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箭

个人简介

张箭,男, 1955年7月出生,籍贯:成都市,汉族,教 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学位,所在系、室:世界史 主要代表著作 独著《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商务,2002,近40万字;《郑和下西洋研究论稿》(上下册),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38万字;《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科学出版社,2014, 35万字;《三武一宗抑佛综合研究》,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37万字;《航海、航路与地理发现研究论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近50万字;独立主编并主撰《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新疆人民,1996,33万字;二人合译《清末近代企业和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97,24万字;独立编著《世界大航海史话》,海洋,2010,15万字。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独立承担并完成:四川大学青年教师社科科研项目“尼德兰革命研究”,1990;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青年项目“地理大发现研究”,1993;四川省哲社规划年度项目“中国美洲古代所谓“交往”研究”,1997;台湾中流—喜马拉雅文教基金项目“三武一宗灭佛研究”,1999;四川省哲社规划年度重点项目“美洲农作物在世界、中国、四川的传播和意义”,2005;教育部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新大陆农林作物在世界、中国的传播和意义”,2007;四川省哲社规划年度科普项目“世界大航海史话,15-16世纪”,200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三武一宗灭佛研究”,2011;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哲社)项目“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全球农业文明大交流”,201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5-19世纪的全球农业文明大交流研究”(2013)。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两百几十篇,其中刊于国家一级学术刊物如《历史研究》(2)、《地理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史研究》(2)、《世界历史》(2)、《拉丁美洲研究》、《西亚非洲》(2)、《史学理论研究》(3)、《中国经济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中国翻译》(2)、《光明日报》(2)之论文二十多篇,所撰论文常被《新华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各分册、《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摘转载(具体论文目录详后) 讲授课程 给本科生讲过“世界中世纪史”(简型、繁型),“世界古代史”,“基督教史”;给研究生讲“欧洲宗教改革史专题”;给博士生讲“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中西交通比较交流关系专题(1840年以前)”。 主要获奖 独立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三次:论文《马可·波罗与地理大发现》,1996;专著《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2004;论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与旧大陆生物初传美洲》,2007。 简历与治学特点 张箭,男,1955年生于成都市。1972年参加工作,在成都无缝钢管厂133车间当交库工、钳工。1978年夏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读本科,1982年夏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为《英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特点初探》(1.5万字),指导教师为刘菁华女士。应届考取川大世界中世纪史硕士研究生,1985年夏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为《威廉·奥伦治与尼德兰革命》(9.5万字),导师为卢剑波先生。分配在川大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今合并为世界史教研室)工作。1987年升讲师,1995年升副教授,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1997年增列为硕士生导师,招收世界中世纪史欧洲宗教改革方向、14-18世纪欧洲史方向、5-13世纪欧洲史方向硕士研究生。1997年夏考取川大中国古代史专业魏晋南北朝方向(在职)博士研究生,2002年1月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三武一宗灭佛研究》(27万字),导师为杨耀坤先生。2000年升教授。2002年7月2007年7月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博士后(在职于川大),合作导师为陈志强先生。2003年12月增列为专门史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中西交通、比较、交流方向博士生,(世界、中国)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佛教史博士生,中外农史博士生,世界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史博士生,招收这四个方向的博士后。主治中西交通比较史,世界中世纪史,兼治中国中古史、宗教史、农史。 外语情况:英语可写作,汉译英;俄语可阅读,俄译汉;日语拉丁语可借助词典阅读简单短小的文章。 治学特点和努力方向:长期致力于“四通”,即贯通古今、中外、文史(语言文字文学与历史)、文理。

