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修来

个人简介

王修来,高级工程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泛在网络与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继续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理事。 长期人才大数据挖掘分析处理、数据智能应用、基于大数据的人才评价与服务、人事人才理论研究。作为主持人、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先后完成国家级、军队级、省部级、大单位级科研项目和立项课题45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在学术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32篇,其中核心期刊54篇;公开出版著作17本,其中专著3本、主编9本、编著5本;申获国家专利23项。 教育经历 2001.9-2004.7 南京理工大学 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9.9-2012.7 电子科技大学 软件工程硕士 1998.9-2001.7 南京大学 社会学硕士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淠史杭罐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20202021-01-14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效益——基于SCI论文产出的文献计量学分析.20202021-01-14 [3] 基于新型文本块分割法的简历解析.20202021-01-14 [4] 省属高校基础研究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20192021-01-14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博士后人才集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20192021-01-14 [6] 数字人才助推企业、行业的转型变革——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现代商业.20192021-01-14 [7] 博士后制度智能问答系统构建研究.计算机时代.20192021-01-14 [8] 中国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与影响力研究.20192021-01-14 [9] 大数据开放共享与人才隐私安全保护问题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021-01-14 [10] 机器人成为“人”的时代已经来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20182021-01-14 [11] 王修来.更大力度提升江苏人才国际竞争力.20182021-01-14 [12] 数字人才:人才工作的创新引擎.中国人才.2018 [13] 人才数据建设的跃升路径分析——从“数据为王”到“需求为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2021-01-14 [14] 王修来.技术创新网络:基于知识-信息转化的视角整合.情报杂志.20162021-01-14 [15] 满足救灾需求的灾后救援供应链网络设计.工业工程与管理.20152021-01-14 [16] 中美博士后发展的竞争力比较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021-01-14 [17] 区域人才结构的演化过程及失衡特点.价值工程.20122021-01-14 [18] 科研人才评估标准的集成与整合.科技管理研究.20122021-01-14 [19] 中美博士后发展的结构比较与借鉴.20112021-01-14 [20] 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20112021-01-14 [21] 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20112021-01-14 [22] 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20112021-01-14 [23] 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20112021-01-14 [24] 企业物资采购与存储优化模型及应用.物流技术.20102021-01-14 [25]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方式选择分析——基于西安市企业的实证研究.软科学.20102021-01-14 [26] 战略层面上企业成长性的测度.企业经济.20102021-01-14 [27] 我国博士后教育的投入—产出关系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2021-01-14 [28] 美国博士后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现代教育管理.20102021-01-14 [29] 知识演变视角下技术创新网络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科研管理.20102021-01-14 [30] 基于不完全契约的风险企业控制权配置影响因素研究.科研管理.20102021-01-14 [31] 王修来.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科研资源整合模型.统计与决策.20102021-01-14 [32] 美国博士后培养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021-01-14 [33] 基于多层次灰色理论的科技资源整合效果评价模型.技术经济.20092021-01-14 [34] 基于能力不对称的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模型.系统工程学报.20092021-01-14 [35] 企业产品创新项目风险递延性分析与识别方法.科技与管理.20092021-01-14 [36] 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及对策.高教论坛.20092021-01-14 [37] 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及对策.高教论坛.20092021-01-14 [38] 交易成本、激励相容与资源整合.科技与经济.20092021-01-14 [3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SWOT定量测度模型.统计与决策.20092021-01-14 [40] 高校博士后流动站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2021-01-14 [41]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来自中国西部地区的经验证据.经济评论.20092021-01-14 [42]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来自中国西部地区的经验证据.经济评论.20092021-01-14 [43] 区域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成本收益分析与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2021-01-14 [44] 区域性人力资源失衡及其测度.统计与决策.20092021-01-14 [45] 基于委托——代理的薪酬有效激励的区间分析.企业经济.20092021-01-14 [46]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我国博士后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21-01-14 [47] 创业投资利益分割模型研究:基于创业企业家视角的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92021-01-14 [48] 非均衡视角下区域人才结构的冲突与化解——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09 [49] 基于能力不对称的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模型.系统工程学报.20092021-01-14 [50] 区域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成本收益分析与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2021-01-14 [51] 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分析.管理观察.20082021-01-14 [52] 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信息-知识作用过程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2021-01-14 [53] 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的科研资源有效整合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2021-01-14 [54]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组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82021-01-14 [55] 基于人力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模型.科技与管理.20082021-01-14 [56] 基于人力资源再生产视角的人力资源失衡分析.管理科学文摘.20082021-01-14 [57] 社会人力资源预警体系构建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2021-01-14 [58] 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知识基础的演变.管理学报.20082021-01-14 [59] 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知识基础的演变.管理学报.20082021-01-14 [60] 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知识基础的演变.管理学报.2008

学术兼职

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理事 泛在网络与健康服务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江苏省博士后协会生物医药分会会长 江苏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理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字人才研究中心主任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副主编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