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旭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交通运输(专业学位) 李旭,女,汉族,1970年5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副教授。1992-2014年于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学院任职,期间于2009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调入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车辆工程系,任职至今。 主要从事智能车辆辅助驾驶系统控制与环境感知、车身轻量化、基于大数据的电池健康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教育部重点项目、省基金等纵向课题5项,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发表SCI、EI及核心以上论文30余篇。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淄博市科技进步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与清华、北航、同济、天津汽研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同行建立联系,可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实习)。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1] 企业合作项目,ATV全地形车技术开发与运营计划,2016.7-2018.6,50万,主持; [2] 山东科技大学,人才引进项目,2015RCJJ034,基于Euro-NCAP行人保护的乘用车前端结构研究,2015.6-2017.5,5万元,主持; [3] 企业合作项目,再生AI智能监控预警云技术,99.6万,主持; [4] 企业合作项目,再生建材资源化平台技术,99.8万,主持; [5] 企业合作项目,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智慧管理平台技术,99.8万,参与; [6] 山东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ZR2010EL002,基于点云曲率和边界特征的汽车车身 A级曲面光顺方法,2010/11-2013/12,3万元,已结题,参与; 【教学工作】 本科生授课 《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汽车底盘匹配理论与设计》 研究生授课 《汽车系统动力学》、《车辆动力学及控制》、《汽车运用技术》 教学团队 1、《汽车设计》山东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2、《汽车理论》山东科技大学校级在线课程建设负责人 出版专著/译著 李旭; 王建春; 周勇; 任传祥; 王胜利; 管德永; 共享汽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8 部分发明专利 [1] 李旭 ; 王建春; 唐政华; 赵明波; 张斌; 排水同步继动阀 2016-2-3 中国 ZL201310289766.1. [2] 李旭; 张斌; 王建春; 陶锐; 防积水挂车制动阀, 2013-05-29, 中国, ZL201110257018.6. [3] 苗立东; 李旭; 汽车车轮侧偏特性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 2012-2-15, 中国, CN201110140890.2. [4] 张学义; 李旭; 韩加蓬; 刘从臻; 任锦玲; 赵玉真; 电磁与永磁混合励磁发电机组合转子生产方法, 2014-03-26, 中国, CN201310644314.0. [5] 曲金玉; 田香玉; 李旭; 矿料传送带重力势能回收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2014-7-30, 中国, CN201410108945.5. 教学奖 [1] 2014年7月,依托国家级教学团队、探索与实践车辆工程专业创新人才模式培养2014年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位; [2] 2009年7月虚拟现实环境下《汽车构造》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开发,2009年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第六位. 科学技术奖 [1] 2015年5月,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系统电磁耦合稳压控制技术及在车辆应用,淄博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三位; [2] 2014年5月,离心式永磁起动发电集成装置电磁耦合稳压控制技术及应用,淄博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五位; 指导学生比赛获奖及荣誉称号 [1] 2016年12月,指导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2] 2017年12月,指导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3] 2017年12月,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4] 2017.11 ,山东省北斗时空智慧应用创新大赛,省三等奖,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荣誉 [1] 2016年,被评为山东科技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2] 2017届,被评为“我最难忘的恩师”; [3] 被授予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届,十九届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

研究领域

汽车轻量化、智能车辆辅助驾驶、新能源汽车电池健康管理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Xu Li; Ning Xie; Jianchun Wang*. A Variable Weight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Lane Change Recognition of Leading Vehicle, Automatika, 2022, 63(3):555-571. (SCI) [2] Xu Li; Yibo Yang; Jianchun Wang*. Active vehicle obstacle avoidance based on integrat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ntrol strategy, Automatika, 2020, 61(3):448-460. (SCI) [3] Xu Li *; Lin Hong; Jian-chun Wang; Xiang Liu; Fatigue driving detectionmodel based on multi-feature fusion and semi-supervised active learning, IET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2019, 13(9): 1401-1409. (SCI) [4] 李旭*; 洪林; 王宁; 刘向.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疲劳驾驶检测模型,同济大学学报, 2018, 25(12): 15-20. (EI) [5] 李旭,史晓华,李瑞川,王建春.基于理想变传动比的主动前轮转向滑模控制.汽车技术.2019.50(6):47-52. [6] 李旭,秦嗣牧,王建春;车路协同环境下的双雷达车辆检测和跟踪优化方法,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21.35(10):42-48. [7] 李旭,韩志峰,王建春,王强;基于变采样时间模型预测控制的自适应巡航系统. 机械设计与研究,2021.37(3):115-121. [8] 李旭,崔行振,王建春,管德永.基于近似模型的电动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性能优化.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9.33(3):21-27. [9] 洪林,李旭*,王胜利,王建春.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工程机械智能施工系统研究, 现代制造工程, 2019, 28(5): 132-138. [10] 杨义波,李旭*,王胜利,王建春. 基于Qt和OpenGL的工程机械运动控制和仿真研究, 现代制造工程, 2019, 28(6): 73-78. [11] 李旭,高峰.海量数据三角剖分方法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2008.34(12),1473-1476.(EI) [12] 李旭,李迪,刘媛媛.汽车车身内部布置事例修改方研究.汽车工程,2009.31(2),127-131. [13] 李 旭,周 卓,时艳茹,尹鹏举.基于二次误差测度的车身网格简化算法研究.工程图学学报.2010.4:4-1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