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范念念

个人简介

范念念,男,汉族,1988年6月出生,山东泰安人,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泥沙运动与河流地貌的研究工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报道了3万年前山东沂蒙山区的河流袭夺,为地理、地质和水利类教材提供了最佳的河流袭夺案例,在《科技日报》和《科普时报》等主流媒体以及当地地方媒体报道。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该科研成果,正着力进行集教学、科研、科普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开发。 学习与工作经历: 1. 2005.09—2009.07,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2. 2009.09—2014.07,清华大学,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获博士学位,导师吴保生教授 3. 2012.09—2013.06,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圣安东尼瀑布水力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美国地表过程研究中心主任Efi Foufoula-Georgiou教授 4. 2014.07-2018.07,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5. 2014.12,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土木环境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6. 2016.05-2017.10,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地理学院,访问学者,合作老师Marwan Hassan教授 7. 2018.07-今,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教学 研究生:泥沙运动力学 本科生:水力学 本人共进行过数百次野外考察,涉及四川盆地及周围、山东沂蒙山区、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华北燕山和太行山山区、赣粤交界处的南岭,以及美国明尼苏达和加拿大海岸山。考察过程中关注不同河流地貌特点,提取科学问题,目前重点研究以下问题 1. 古堰塞湖与古洪水,主要针对岷江、澜沧江和金沙江。 2. 河流袭夺与河流发育,重点关注山东沂蒙山区,以及青藏高原边缘河流,如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 3. 轨道尺度上黄土-黄河的源汇关系。 科研基金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推移质输移的随机多尺度特性(51509172),2016-2018,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推移质输移过程中水流-颗粒及不同粒径颗粒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研究(51979179),2020-2023,主持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轨道尺度黄河多次解体与重新贯通的初步研究(2021LF1025),2022-2023,主持 4. 四川大学2018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项目,龙门山区古地震、古洪水与历史文明演进的复杂响应研究(2018SCUH0050),2018-2020,主持 5. 四川大学青年科技学术带头人培育项目, 2020-2023, 主持 6.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沂蒙山区晚更新世河流袭夺的地貌演化与古环境意义(SKLLQGZR1801),2018-2020,主持 7.青藏高原二次科考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与演变专题(2019QZKK0204),2019-2023,主研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强人类活动影响下山区性河道演变与水沙输移互馈机制研究(2016YFC0402302),2016-2020,专题负责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库变动回水区推移质运动机理及卵石滩群再造过程研究(51539007),2016-2020,主研 所获奖项: 2018年,晚更新世河流袭夺与地貌演化效应,四川大学2018年度十大基础科学进展(当年最年轻获奖人)

研究领域

主要针对河流相关的科学问题,运用野外考察、水槽实验和理论分析进行研究,既包括泥沙运动层面,即相对小尺度问题的研究,也包括河流地貌层面,即相对大尺度问题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河床演变与河流地貌层面的论文 1. Fan Niannian, Chu Zhongxin, Jiang Luguang, Marwan Hassan, Lamb P. Micheal and Liu Xingnian. Abrupt drainage basin reorganization following a Pleistocene river cap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9,3756 (影响因子13.69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6238-6) 2. Niannian Fan, Ping Kong, Jörg Christian Robl, Hongwei Zhou, Xianyan Wang, Zhangdong Jin, Xingnian Liu. Timing of river capture in major Yangtze River tributaries: Insights from sediment provenance and morphometric indices. Geomorphology. Volume 392, 2021, 107915 (影响因子4.139, https://doi.org/10.1016/j.geomorph.2021.107915) 3. Fan Niannian, Nie Ruihua, Wang Qiang, and Liu Xingnian. Dramatic undercutting of piedmont rivers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37108. (影响因子4.12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7108) 4. 程雪峰,范念念*,刘维明,杨兴国,刘兴年. 两万年来岷江汶川古堰塞湖事件研究. 山地学报, 2020, 38(4):1-10. 5. 聂锐华, 王小凡, 刘发明, 王强, 范念念*, 刘兴年. 强震受损山前河流河床演变研究.工程科学与技术,2018,(5):105-111. 6. 顾继一, 范念念*, 刘兴年. 山区河流河床基岩暴露与沙卵石覆盖反常关系研究——以陇西河为例[J]. 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S1):44-49. 7. 范念念, 吴保生, 田富强. 沙地地区水文过程及模拟——以秃尾河流域为例. 水文, 2013, 01: 12-17. 8. 范念念, 吴保生, 刘乐. 地震导致河流改道与古蜀文明的变迁. 山地学报, 2010, 04: 453-462 9. 范念念, 薛小妮. 窟野河泥沙输移与冲淤特征分析[J]. 泥沙研究,2010,(02): 75-80. 10. 范念念, 李慧奇, 田苏茂, 马宇. 黄河河潼区间泥沙与洪水复杂响应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9,(03): 216-219. 11. 范念念. 秃尾河水沙冲淤特征与变化趋势分析[J]. 西北水电,2008,(03): 1-3. 12. Daljit Sandhu, Singh Arvind, Fan Niannian, Wang Dingbao and Steven J. Duranceaua. Hydro-geomorphic response of Everglades to changing climate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Journal of Hydrology. 2016, 543: 861–872 (影响因子3.727) 泥沙运动输移层面的论文 1. Fan Niannian, Xie Yushu and Nie Ruihua. Bed load transport for a mixture of particle sizes: Downstream sorting rather than anomalous diffusion.Journal of Hydrology. 2017, 553: 26-34 (影响因子3.727) 2. Niannian Fan, Arvind Singh, Michele Guala, Efi Foufoula-Georgiou and Baosheng Wu. Exploring a semi-mechanistic Episodic Langevin model for bed load transport: emergence of normal and anomalous advection and diffusion regime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16, 52: 2789-2801 (B级,影响因子3.792) 3. Fan Niannian, Zhong Deyu, Wu Baosheng, Foufoula-Georgiou Efi, and Guala Michele. A mechanistic-stochastic formulation of bed load particle motions: from individual particle forces to the Fokker-Planck equation under low transport rate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Earth Surface, 2014, 119 (3): 464-482.(SCI,影响因子3.337) 4. 谢玉姝, 范念念*, 刘兴年. 非均匀推移质颗粒的扩散与分选试验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6,(05):58-65. 5. 范念念, 聂锐华, 杨克君, 刘兴年, 陈日东. 基于单颗粒受力的均匀推移质颗粒对流和扩散特征[J]. 水科学进展, 2016,(02):249-255. 6. 王强, 聂锐华, 范念念, 刘兴年.来沙条件变化对河床形态及推移质运动的影响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6, 48(增1), 20-24. 7. 范念念, 吴保生.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浙江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5, 49(02): 204-208

学术兼职

①多个顶级国际期刊评阅人,如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Water Resources Research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②国家自然科学金评议人 ③国际水利学会(IAHR)会员 ④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