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宇红

个人简介

刘宇红,1966年9月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毕业,同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三级教授,2011年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分别入选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和“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005年至2006年在美国休斯敦Rice University访学。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14种。 2. 教学 给本科生讲授过:高级英语、高级阅读、高级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读写、普通语言学 给硕士生讲授过:论文写作与研讨、英汉语比较导论、认知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语言哲学 给博士生讲授过:语言哲学 3.主持的课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学语域的释义元语言研究”(编号19BYY003);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的双向互动研究”(编号08BYY070);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百喻经》寓言故事的隐喻特异性与寓言式隐喻的解读模型”(编号13YJA740038); 主持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课题,“论元结构的动态研究”(编号0901133C); 主持国家留学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研究” (编号2004843014); 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神经认知语言学研究”(编号05BR29); 主持湖南省百人工程项目“指称问题研究”(编号05BR03); 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语言研究”(编号2001B005); 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语言的心理表征研究”(编号04A061);

研究领域

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言哲学、语义学、语用学、神经语言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均为独立撰写与署名) 专著《中西文化与汉英翻译文本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9月出版 专著《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出版 专著《语言哲学与语言中的哲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专著《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的双向互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专著《隐喻的多视角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2月出版; 专著《语言的神经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专著《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专著《限定名词词组指称问题的认知解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专著《Reference resolu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es on the referential and anaphoric uses of definite NPs》,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2003年5月出版; 编著《英语演讲艺术》,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编著《实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编著《说英语,话家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译著《白鲸》译著,燕山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译著《邪教在我们中间》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论文: 《隐转喻的非线性互动》,《现代外语》,2020年第六期,CSSCI; 《隐喻的赖尔峡谷与休谟峡谷》,《外语研究》,2020年第六期,CSSCI; 《语义三角”的认知拓扑性探析》,《外语学刊》,2019年第二期,CSSCI; 《汉英转喻习语对比研究——基于认知语法视角》,《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9年第六期,CSSCI; 《认知拓扑视域下谜语的界定与分类探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第六期,CSSCI; 《巴赫金对话理论视域下隐喻语篇连贯性分析》,《俄罗斯文艺》,2019年第四期,CSSCI;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以南方某师范大学的MTI项目为例》,《译苑新谭》,2019年第五期 《感叹语“阿弥陀佛”的两套语义系统》],《五台山研究》2018(3),CSSCI; 《“低凸显假设”视域下别解字谜的拓扑认知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四期,CSSCI。. 《神一样的比喻到底神在哪里——有关双向比喻的思考》,《外国语》2017(3),CSSCI; 《元修辞学:洛特曼修辞学的逻辑延伸》. 《俄罗斯文艺》, 2016(2),CSSCI. 《< 学习者英语中的隐喻>述评》.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6(3). 《寓言类隐喻中的内部对话性——以< 百喻经>为例》,《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 (1),CSSCI. 《隐喻网络编织中医理论体系——基于< 黄帝内经>多元隐喻系统的综合考察》. 《医学争鸣》, 2016(2),CSSCI 《基于五行理论的多元化隐喻系统研究》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情感隐喻的心理层面与文化触发》载《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隐喻映射的双向性:生涯理论视角》载《外国语言文学》2015年第2期 《寓言的隐喻特异性与寓言类隐喻的解读困惑——以〈百喻经〉和〈新约全书〉为例》,载《语言教育》2014年第1期; 《认知隐喻理论与大乘佛法的互证——以时间的空间隐喻为例》,载《五台山研究》2014(1),CSSCI; 《从复调音乐和复调小说到复调翻译》,载《俄罗斯文艺》2014(1),CSSCI; 《体育项目家族相似性的隐喻基础》,载《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3期; 《An ERP approach to thematic hierarchies regarding grammatical objects of the Chinese verbChi (eat)》.Language Sciences 2013(40):36--44,SSCI, A&H CI. 