研究领域

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下半段)、中西交通比较交流关系(1840年以前)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001☆约翰·古登堡——欧洲的毕升,《历史教学》1983年11期; 002齐奥尔柯夫斯基——宇航之父,《人物》1987年3期; 003★奥兰治的威廉的宗教政策和尼德兰革命,《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2期; 004☆发展研究生教育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适应,《光明日报》1989年4月19日; 005☆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亟待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年1期 006★翻译不应削足适履,《中国翻译》1990年3期; 007☆尼德兰革命的外交政策,《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3期; 008高教专业设置、培养层次与国家人口,《高教研究》(川大)1990年2期; 009☆腿部残疾者用自助行立杖之定名,《语文建设》1992年7期; 010★如何理解和翻译外国漫画,《中国翻译》1992年5期; 011从石锚辨“殷人航渡美洲”,《文史杂志》1992年6期; 012“地理大发现”简论,《世界近代史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013☆大地的形状、大小与地理大发现,《四川大学学报》1992年4期; 014★缺乏历史依据的推断——就“殷人航渡美洲”问题与房仲甫先生商榷,《拉丁美洲研究》1992年6期; 015☆宗教改革若干重要用语的考析和翻译,《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1期; 016☆《马可·波罗游记》在地理学和地理大发现方面的意义,《天府新论》1993年3期; 017★地理大发现在自然地理学方面的意义,《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2期; 018中世纪阿拉伯对地球学说的贡献,《阿拉伯世界》1993年2期; 019社会科学与重奖,《学习与思考》1993年6期; 020☆意大利的科技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7期; 021商代的造船航海能力与殷人航渡美洲,《大自然探索》1993年4期; 022《真理报》沧桑,《四川新闻出版》1993年4期; 023☆源远流长枯木逢春的希伯来语,《语文建设》1994年2期; 024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是假问题吗 ,《学术论丛》1994年3期; 025★马可·波罗与地理大发现 ,《世界历史》1994年4期; 026★就中外封建社会的长短问题与何兆武先生商榷,《 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3期; 027“犹太”民族的译名应改一改,《西亚非洲资料》1994年1期; 028一位不懂外语的大翻译家,《中外文化交流 》1995年1期; 029★以色列伊拉克孰强孰弱?《西亚非洲》1995年1期; 030An Attempt to Clear up a Chaotic Realm in Historical Studies( 汉译英),《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 巴蜀书社1995年版; 031寻找南大陆的人们,《海洋世界》1995年12期; 032☆《山海经》与原始社会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2期;? 033☆关于殷人航渡美洲问题的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2期; 034☆否定“地理大发现”之否定,《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2期; 035☆“法显航渡美洲”说批判,《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1期;? 036★马可·波罗对自然地理学和矿物学的贡献,《地理研究》1996年2期; 037☆农业起源的农神说和单中心说商兑,《中国农史》1996年2期; 038从自然地理学辨《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大自然探索》1996年3期;? 039★《马可·波罗游记》对地理学和地质学的贡献,《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4期; 040★论所谓“法显航渡美洲”说,《世界历史》1997年2期; 041★评“法显航渡美洲”说的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2期; 042马吉多维奇和他的《地理发现史纲》,《世界中世纪史新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 043美洲地名由来与郑和远航,《郑和研究》1997年2期; 044漫谈各国军衔及相应翻译,《文史杂志》1997年4期; 045☆近现代世界通用语刍议,《天府新论》1997年4期;? 046★法显乘船的国籍、数量、成员和航经的海区,《中国史研究》1997年3期; 047☆法显时代印尼爪哇流行的宗教,《宗教学研究》1997年3期; 048勤劳的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西亚非洲资料》1997年2期; 049论《山海经》非世界地理书,《成都大学学报》1998年1期; 050论大航海时代及其四个阶段,《海交史研究》1998年2期; 051★《世界历史》与我对地理大发现的研究,《世界历史》1998年6期; 052千纪、世纪、年代问题,《文史杂志》1999年1期; 053两洲一洋地名的由来,《海洋世界》2005年6期; 054二十年来对哥伦布、麦哲伦的研究述评,《郑和研究》1999年1期;? 