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苗娅莉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3/09-2008/07,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博士学位 1993/09-1998/07,郑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3/09-2014/12,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肿瘤中心,博士后研究 2008/08-2012/08,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2012/08-2016/1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2016/10-2020/0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2020/03至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笔《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安全共识》(《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主笔《女性生殖整复定义与内涵》(《中国医疗美容》,2016);参与《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北京大学盆腔器官脱垂诊疗指南》及《北京大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疗指南》(《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主持/主研2018年四川省科技厅国合基金《脂源性干细胞辅加纳米材料对细胞外基质重塑的机制》、2018年成都市科技局支撑计划《女性盆底支持组织应力损伤与修复机制实验研究》、2015年国家自然基金《基于MRI三维有限元模型的个体化3D组织工程补片的构建》、2012年国家自然基金《钙离子通道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012年度北京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力学因素诱导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与其构建女性盆底重建组织工程补片的研究》、2011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女性盆底功能重建组织工程补片构建与动物体内应用研究》、2009年度教育部新教师基金《女性盆底组织应力损伤与修复初步实验研究》、2007年度卫生部部署(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综合诊治模式探讨》、2007年度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盆底功能综合评估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等十余项基金;发表中英文论文50余篇。 编译《女性生殖器整形学》、《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盆底疾病影像学及多学科临床实践》、《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图谱》、《盆腔解剖与妇产科手术图谱》、《中华妇产科学》(第三版)、《Danforth妇产科学》、《妇科手术彩色图解》、《盆底掌中宝》、《妇产科手术精要与并发症》、《妇产科临床思维》、《妇产科疑难病例精粹》等十余部著作,编撰中华医学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手术荟萃盆底重建专辑(一、二、三)》光盘。荣获2015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学技术奖创新奖;2012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综合诊治模式探讨》华夏科技奖二等奖。 作为指导老师 指导2014级华西临床医学院五年制本科生参加第三届自主学习设计与实践大赛(我的学习我做主),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指导2019年五年制医学生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腹腔镜手术臂托支架设计》(项目编号C2019104328)。指导2019年五年制医学生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盆底超声多参数联合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项目编号C201910611534)。指导2020年五年制医学生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脂源性干细胞辅加PLTG纳米材料治疗SD大鼠盆腔器官脱垂》、《从临床到基础: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的中国首个单中心中期随访研究结果及术式影响因素的基础解剖研究》、《盆腔器官脱垂的超声多参数预测模型研究》。作为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导师指导1名住院医生完成规范化培训。获得2018年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师资培训班合格证书。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女性盆底疾病及生殖道畸形、整形

学术兼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康复产后康复专委会生殖整复学组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女性生殖整形与修复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美容整形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及抗衰老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盆底医学研究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女性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盆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妇产科分会创新技术与临床转化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妇产科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