《韵律音素对汉语双宾结构宾语类型的制约》,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4), CSSCI; 《叙事文本中“功能”项的结构特征》,载《俄罗斯文艺》, 2013(1),CSSCI; 《双及物构式的意义研究:非宾格化与非作格化的视角》,载《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年第2期; 《走出语言的囚笼——“一九八四”中语言控制新探》,载《山东外语教学》, 2012年第6期; 《索绪尔符号学二元结构的合理性研究——兼谈索绪尔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的比较》,载《俄罗斯文艺》2012(1) 《新读书无用论的反思》,载《高教探索》,2012(5),CSSCI 《词汇与句法界面的三级互动模型》,载《外国语言文学》,2012(2); 《隐喻结构的数学解析》,载《国际修辞学研究》(第二辑)陈汝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 《PK的语义理据研究》,载《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2期 《家用电风扇速度标示的非言语隐喻研究》,载《外国语》2011(5),CSSCI 《汉语名物化困境的根源与解决办法》,载《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第6期 《隐喻过程中概念特征置换的非对称性研究》,载《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从格语法到框架语义学再到构式语法》,载《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11(1),CSSCI 《生成语法中词汇语义与句法的界面研究》,载《外语学刊》2011(5),CSSCI 《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研究的三种模式》,载人大复印中心《语言文字学》2011年第5期 《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研究述评》,载《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 《中国高中生英语冠词使用时的语义选择》,载《中国外语教育》2011年第3期 《词汇与句法的界面研究——格的视角》,载《现代外语》, 2010(4),CSSCI 《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研究的三种模式》,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CSSCI 《Semiotic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peed Swithches of Electric Fans》,载Chinese Semiotic Studies,2010年第1期 《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矛盾与超越》,载《高教探索》,2010(4),CSSCI 《生成语法中题元理论的批评性研究》,载《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第2期 《欧美日翻译质量管理及其对我国翻译界的启示》,载《江苏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 《R.W. Langacker认知语法述评》,载《认知语言学著作述评》王寅、赵永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 《认知语境域对指称词语的解读》,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词语缩略的转喻机制》,载《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间接前指标准的认知解读》,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美军伊战传单的情态助动词人际功能探究》,载《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从认知角度看语篇信息结构》,载《语文学刊》,2008年第7期 《论社会距离和语言礼貌级别的交互作用》,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语言的功与过》,载《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第5期 《也谈“差不多与“差点儿”》,载《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31卷第1期 《从体验构式语法浅析“能+VP+吗”构式》”》,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对“论语”中概念隐喻的文化解读》,载《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话语标记语的关联顺应性研究》,载《科教文汇》2007第5期; 《论现代语言学系统思想的历史渊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 《系统功能语法与功能翻译理论的比较》,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低调陈述的运作机制》,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主位推进”再思考》,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 《海德格尔的后期语言观》,载《求索》,2008(3),CSSCI 《计算机与互联网术语中的隐喻》,载《修辞学习》2008(3),CSSCI 《现代汉语中的军事隐喻研究》,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3),CSSCI 《从构式语法看汉语成语的仿用》,载《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7(6),CSSCI 《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子句的语义研究》,载《中国外语》2006(3),CSSCI 《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载《外国语》2005(3),CSSCI 《少男少女追星现象的认知语言学解读》,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5),CSSCI 《认知语言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2卷第1期,P70-74; 《R.W.Langacker认知语法述评》,载《外语研究》2004(4),CSSCI 《摹状词理论的认知语言学透析》,载《外语学刊》2004(1),CSSCI 《心理空间与语用歧解策略》,载《当代语言学》2003(2),CSSCI 《Congruence浅议》,载《外国语》2001(6),CSSCI 《前指研究的方法论嬗变》,载《外语学刊》2004(4),CSSCI 《模因学具有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吗》,载《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第3期 《语用预设研究的Karttunen模式与Fauconnier模式》,载《外语学刊》2003(2),CSSCI 《乔姆斯基语法的类典型分析》,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CSSCI 《前指关系的类型研究》,载《外语教学》2003(5),CSSCI 《心理空间理论与词汇歧义》,载《外语学刊》2002年第1期,CSSCI 《< 熟语的认知语义学解读>评介》,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8期,CSSCI 《指示语的多元认知研究》,载《外语学刊》2002年第4期,CSSCI 《通感的认知语言学阐释》,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缺陷》,载《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 《“你是人还是东西”之回答悖论的语言学与逻辑学思考》,载《文史博览》(理论版)2006年第1期 《从通感现象看自然语言音、形、义的产生》,载《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事件框架的结构表征与翻译》,载《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1期 《通感现象的身体化特征》,载《文史博览》(理论版)2005年第12期 《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言表征》,载《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诗歌隐喻的映射研究》,载《语言与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关于韩礼德语法隐喻的再思考》,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CSSCI 《关于认知语言学几个术语的比较》,载《语言与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 《可能世界与心理空间》,载《湘潭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George Lakoff语言理论的发展历程》,载《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比较》,载《福建外语》2002年第3期 《论文化背景与词汇文化内涵之关系》,载《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五脏六腑寓真情,――英汉语内脏器官词汇文化内涵比较》,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中英文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英汉数目词语用意义对比》,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中英文语态差异探源》,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中英文词汇文化内涵比较》,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