055☆犹太民族和犹太人杰散论,《世界民族》1999年1期;?? 056《奥赛罗》(编译、缩写),《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全集·悲剧卷》,重庆出版社1998年; 057论远东第一富商哈同,《文史精华》1999年6期; 058大陆桥刍释,《丝绸之路》1999年4期; 059☆关于中国海空武装力量建设的思考,香港《大公报》1999年8月25日; 060Preface of Leung Ka--Keung , Content of Dai Yuan's Rhythm of Ink, Titles of her works(汉译英),《戴媛墨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061★古代中国人足迹和地理知识的北至,《历史研究》1999年6期; 062杨耀坤教授的事迹暨学术成就,《校友通讯》2000年总7期; 063论古代中世纪的世界通用语,《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1期; 064☆元朝北疆范围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1期; 065关于中世纪中西航海史的若干问题,《海交史研究》2000年2期; 066☆论导致北魏灭佛的直接原因暨罪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12期; 067☆吃蜘蛛与食鸟卵,《民俗研究》2000年4期; 068中西语言文字优劣比较,《文明比较研究》2000年2期; 069大陆桥经济带与西部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 070☆葡人开辟欧印新航路辨正,《安徽史学》2001年2期; 071☆明末清初俄使出访中国初探,《清史研究》2001年1期; 072☆论后周世宗限佛,台湾《中国文化月刊》2001年4期; 073☆论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中国农史》2001年3期; 074★关于论文一稿两投的学术规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4期; 075后周世宗是否崇道辨析,《宋代文化研究》第十辑,线装书局2001年; 076☆中国现阶段不宜发展航母,香港《广角镜》2001年11期; 077☆欧印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人选、时间和利润,《南亚研究季刊》2001年4期; 078★周宋之际的户数,《中国史研究》2002年1期; 079☆论北周武帝废佛的作用和意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3期; 080关于籍贯问题,《东方研究》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 081吃蜘蛛与食鸟卵考,《农业考古》2002年1期; 082是教授就应该给本科生上课,《科学时报》2002年6月6日“大学周刊”; 083☆天花的起源、传布、危害和防治,《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4期; 084☆论三武一宗之继代者的逐步复佛,台湾《普门学报》2002年6期; 085☆我国的陆地边界究竟有多长,《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11期; 086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学风,《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 087交响音乐民族化中国化的一块里程碑,《郑和研究》2003年1期; 088也谈中国大学评价,《社会科学报》2003年5月22日6版; 089☆籍贯、祖居地、出生地,《辞书研究》20003年4期; 090是“萨斯”还是“非典”,《科技术语研究》2003年2期; 091☆后周世宗文明限佛析论,《文史哲》2003年4期; 092“小康”涵义的嬗变,《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 093应当怎样评价地理大发现的主要代表人物,《睦邻友好的使者——郑和》,海潮出版社2003年出版; 094二议“海龟”,《社会科学报》2004年1月8日5版; 095论佛教对汉语文字词汇的影响,《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2期; 096☆试析南方为什么不灭佛,《宗教学研究》2004年3期; 097★梅毒的全球化和人类与之的斗争,《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2期; 098论美洲花生、葵花的传播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农业考古》2004年1期; 099★《地理大发现研究》评论与杂说,《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2期; 100金字塔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论它与《山海经》有何关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期; 101北周禁佛特点初探,《佛学研究》2003年刊; 102应当规范和限制人名用字,《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17日8版; 103下西洋与中国动物学知识的长进,《海交史研究》2004年1期; 104博导“不导”中的制度缺陷,《社会科学报》2004年4月8日3版; 105☆周宋之交中原王朝所辖的户和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2期; 106☆郑和宝船实际吨位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3期; 