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何志明

个人简介

何志明,201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读博期间曾前往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进行短期访学)。现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目前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科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目前已经在《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林》、《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近五年来,主要发表论文如下: 主持课题: 1、四川大学专职博士后研发基金项目:“新中国初期南下干部接管四川县级政权研究”(编号:SKBSH201710),已结项; 2、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新中国初期西南乡村社会秩序变迁中的干部选拔研究”(2017M612952),二等,在研; 3、四川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民党地方党部与中央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江苏、浙江为中心(1928-1931)(编号:SC17H004),在研;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南下干部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6期,CSSCI; 2、《塑造“主人翁”:新中国初期乡村普选过程中的国家意识构建》,《史林》,2018年第2期,CSSCI; 3、《中共中央、中共代表团和满洲省委:围绕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多边互动(1931-1936)》,《抗日战争研究》,2017年第4期,CSSCI; 4、《一九二七年的中共中央长江局研究——兼论土地革命初期中共党内对于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3期,CSSCI; 5、《国民党党务监察工作及其实施困境(1927-1937)》,《民国研究》,2017年春季号,总第61辑,CSSCI; 6、《川陕苏区史研究三题》,《苏区研究》,2017年第1期; 7、《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新区的干部培养及其群体发展趋向——以川北区为考察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0期,CSSCI; 8、《制法·执法·违法:1950年代初川西减租退押中的社会动员》,《史林》,2015年第5期,CSSCI。 9、《农村互助合作的发动与乡村干部教育》,《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5期,CSSCI; 10、《早期共产党与青年团之间的组织纠纷及其调适——以四川地区为考查范围》,《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CSSCI; 11、《地权变动中的新区农村党建工作研究(1952-1954)——以川北达县为个案》,《中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CSSCI; 12、《新中国初期基层“三反”运动研究——以川北通江县为中心》,《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主办),2018年4月号; 13、《冷战格局操控下的地区命运——评Michael Szonyi,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二十一世纪》,2015年6月号; 14、《组织形态视野下的中共党史研究——评“革命政党与乡村社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态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9期,CSSCI; 15、《红色文化:万源保卫战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8期,CSSCI; 16、《战时国民党的党员监察网》,《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第3期,CSSCI; 17、《刘瑞龙川陕苏区宣传工作及其成效简论》,《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6期,CSSCI;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