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玮

个人简介

专业:光学工程 学习经历 2009/08–2010/03,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Lowell,Department of Physics,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7/09–2010/07,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电系,光学工程,博士 2005/09–2007/07,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电系,物理电子学,硕士研究生 (提前攻博) 2001/09–2005/07,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电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13/07-今,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电系,副教授 2010/07-2013/06,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电系,讲师 科研项目: (1) NSAF联合基金:超连续谱激光产生中的光谱调控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U1430126),2015.1-2017.12,项目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时空耦合的宽谱激光的光束质量表征(项目批准号:11704268),2018.1-2020.12,项目负责人,25万元; (3) 中物院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平坦超连续谱激光产生机理研究,2013.9-2015.9,项目负责人; (4) 中物院横向项目:超连续谱激光的光谱、近场、远场、波前等参数的测量及表征评价,2011.9-2012.9,项目负责人; (5) 中电科集团第十一研究所横向项目:光束质量评价方法研究,2012.8-2013.8,项目负责人; (6) 成都东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横向项目:多波长光纤激光光束质量诊断(项目批准号:13H0107) ,2012.1-2013.6,项目负责人; (7) 四川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宽谱光的光束质量评价(项目批准号:2010SCU11005),2011.1-2012.12,项目负责人; (8) 四川智溢实业有限公司横向项目:高功率光纤激光特性分析(项目批准号:13H0999),2013.9-2014.9,主研,排名第二; (9) 中电科集团第十一研究所横向项目:热-流-固耦合法研究高功率激光冷却,2011.4-2012.4,主研,排名第二; (10) 中电科集团第十一研究所横向项目: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输出模式的自洽分析,2011.4-2012.4,主研,排名第二;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P>10kW,β<6的全固态激光基础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60890201),2009.1-2012.12,主研,排名第九;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非均匀增益液体激光介质的输出特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0976017/A06),2010.1-2012.12,主研,排名第六; (13) 固体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谐振腔技术(项目批准号:10676023),2008.9-2009.5,主研; (14) 固体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激光器设计软件的研制(项目批准号:LF06005),2007.9-2008.5,主研。 获奖: (1) 2011年12月,主研的“基于二氧化硅纳米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获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5) (2) 2013年6月,主研的“基于二氧化硅纳米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技术”获2012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3) 2015年5月,获2014年度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 (4) 2015年7月,获四川大学2014-2015学年学术型社团指导教师鼓励奖; (5) 2015年12月,获首届“四川大学·五粮春奖教金”; (6) 2016年12月,获四川大学2015-2016学年学术型社团指导教师鼓励奖; (7) 2016年12月,获2016年度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优秀工会会员称号; (8) 2017年5月,指导作品“HomeControl 智能家居系统”获“挑战杯”四川大学2016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9) 2017年7月,指导作品“基于STC51单片机控制下的低光功率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获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优秀项目一等奖; (10) 2018年5月,获“四川大学2018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11) 2018年6月,指导本科论文“基于2μm脉冲激光泵浦的中红外超连续谱和拉曼激光产生”获2018届四川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三等奖; (12) 2018年7月,指导作品“基于激光雷达的公路险情预警”获第四届四川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3) 2018年9月,指导作品“三维激光雷达隧道监测系统”拟获2018年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14) 2018年9月,获四川大学2017年本科全英语授课教学质量优秀奖; (15) 参与编制的“高能激光光束质量评价与测试方法”国家标准(GJ/T 32831-2016)已于2016年8月发布,2017年3月在全国正式执行。