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帅

个人简介

李帅,1989年生,汉族,四川安岳人。2007—2017年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学习,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博士学位。2017年留校,先后承担过田野考古实习、田野调查实习、古钱学概论等课程,承担《南方民族考古》编辑及编务工作。 主要田野经历 1.2009年7—8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2.2009年9月—2010年2月: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考古调查、发掘和资料整理。 3.2010年2—3月:四川省汉源县麦坪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 4.2010年10月:凉山州美姑县、昭觉县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 5.2011年3月:凉山州昭觉县的考古调查、发掘与测绘。 6.2011年7—8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内泗洪县小龙头遗址发掘。 7.2011年10—11月:凉山州昭觉县的考古调查、发掘。 8.2012年6—8月:西藏山南琼结县藏王墓及青瓦达孜遗址的考古调查、测绘、试掘与资料整理;山南洛扎县吉堆吐蕃墓地的调查与测绘。 9.2013年7—8月:西藏阿里地区象泉河流域考古调查、测绘与试掘。 10.2014年7—8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考古调查、试掘与资料整理。 11.2015年12月—2016年1月:广西桂平市弩滩村巡检司城址发掘。 12.2016年7—8月、10月:广西博白县宴石山摩崖石刻与桂林石刻调查、测绘,广西象州县古城址调查与试掘。 13.2017年7—8月:西藏南亚廊道调查与资料整理。 14.2017年10—2018年1月: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田野考古实习指导。 15.2018年7—8月: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皮央·东嘎古墓葬发掘。 16.2019年7—8月: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皮央·东嘎遗址古墓葬、遗址发掘。 主持及参与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元1—10世纪青藏高原与北方草原地带的文明联系研究”,主持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资助项目“欧亚草原与吐蕃文明:考古学视野下的族群与文明互动”,主持 3.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历代中央政府治理四川藏区之相关文物的整理与研究”(已结项),主持 4.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参与 5.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研究重大项目“明清中央政府治藏方略及其历史借鉴”,参与 6.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历史学(含考古学)七十年发展研究”,参与

研究领域

汉唐考古、西南考古(含西藏考古)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等:《四川汉源县麦坪遗址B区2010年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3年第1期(第二执笔者)。 2.李帅:《西藏阿里考古漫记》,《大众考古》2014年第2期。 3.李帅:《明朝颁赐藏僧象牙图章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3期。 4.李帅:《试析滇西高原青铜文化中的鸡、马信仰——兼论“金马碧鸡”的起源》,《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4期。 5.霍巍、李帅:《西藏与祖国关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表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研究评述》,《藏学学刊》第11辑,2015年,第222—248页。 6.李帅:《盐源出土人兽纹铜树形器渊源考》,《江汉考古》2016年第1期。 7.李帅:《汉晋时期大凉山腹地汉系遗存的初步研究》,《一个考古学文化交汇区的发现——凉山考古四十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416—429页。 8.四川大学考古系等:《2014年度青海玉树地区岩画调查简报》,《南方民族考古》第1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79—190页(第二执笔者)。 9.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等:《西藏琼结县青瓦达孜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2017年第3期(第二执笔者)。 10.李帅:《进京成“佛”:文物中明成祖与得银协巴之间的故事》,《中国西藏》2017年第3期。 11.李帅、朱德涛:《大庆法王领占班丹考实——从大庆法王给大宝法王的一封致书谈起》,《藏学学刊》第17辑,2017年,第172—180页。 12.李帅:《明代涉藏文物识读二则》,《文物、文献与文化——历史考古青年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3.李帅:《吐蕃印章初探》,《文物》2018年第2期。 14.李帅:《“方寸”见青史:元明清中央政府经营西藏的历史“印”证》,《中国西藏》2018年第5期。 15.李帅:《论印章在吐蕃社会的使用》,《中国藏学》2019年第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