,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委托课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践逻辑与政策选择》,主持。 [5] 2016年2月—2017年6月,山东省农业厅经管处委托课题《山东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成就与经验》,主持。 [6] 2015年5月—2015年12月,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委托课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权利架构及其具体实现形式》,主持。 个人荣誉 [1] 2016年10月,专著《中国农业地理集聚:分工-空间外部性的理论视角与实证检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获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2] 2015年10月,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3] 2015年6月,获山东省第二届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4] 2016年5月,获山东师范大学第十二届“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5] 2012年12月,获山东师范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研究领域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肖卫东.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分工-空间外部性的理论视角与实证检验[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玛丽–佩利–马歇尔著,肖卫东译. 产业经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 肖卫东,梁春梅.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内涵、基本要义及权利关系[J]. 中国农村经济,2016,(11):17-29。该文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5期)论点摘编、《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3期)主体转载。 [4] 肖卫东,杜志雄. 家庭农场发展的荷兰样本: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2015,(2):83-96。该文被《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年2月20日第3版)、《国土资源》(2016年第5期)主体转载。 [5] 肖卫东,张宝辉,贺畅,杜志雄. 公共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中国农村经济,2013,(7):11-19。该文被《中国财经报》(2014年2月8日第6版)主体转载。 [6] 肖卫东. 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时空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5):19-31。 [7] 肖卫东,李珒. 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一个政府主导型复合服务模型[J]. 中国行政管理,2014,(12):63-67。 [8] 肖卫东.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低碳经济的基本要义与能源结构革命[J].理论学刊,2017,(2):82-88。 [9] 肖卫东,梁春梅.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分类推进”[N]. 大众日报(理论版)》,2017-1-11(10)。 [10] 肖卫东. 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瓶颈因素与驱动机制[J]. 理论学刊,2016,(1):69-75。 [11] 肖卫东.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策略[J]. 中国科技论坛,2016,(2):126-132。 [12] 肖卫东. 农业空间布局研究的多维视角及引申[J]. 理论学刊,2015,(8):49-57。 [13] 肖卫东. 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 经济地理,2014,(9):124-129。 [14] 肖卫东,吉海颖. 准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及其供给模式: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J]. 理论学刊,2014,(7):57-61。 [15] 肖卫东.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与组织创新[J]. 学习与探索,2014,(2):104-107。 [16] 肖卫东,冯伟. 关于构建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的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2014,(1):70-73。 [17] 肖卫东:《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特征及变化趋势[J]. 经济地理,2013,(9):120-127。 [18] 肖卫东. 产业地理集聚理论演进:分工—空间外部性视角[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6):3-11。 [19] 肖卫东. 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信贷约束与融资制度需求指向——基于四个县农村中小企业的数据[J]. 南方金融,2012,(11):58-62。该文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3年第4期)。 [20] 肖卫东. 农业地理集聚与农业分工深化、分工利益实现[J]. 东岳论丛,2012,(8):126-131。 [21] 肖卫东,杜志雄.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经济效应——对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J]. 学习与探索,2012,(9):112-115。该文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11期)。 [22] 肖卫东. 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建构性分析——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 理论学刊,2012,(4):62-65。 [23] 肖卫东. 农产品价格波动变化的影响因素[J]. 重庆社会科学,2012,(8):80-84。 [24] 肖卫东,杜志雄.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创新平台构建:鲁省案例[J].改革,2010,(2):98-105。 [25] 杜志雄,肖卫东,詹琳. 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 中国农村经济,2010,(11):4-14。该文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3期)。 [26] 杜志雄,肖卫东. 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状态与政策支持:观照国际经验[J]. 改革,2014,(6):39-51。 [27]杜志雄,肖卫东.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三个县农村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J]. 中国农村观察,2010,(2):2-15。该文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8》(第129-14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8] 杜志雄,肖卫东. 经济危机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及政府政策支持——基于四川N县调查的思考[J]. 农村经济,2010,(6):3-8。 [29] 杜志雄,肖卫东. 农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2):34-41。 [30] 杜志雄,肖卫东. 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 国际贸易,2011,(8):27-35。该文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31] 杜志雄,肖卫东. 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进展[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6):122-129。该文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32] 胡冰川,肖卫东. 方式转变、永续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学术研讨会综述[J]. 改革,2015,(2):156-159。 [33] 吴文彬,肖卫东. 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特点、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J]. 价格月刊,2013,(2):12-15。 [34] 张宝辉,肖卫东,贺畅,杜志雄. 中国公私合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模式——运行绩效及政策建议[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4):128-135。 [35] 冯伟,肖卫东. 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 农村金融研究,2013,(1):67-72。

学术兼职

2012.7—,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2014.10—,农业部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农业工作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