107☆强强合并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有效途径,《中国教育改革》(香港)2004年8期; 108《中国和亚洲的海洋》简介,《郑和研究》2004年2期; 109蟿螽的读音问题探讨,《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年5期; 110☆浅议规范博士生的入学考试和学位授予,《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9期; 111中国美洲古代所谓“交往研究”,《四川省社科课题成果选解》,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2下西洋与渡美洲的航海术比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3期,《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3哥伦布的轶闻趣事,《海洋世界》2005年1期; 114☆下西洋所见所引进之异兽考,《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1期; 115有关博士后的语言困惑及其对策,《修辞学习》2005年1期; 116☆论中国人没有参与地理大发现的地理原因,《南开学报》2005年1期; 117☆记载下西洋的“三书一图”,《历史教学》2005年2期; 118☆郑和下西洋和西葡大航海的若干比较,《中西文化研究》(澳门)2004年2期,《郑和远航与世界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19《郑和航海图的》复原,《四川文物》2005年2期; 120★下西洋与非洲动物的引进,《西亚非洲》2005年2期; 121☆拜占廷破坏圣像运动与中国三武一宗灭佛比较,澳门《中西文化研究》2006年1期,《历史比较的新视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122★哥伦布第二次远航与旧大陆生物初传美洲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3期; 123《郑和航海图》航线说明辑录及处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4中国人为什么“缺席”了地理大发现,《海洋世界》2005年7期; 125☆马欢的族属和《瀛涯胜览》的地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6期; 126也说如果郑和航海到达欧洲……,《科学中国人》2005年8期; 127论火药和指南针在下西洋中的应用,《古代文明》2008年1期; 128☆妙手华编育数代,史语纵横戎、狄、夷,《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6期; 129☆从考古文物辨析郑和宝船的吨位,《华夏考古》2005年4期; 130两洲一样地名的由来,《海洋世界》2005年6期; 131☆卡伯拉尔远航印度意义初探,《北方论从》2006年1期,《海洋历史地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32☆《系列世界地图的故事》评介,《地图》2006年1期,《经纬跨越四百年》,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 133俄罗斯的地理发现辨正,《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1期; 134☆后周世宗废寺汰僧数量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1期; 135地理大发现新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2期; 136博士教授戏考,《百姓》2006年4期; 137☆唐武宗禁佛之经济成效探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1期; 138写简中的繁化问题,《西华大学学报》2006年2期; 139小议“菠萝”称谓的统一,《成都大学学报》2006年3期; 140学术研究成果评奖的规范与改进,《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1关于论文一稿两投两发的双向学术规范,《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 142☆战国长平之战赵降卒被秦坑杀数新探,《齐鲁学刊》2006年4期; 143☆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中国农史》2006年2期; 144《星槎胜览》英语译注本评介,《郑和下西洋研究》2006年7月总第3期; 145对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的认识偏差,《学习月刊》2006年6期(上); 146论郑和下西洋的八种精神,《海洋世界》2006年7期; 147《美国核老大的崛起》摘介(编译),《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7期; 148再谈美国隐形空军与当代战争样式革命,《国际展望》2006年19期; 149论现阶段大陆社会科学界不宜设院士,《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11期(上); 150谁站在了“地理大发现”之外,《海洋世界》2007年1期; 151“地理大发现”的开始与结束,《海洋世界》2007年2期; 152“地理大发现”是否存在,《海洋世界》2007年3期; 153未曾远航的航海家恩里克王子,《海洋世界》2007年4期; 154中国在崛起——专家评说,《中国国家地理》(珍藏版)2007年5期; 155从恩里克到迪亚士,《海洋世界》2007年5期; 156论会昌反佛之特点,《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3期; 157贵族瓦斯科·达·伽马,《海洋世界》2007年6期; 158哥伦布的固执(上),《海洋世界》2007年7-8期; 159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之帝国初探,《阴山学刊》2007年4期; 160论豆薯-地瓜的定名和调整,《西华大学学报》2007年4期; 