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子礼

个人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2001 毕业院校及专业:复旦大学 法学 学历、学位:研究生 硕士 指导学科及层次: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担任本学科导师时间:2012 学术简历 1、1983-09—1987-07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获哲学学士学位; 2、1994-09—1998-01 复旦大学法学院 获法学硕士学位。 3、2005-02—2005-12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第15期中青班学习,获优秀学员称号。 后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5部,参编著作6部;在《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齐鲁学刊》《探索与争鸣》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精品工程”图书入选作品奖2项,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奖20余项。主持完成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主持完成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1项,目前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各1项。 其中,《邓小平政治思想论纲》、《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导论》、《程序宪政比较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范畴论》、《山东省淄博地区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理工类为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组织实施创新研究与实践》《理工院校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分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学与研究生培养情况 承担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当代中国政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 所指导毕业生已有22人毕业,全部在教育系统、政府部门部门就业。目前在读3人。 科研情况 科研项目 1、主持完成《宪政视域下党的执政模式研究》(09CZZZ15),200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2011年6月结项。研究报告:《宪政视域下党的执政模式研究》,2012年8月获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2、主持完成《政治文明视野中的程序宪政建构研究》(05JDF05),200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项目。2007年11月结项。 3.完成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淄博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105ZZ91),2002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4年12月结项。研究报告:《山东省淄博地区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第1位),2005年11月获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2006年3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4、主持《理工类为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组织创新研究》(C05045),2005年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08年5月结项。研究报告:《理工类为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组织实施创新研究与实践》 5、主持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理工院校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年10月,申报人:张子礼、张波、李哲、郑承友、徐伟、曹绪红、白玉廷、张福德、国鹏、王玲、刘晓源、朱伯玉、苑全耀、吴庭刚。(教改成果《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2012年12月获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 6、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发展中的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12CZZJ01),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经费1.5万。 著作: 1、《程序宪政比较研究》(第1位),群众出版社2007年9月版。2008年10月获山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2009年11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2、《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导论》(第1位),红旗出版社2005年5月版。2006年10月获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2007年7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3、《法律基础》(第1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近50所大学选用。 4、《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第2位),新华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邓小平政治思想论纲》(第2位),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1996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范畴论》(第2位),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1997年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陈红兵,张子礼)《哲学研究》2013年第7期(7月25日)。 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张子礼,李哲,王玲),《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15期(8月1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从产权的角度看产权对宪政的作用》(张子礼,刘晓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3页,观点选粹)2013年第3期(5月15日)。 2012年 1、《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张子礼,邓晓臻)《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cssci。 2、《试析《管子》的渔业治理之策》(张子礼,白洋),《管子学刊》2012年第4期,cssci扩展版。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关系探析》(赵佳佳,张子礼),《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2期。 4、《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张子礼,张波,郑承友),《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5期。 5、《宪法演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政变迁》(张子礼,李先伦),《理论月刊》2011年第11期,cssci扩展版。 6、《论犯罪化的原则》(张子礼,杨春然),《河北法学》2011年第4期,cssci扩展版。 7、《论宪政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张永伟、张子礼,《前沿》2011年第3期,北大核心。 8、《风险社会中政府的安全责任及其制度保障》,侯书和、张子礼,《行政论坛》2011年第3期,北大核心。 9、《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傅秀玲、张子礼,《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0、《中国共产党九十年人本宪政探索》,《学术探索》,李先伦、张子礼,2011 年第3期,cssci来源刊。

学术兼职

兼任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法学会理事,淄博市哲学学会副会长,淄博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主任,淄博市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政治文明科研团队负责人,淄博市人民政府法制咨询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