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逯光文

个人简介

逯光文,四川大学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人。2015年起受聘于四川大学,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目前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5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第一和共通讯)在 Nature、Nat Struct Mol Biol、PNAS、Nat Commun 等国际杂志发表论文16篇,参与译校《病毒学原理》(第三版)书籍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专项1项。曾获得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奖,第一届梅里埃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大挑战2015年青年科学家”称号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Ye F#, Yang F#, Yu R, Lin X, Qi J, Chen Z, Cao Y, Wei Y, Gao GF,Lu G*. Molecular basis of binding between the global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CsrA and the T3SS chaperone CesT.Nat Commun. 2018,9(1):1196. 2. Li A#,Lu G#, Qi J, Wu L, Tian K, Luo T, Shi Y, Yan J*, Gao GF*.Structural basis of nectin-1 recognition by pseudorabies virus glycoprotein D.PLoS Pathog. 2017,13(5):1006314. 3. Lu G#*, Wang Q, Gao GF*. Bat-to-human: spike features determining 'host jump' of coronaviruses SARS-CoV, MERS-CoV, and beyond.Trends Microbiol. 2015,23(8):468-78. 4. Lu Q#,Lu G#, Qi J, Wang H, Xuan Y, Wang Q, Li Y, Zhang Y, Zheng C, Fan Z, Yan J, Gao GF*. PILRα and PILRβ have a siglec fold and provide the basis of binding to sialic acid.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4,111(22):8221-6. 5. Lu G#, Hu Y#, Wang Q#, Qi J#, Gao F#, Li Y, Zhang Y, Zhang W, Yuan Y, Bao J, Zhang B, Shi Y, Yan J, Gao GF*.Molecular basis of binding between novel human coronavirus MERS-CoV and its receptor CD26.Nature. 2013, 500(7461):227-31.

学术兼职

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委会青年学组常务委员。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14年至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