(校内排名第2) 专利 发明专利: (1) 冯国英, 邓国亮, 李玮, 周寿桓, 激光光束M2因子矩阵的测量方法与测量仪器, 2010.8, 中国, ZL200810046487.1, 已授权 (2) 李玮, 田卓尔, 郝子祺、邱峻寅、吴万敏、郑杰,一种基于时序控制的智能化组培炼苗控制系统, 2018.4, 中国, 201810281258.1, 已受理 实用新型专利: (1) 冯国英, 邓国亮, 李玮, 周寿桓, 光束质量因子矩阵仪, 2009.8, 中国, ZL200820141228.2, 已授权 (2) 李玮, 田卓尔, 郝子祺、邱峻寅、吴万敏、郑杰, 基于时序控制的智能化组培炼苗控制系统, 2018.4, 中国, 201820449621.1, 已授权 人才培养 教学 (1) 李玮,本科生课程——专业必修课《现代光电技术》(全英文)主讲教师,2016.2-今. (2) 李玮,本科生课程——专业选修课《生物医学光电检测》主讲教师,2011.9-今. (3) 李玮,硕士研究生课程——《光通信技术》主讲教师,2012.9-今. (4) 李玮,博士研究生课程——《非线性光纤光学》主讲教师,2014.9-今. 本科生、研究生培养 (1) 李玮,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培养32人,已获学位32人,2010.12-今. (2) 李玮,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协助指导教师,培养12人,已获学位12人,2010.7-今. 创新人才培养 (1) 李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指导教师,四川大学,2016. (2) 李玮,学生学术型社团——电子科技园POV协会一组指导教师,四川大学,2015. (3) 冯国英(命题教师),李玮(命题教师),基于小车巡查的无线图像传送,首届“五粮春杯”科技创新大赛,四川大学,2015. (4) 李玮,“水上之星”船模设计大赛评委,四川大学,2012-2014,2016-2018. (5) 李玮,首届“五粮春杯”科技创新大赛评委,四川大学,2015. 学术成果 (1) 参与编制国家标准——《高能激光光束质量评价与测试方法》; (2) “基于二氧化硅纳米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获2011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5; (3) “基于二氧化硅纳米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技术”获2012年度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排名第3; (4) “高平均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关键技术”获201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申报排名第13; (5) 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指导的本科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情况 项目类型 数目 备注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5 含国家级1项,省级1项,结题评优2项,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优秀项目一等奖1项 “挑战杯”四川大学2016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 校赛三等奖 第四届四川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 校赛一等奖 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 省赛铜奖 指导的相关项目清单 序号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备注 1 2016年 基于 STC51 单片机控制下的低光功率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 省级,已评优 2 2016年 HomeControl 智能家居系统 “挑战杯”四川大学2016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校赛三等奖 3 2017年 基于STC51单片机控制下的低光功率测试仪的设计与制作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 优秀项目一等奖 4 2017年 绿色楼道照明智能管理系统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 校级,已评优 5 2017年 绿色智能照明系统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 校级 6 2018年 探究光动力对于口腔微生态的调节及其应用设计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 国家级 7 2018年 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下的远程电源时序器的设计和制作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 校级 8 2018年 基于激光雷达的公路险情预警 第四届四川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校赛一等奖 9 2018年 三维激光雷达隧道监测系统 2018年第四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省赛铜奖 主持和参与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 产学研结合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八期)研究项目,2018年,0.6万元,负责人。 (2) 现代光电技术全英文课程中心建设,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年,2.3万元,负责人。 (3) 非线性光纤光学全英文课程建设,四川大学第二批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2016年,2.0万元,负责人。 (4)《波动光学》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七期)研究项目,2016年,1.0万元,参与人。

