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国林

个人简介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5.8-1989.6,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学士学位 1989.8-1992.7,原山东矿业学院,工程测量专业,硕士学位 1995.9-1999.6,中国矿业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1992.7-至今,一直工作于山东科技大学。其中, 1995.9晋升讲师;1998.11晋升副教授,1999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1.11晋升教授,2003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本 科: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近代测量平差概论等; 研究生:现代测量数据处理、多元统计分析、线性模型理论等; 博士生: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 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4002,方向控制最小二乘理论的拓展及其应用研究,2018.01- 2018.12,20万元,已结题,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4007,方向控制的最小二乘相位解缠方法研究,2013.01-2016.12,70万元,已结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4001,非线性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中的关键问题研究,2009.01-2011.12,40万元,已结题,主持; 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3718110001,方向控制最小二乘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013.01-2015.12,12万元,已结题,主持; 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12DM001,基于短时空基线PS InSAR的高速公路沉降监测与预测研究,2012.07-2015.07,10万元,已结题,主持; 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9AA12Z147,多源遥感数据矿区环境与灾害信息精准监测技术,2009.01-2010.12,437万元,已结题,副组长; 获奖情况 1. 现代变形分析动态估计理论研究,1998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位) 2. 动态最小二乘法理论研究,1999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位) 3. 地学数字信息模式识别和非线性动态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2007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位) 4. 地面沉降变形预计模型与监测技术研究,2011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位) 5. 空间构件形位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位) 6. 多源遥感矿区环境与灾害精准监测技术,2014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位) 7. 多源遥感矿区环境及灾害动态监测技术与评价预警系统,2015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位) 8. 高异质性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综合应用,2018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位) 著 作 [1] 刘国林. 非线性最小二乘与测量平差. 测绘出版社,2002 [2] 刘国林 赵长胜 张书毕 王振杰 陶秋香. 近代测量平差理论与方法.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研究领域

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其应用、InSAR技术及应用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刘国林,郝华东,闫满,陶秋香. 顾及地形因素的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算法.测绘学报,2011,40(3):283-288 [2] 付政庆,刘国林,陶秋香, 刘伟科.雷达干涉测量图像的梯度自适应光滑子函数滤波法.测绘学报,2014.43(3):263-267 [3] 姜兆英,刘国林,陶秋香.短基线集形变模型反演的正则化解算方法.测绘学报, 2016,45(5):566-573+600 [4] 刘国林,郝华东,陶秋香.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及其与其它方法的对比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10):1174-1178 [5] 刘国林,郝晓光,薛怀平,独知行. 影响InSAR测高精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55-58 [6] 姜兆英, 刘国林,于胜文.病态方程基于Liu估计的一种迭代估计新方法.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42(8):1172-117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