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颜炯

个人简介

颜炯,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在教学方面主要承担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识课程教育与全英文课程教育。在研究领域,主要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管理、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以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探索。 【学习及工作经历】 1. 2009-今,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讲师 2. 2004-2008, 德国哥廷根大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方向,博士 3. 2000-2004, 美国和平队(中国)环境教育项目,项目经理 4. 1998-200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社会学系,硕士 5. 1994-2000, 四川大学学生处,讲师 6. 1990-1994, 四川大学社会科学系,学士 【承担的主要课程】 中外低碳经济实践(全英文),环境与健康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旅游地固体废弃物零排放路径研究,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执行期:2013.1.1-2016.12.31. 2. 中德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关键技术及配套体系比较,经费来源:四川大学,项目执行期:2010.1.1-2011.12.31. 3. 四川省城市有机垃圾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融资模式和政策支撑体系研究,经费来源:四川省科技厅。项目执行期:2010.1.1-2011.12.31. 4. 垃圾分类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经费来源:香港社区伙伴,项目执行期:2012.5-2013.9. 5. 生态家园设计教育与实践研究,经费来源:香港社区伙伴,项目执行期:2012.4-2013.1. 6. 四川卧龙三江保护区席草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生计研究,经费来源:北京富群环境研究院。项目执行期:2010.7.1-2011.12.31. 【作为主研参与的科研项目】 1. 中德合作有机垃圾制生物煤的关键技术研究。经费来源:中国科技部,项目执行期:2011.1.1-2013.12.31. 2. 中瑞合作中国城镇有机垃圾混合发酵制生物天然气的关键技术研究,经费来源:四川省科技厅。项目执行期:2011.1.1-2012.12.31. 3. 中德合作中国农业、养殖业和城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研究。经费来源:德国教育与研究部,项目执行期:2008.3.1-2012.3.31. 4. 中国游客对西南生态热点地区自然风景地可持续旅游的经济偏好研究。经费来源:德国哥廷根大学。项目执行期:2004.11.1-2008.8.31. 【获奖】 1. 2012年,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教师奖 2. 2012年,四川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3. 2011年,四川大学最受欢迎的文化素质公选课教师

研究领域

固体废弃物管理,环境教育,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颜炯,姜灿慧,卢红雁,李泽琼(2013). 农村乡镇垃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四川孝儿镇垃圾管理分类成本研究。四川环境32(1),1-6。 2. 金桃,颜炯,Michael Bottlinger, Moritz Mildenerger, 曹霞,卢红雁(2014). 餐厨垃圾制生物煤实验初探. 可再生能源(32(4).505-511. 3. Lu, Hongyan, Yan, Jiong,Xu, Bing, Heck, Peter (2013). Cooperation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Centralized Biogas Plant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Science (IJES), 3( 2), 60-69. 4. 卢红雁,颜炯,Peter Heck, Michale Blim, Mike Speck, F. Baur (2012). 车库式干法发酵处理城市有机垃圾的经济分析. 沼气工程与技术, vol.2, 319-325. 5. Lu, Hongyan, Yan, Jiong. (2011). Stakeholder Analysis of a Centralized biogas Plant in China-the case of Yangling。 Int. Conf. Electron., Commun. Control, ICECC-Proc.。2851-2856. 6. 卢红雁,颜炯 (2011). 沼气产业为纽带的永续城市发展探讨. 永续发展与管理策略(台湾). 2(1),25-34。 7. 崔铁宁,卢红雁,颜炯 (2011). 有机垃圾资源化和生物质能产业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生态经济,3, 130-133。 8. Barkmann, Jan, Yan, Jiong, Zschiegner, Anne-Kathrin, Rainer, Marggraf (2010). The Dao of the sceptic and the spiritual: Attitudin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on preference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services in the domestic Chinese tourism market. Int. J. of Service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13(3-4), 281-304. 通讯作者。 9. Yan, Jiong, Zschiegner, Anne-Kathrin, Xi, Jianchao, Barkmann, Jan, Rainer, Marggraf (2010). Is the Chinese tourist ready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services. Int. J. Chinese Culture and Management, 3( 1), 86-106. 10. Lu, Hongyan, Yan, Jiong, (2009). Recycling of Organic Residues: A Case Study in Donau-Wald Region,Germany.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Ecosystem Conservation, UNESCO Int. Conf. Proc..192-199. 11. 卢红雁,颜炯 (2009). 欧洲城市圈规划和优化城市新陈代谢战略的实施机制. 环境保护,7B,62-63。 12. Yan, Jiong, Zschiegner, Anne-Kathrin, Barkmann, Jan, Rainer, Marggraf (2008). The Sceptics’ challenge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in the Southwestern China biodiversity hotspot: a choice experiment approach. J. of 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4(1), 3-21. 13. Yan, Jiong, Barkmann, Jan, Rainer, Marggraf (2007). Domestic tourist preferences for charismatic umbrella species in southestern China. Verhandlungen der Gesellschaft fuer Oekologie. 37, 50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