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孙民

个人简介

孙民,男,河南濮阳人,1969年6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山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获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明德优秀教师奖等称号。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全国多所高校兼职教授。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十多项奖励。主要从事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主持参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课题等十八项,在人民出版社出版《政治哲学视阈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马克思元素及其当代意义》学术著作两部,在其他出版社出版著作三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0多篇,多篇被国内重要文献转载、引用。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汕头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做学术报告五十多场。 【开设课程】 1、《哲学导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4、《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6、《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问题》;7、《现代性与现代化问题》;8、《西方哲学史》;9、《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问题研究》;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德国古典哲学研究》;12、《当代西方哲学研究》;13、《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14、《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15、《哲学与人生》;16、《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等等。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习近平的人民利益观与实践研究”(2018年),主持; 2、国家社科基金“海南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的文化内涵研究”(2014年)(第一参研); 3、海南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当代的发展”(2012年)(主持),已结项; 4、海南省社科规划课题“琼崖革命先驱—王国宪研究”(2015年)(主持),已结项; 5、海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研 究”(2013年)(主持),已结项; 6、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反腐问题研究”(2013年)(第二参研),已结项; 7、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生态文明背景下旅游景区市场化经营的法律规制研究”(2013年)(第一参研),已结项; 8、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理性与制度变迁”(2014年)(第一参研),已结项; 9、中国科普研究所课题“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2014年),已结项; 10、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2014年)(第二参研),在研; 11、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2015年)(第二参研),在研。 12、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唯物史观视阈下中国特色现代性道路建构路径研究”(2018年),主持。已结项。 主要著作 1、《政治哲学视阈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人民出版社,2012年;(独著) 2、《马克思元素及其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2016年;(独著) 3、《近代琼崖革命先驱—王国宪》,南方出版社,2016年;(独著) 4、《大学人的大学畅想》,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参著) 5、《唯物史观视阈下中国特色现代性道路建构路径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一作者) 【奖励荣誉】 1、2016年获得全国明德优秀教师奖; 2、2016年获得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省优秀专家; 3、2016年获得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2013年获得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5、2014年获得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6、2014年获得海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7、2013年获得海南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独著); 8、2012年获得海南师范大学优质课教师; 9、2013年获得海南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0、2017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1、2018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概念》,《哲学研究》,2014年第6期。(独著); 2、《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视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通信作者) 3、《中外比较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独著); 4、《马克思哲学实质新探索》,《哲学动态》,2010年第6期。(独著) 5、《马克思哲学本质精神的领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独著); 6、《我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独著); 7、《实践异化与生态危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独著) 8、《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原生逻辑与次生逻辑》,《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独著); 9、《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独著); 10、《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江淮论坛》,2011年第1期。(独著); 11、《“新领导权”理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后现代转向”》,《理论月刊》,2012年第10期。(独著); 12、《回到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兰州学刊》,2014年第6期。(独著); 13、《马克思生态哲学若干范畴探析》,《兰州学刊》,2013年第5期。(独著); 1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求索》,2010年第2期。(独著); 15、《资本与社会和谐》,《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独著) 16、《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五种生产的平衡》,《江淮论坛》,2010年第2期。(独著); 17、《何谓“新葛兰西主义”》,《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独著); 18、《“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实质》,《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0期。(独著); 19、《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自由概念的几个维度》,《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与研究生合作); 20、《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概念》,《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与研究生合作); 2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困境》,《新东方》,2014年第1期。(第一作者); 22、《“新葛兰西主义”政治哲学观念片论》,《兰州学刊》,2012年第5期。(独著); 23、《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刍议》,《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独著); 24、《回到马克思的自由理论》,《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8期。(与研究生合作); 25、《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独著); 26、《当代中国未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独著) 27、《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版本》,《党政干部学刊》,2015年第5期。(第一作者); 28、《马克思“历史”概念的逻辑前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与研究生合作); 29、《马克思“历史”概念的若干维度》,《党政干部学刊》,2016年第5期。(与研究生合作); 30、《“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文化背景》,《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独著); 31、《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道路》,《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独著); 32、《回到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学术交流》,2016年第11期。(第一作者); 33、《论马克思现代性语境中的交往概念》,《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第一作者); 34、《作风建设的哲学基础及当代意义》,《海南日报》理论版,2014年6月10日。; 35、《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主要“范式”之比较》,《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独著); 36、《马克思幸福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独著); 37、《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述评》,《兰州学刊》,2007年第4期;(独著); 38、《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马克思资本主体思想》,《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独著); 39、《现实生活世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根基》,《理论界》,2007年第11期;(独著); 40、《重思马克思主义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独著); 41、《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意蕴》,《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独著); 42、《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创新及其当代启示》,《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第4期,(独著); 4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价值诉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独著); 44、《回到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第一作者); 45、《论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一作者); 46、《论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中的民族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第一作者); 47、《深入中国社会现实是当代中国学术获得自我主张的前提》,《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独著); 48、《唯物史观视阈中的文化自信探析》,《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2期,(独著); 49、《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新进展》,《东岳论丛》,2019年第5期,(独著); 50、《理解中国道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向度》,《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独著); 51、《论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意识形态向度》,《河北学刊》,2019年第4期,(第一作者); 52、《论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意义》,《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独著); 53、《唯物史观视阈中的美丽中国研究》,《山东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山东人民出版社; 54、《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产力思想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理论视野》,2019年第12期,(第一作者); 55、《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第一作者); 56、《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2期,(独著); 57、《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及其当代启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第一作者); 58、《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第一作者); 59、《试析“四个伟大”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积极回应》,《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60、《替代帝国:开启于建构之始的征程》,《党政干部学刊》,2018年第9期,(独著); 61、《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旨趣及其当代意义》,《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2期(独著)。

学术兼职

曾任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海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秘书长等职。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