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运锋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1996.6获得郑州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1999.6和2003.3获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3年4月进入四川大学工作,现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王运锋博士一直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主要从事军民融合领域侦察情报信息处理、多源信息融合、无源目标定位、复杂场景侦察目标跟踪、侦察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空管委科研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等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军工集团下属研究所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部分软件产品已应用于委托方的型号产品中,致力于解决企事业单位在侦察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方面的关键技术难点。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0多个。 项目成果及获奖荣誉 近几年主要承担CETC/CASIC/CEC等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委托的涉及雷达信息处理、无源定位、侦察目标跟踪、多源信息融合等方面的横向应用开发课题;以及华为、川大-地市联合项目等企业委托的智能应用软件开发项目。无获奖和学术荣誉。 部分授权发明专利:ZL 201711010501.8、ZL 201710784137.4、ZL201710311203.6、ZL 201710099219.5、ZL201510189952.7、ZL 201410562647.3、ZL201010563658.5等;受理发明专利:201910694087.X、202010148975.4、202010148559.4 部分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编号:2017SR516419、2018SR376247、2018SR828093、2018SR831625、2019SR0766174、2019SR0767772、2019SR0765953、2019SR1231831、2019SR1231661、2019SR1230515、2019SR1227922、2021SR0058435 论文著作 1、王运锋、潘卫军,机载应答机A/C模式应答信号的识别方法, 授权专利,专利号:ZL201010563658.5 2、王运锋,航管雷达数据自动识别方法,授权专利,专利号:ZL200710050916.8 3、王运锋,张元忠,航管雷达数据模拟生成器,已授权,专利号:ZL200710050918.7 4、王运锋,降低空管自动化系统短期冲突告警虚警概率的技术方法,授权专利,专利号:ZL200610022578.2 5、王运锋、刘霞,ATC系统中STCA性能评估指标研究,航空计算技术,2012,Vol.42(4):6-9 6、张鹏、王运锋,机载应答机A/C模式应答信号的识别方法,信号处理,2012,Vol.28(4):559-564 7、梁山、王运锋,二次雷达C模式编解码实现,电讯技术,2010,Vol.50(2):84-88 8、王运锋、刘健波,基于航空器位置-速度矢量关系的短期冲突检测算法,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Vol.41(5):136-140 最近几年,以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需求为目的,无第一作者论文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信号与信息处理、无源定位、目标跟踪、多源信息融合、侦察情报大数据分析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