研究领域

激光光束质量、超连续谱激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Wei Li, Guoying Feng, Shouhuan Zhou, The M2 factor matrix of a paraxial Laguerre-Gaussian beam, 2013.01.01,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 60(9): 704-712(D级, SCI: 000323145600003) (2) W. Li, G. Feng, Y. Huang, G. Deng, Yu Huang, J. Chen, Sh. Zhou, Matrix Formulation of the Beam Quality of the Hermite-Gaussian Beam, 2009.01.01, Laser Physics, 19(3): 455-460(D级, SCI: 000264134100017) (3) 李玮,冯国英,黄宇,李刚,杨火木,谢旭东,陈建国,周寿桓,厄米-高斯光束的M2因子矩阵,2009.4.1,Acta Physica Sinica,58(4):2461-2466(SCI: 000265324700051) (4) 李玮,冯国英,李刚,黄宇,张秋慧,二倍频晶体温升分布对输出光场分布的影响,2009.12.1,强激光与粒子束,21(12):1810-1814(EI: 20095312587995) (5) Wei Li, Guoying Feng, Xu Han, Ting Shao, High-Intensity Laser Frequency Doubling in KDP with a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2010.6.19-2010.6.22, 2010IEEE, 四川省成都市(EI: 20103013104186) (6) Wei Li, Guoying Feng, Qiuhui Zhang, Tianxiang Zhang, Hai Liao,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KDP crystal on the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2008.8.23-2008.8.25, Proc. of SPIE, 美国(EI: 20084611700173) (7) Liang Tian, Li Wei, Feng Guoy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optimizing mode shaping and super- continuum flatness of liquid filled seven-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2015.5.15, Optics Communications, 343: 91-96(D级, SCI: 000352045400015) (8) Liang Tian, Li Wei, Feng Guoy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in liquid-filled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with a normal flat dispersion profile, 2015.1.1, Optics Communications, 334: 196-202(D级, SCI: 000345523600037) (9) Chao Wang, Guoying Feng, Wei Li, Jinliang Men, Xiaoxu Chen, Chao Yang, Shouhuan Zhou,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in CS2-Core Optical Fiber, 2018.9.13, IEEE Photonics Journal, 10(5): 1400211(C级, SCI: 000444777100001) (10) Shougui Ning, Guoying Feng, Hong Zhang, Wei Zhang, Shenyu Dai, Yao Xiao, Wei Li, Xiaoxu Chen, Shouhuan Zhou, Fabrication of Fe2+:ZnSe nanocrystals and application for a passively Q-swtiched fiber laser, 2018.4.1,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8(4): 865-874(C级, SCI: 000428955700016) (11) Jianchang Tan, Guoying Feng, Shulin Zhang, Jingchuan Liang, Wei Li, Yun Luo, Dual spherical single-mode-multimode-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based on a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2018.7.1, Laser Physics, 28(7): 075102(D级, SCI: 000432436800002) (12) Chen Feng, Guoying Feng, Wei Li, Nianchun Sun, Zhengyu Zhang, Shouhuan Zhou, Calculated Simulation of Modes for Active Cavity, 2010.6.19-2010.6.22, 2010IEEE SOPO, 四川省成都市(EI: 20103013104229) (13) 吴万敏,郝子祺,邱峻寅,田卓尔,郑杰,李玮#,一种基于时序控制的智能化炼苗控制系统,2018, 科技与创新,14:57-59(通讯作者) (14) 冯国英,刘亲厚,李玮,周寿桓,非旋转对称光束的像散系数aZF,2017.10.1,激光与红外,47(10) :1238-1244 (15) 刘晓丽,冯国英,李玮,唐淳,周寿桓,像散椭圆高斯光束的M2因子矩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013.9.12,Acta Physica Sinica,62(19):194202-1-194202-7(SCI: 000327007700027) (16) 李世文,冯国英,李玮,韩敬华,周晟阳,殷家家,杨超,周寿桓,高压击穿铜丝物相研究,2012.11.1,Acta Physica Sinica,61(22):225206-1-225206-6(SCI: 000316732600045) (17) 邓国亮,冯国英,李玮,张天祥,廖海,周寿桓,非圆对称光束M2因子矩阵的实验研究,2009.8.1,中国激光,36(8):2014-2018(EI: 20094512429828) (18) 周晟阳,冯国英,李玮,周寿桓,电爆炸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及其物相研究,2016.8.1,强激光与粒子束,28(8):084101-1-084101-5 (19) 李世文,冯国英,李玮,殷家家,周寿桓,电爆炸制备纳米铜粉及物相研究,2013.9.1,强激光与粒子束,25(9):2408~2412(EI: 20134116842494) (20) 柳岿,冯国英,邓国亮,李玮,飞秒激光扫描不同温度下的硅片诱导形成微结构的差别,2012,中国激光,39(8) :0803003-1-5(EI: 20124115547668) (21) 李刚,冯国英,李玮,杨火木,黄宇,周寿桓,Nd:YAG方形薄片激光介质应力双折射及退偏损失,2010,中国激光,37(1) :38-43(EI: 20101012758901) (22) 邵婷,冯国英,魏泳涛,阴明,李玮,高功率KTP晶体光参量振荡器热效应,2010,强激光与粒子束,22(9) :2008-2012(EI: 20104113283097) (23) 冯琛,冯国英,黄宇,李玮,李刚,张秋慧,利用特征向量法分析有源失调腔的2维模场,2009,强激光与粒子束,21(7) :982-986(EI: 20093312251391) (24) 李玮,冯国英 , 生物医学光电检测课程的交叉融合型教学方法探索 , 2018.10.22 , 教育现代化,43 :138-140

学术兼职

(1) 担任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2) 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会理事; (3) 担任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IEEE会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 (4) 担任光电系本科专业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和2016级学分制导师,2016级光电信息类班主任; (5) 担任四川大学学生学术型社团——电子科技园POV协会一组指导教师; (6) 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项目指导教师; (7) 参加学术会议会务组织工作; (8) 担任四川大学“985工程”科技创新I类平台新型激光技术学术骨干; (9) 完成外事接待工作,圆满完成诺贝尔奖获得者Douglas Osheroff和其他外籍专家的接待工作等; (10) 为学院撰写“双一流学科建设”材料,已获学校通过; (11) 为学院撰写“四川大学光学工程和光工专硕学位授权点自评”材料和PPT,验收已获通过; (12) 为学院撰写重点学科建设材料; (13) 担任学校设备处评标专家; (14) 担任大创国家级省级项目答辩评审专家,2017年; (15) 代表四川大学到四川省眉山地区进行高考招生宣传工作,2018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