161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古今农业》200年3期; 162航海史上的命名冤案,《海洋世界》2007年9期; 163应当增设学位门类,《学位》,2007年5期;153 164威尼斯商人开启的英国远航,《海洋世界》2007年10期; 165小卡博特的北美航行探险,《海洋世界》2007年11期; 166葡萄牙的北美探险与发现,《海洋世界》2007年12期; 161推荐《世界探险史》,《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0月8日6版; 162菠萝发展史考证与论略,《农业考古》2007年4期; 163中美军力之再分析对比——兼与周代同志商榷,《科技信息》2007年12月总248期; 164☆中国狮文化初探,《中西文化研究》(澳门)2007年第2期; 165☆论佛教对汉语文字词汇的影响,《中国文化月刊》(台湾)2006年10月总310期; 166抗战时期四川的邮政通讯建设,《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5期;苏丽萍、张箭, 167下西洋引进之縻里羔兽考,《郑和下西洋研究》2007年7月总第4期; 168论火药和指南针在下西洋中的应用,《古代文明》2008年1期; 169☆对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忧虑与思考,《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008年1期; 170论《大明混一图》的地理范围,《郑和研究》2008年1期; 171小米加步枪与玉米加步枪,《黑龙江史志》2008年7期; 172☆论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地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3期; 173论火药和指南针在下西洋中的应用,《古代文明》2008年1期; 174论《大明混一图》的地理范围,《郑和研究》2008年1期; 175哥伦布的固执(下),《海洋世界》2007年7-8期; 176论世界史范围内的三级学科划分,《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2期; 177郑和下西洋的精神和遗憾,《长江文明》2008年第1辑,重庆出版社; 178论苏联解体后的核遗产及核扩散危机,《东北亚论坛》2008年4期,石强、张箭; 179论北魏灭佛之特点,《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5期; 180☆基督教传入西藏年代考,《西藏研究》2008年5期,刘锦涛、张箭; 181西部省级行政区的由来与发展,《西部和谐论坛》,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 182北朝周齐废寺汰僧数研究述评,《北朝研究》2008年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 183★会昌禁佛籍没寺田数、还俗僧尼数及领田数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84☆明清时期传教士入藏传教述评,《中国藏学》,2009年1期,刘锦涛、张箭; 185☆古印度阿逾陀国(城)考——兼论许黄玉乃华裔非印裔,《南亚研究季刊》,2009年3期;《普州太后许黄玉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 186再论我国社会科学界的院士问题,《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3期; 187★论工业革命的开端,《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4期; 188清代的赌博概况与政府应对,《兰台世界》2009年8期,刘锦涛、张箭; 189洗澡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8日; 190☆南瓜传播发展史初探,《烟台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91辣椒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国家人文地理》2010年第1期; 192马铃薯的世界旅行记,《国家人文地理》2010年第2期; 193欧洲人是怎样从非洲偷到咖啡豆的,《环球人文地理》2010年第3期; 194☆《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95☆评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一本译著,《学术界》2010年第4期; 195怀念姜源先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22日; 196中国著名高校最令人感兴趣的六个话题,《教书育人》2010年第4期; 197漫谈高考状元的分量差别,《教书育人》2010年第5期; 198可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初探,《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五辑)三联书店2010年; 199☆新中国咖啡产业60年的崛起历程,《热带农业科学》2010年11期,陈德新、张箭; 200为世界地图的新发展鼓与呼,《经纬跨越四百年》,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 201波波夫与无线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3日; 202论历史学的学科设置调整,《西华大学学报》2011年1期; 203历史学的学科调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24日; 204德雷克环球航行冒险记,《环球人文地理》2011年第5期; 205塔斯曼远航太平洋记,《环球人文地理》2011年第6期; 206☆佛教造型艺术品在三武一宗法难中的被毁与幸存考,《普门学报》(台湾)2010年6期; 207☆《封神演义》人物之奇异坐骑初考(异兽部分)《中西文化研究》(澳门),2011年1期;, 208☆木薯发展史初论,《中国农史》2011年2期; 209《大明混一图》的地理范围辨析,《中国航海文化论坛》第一辑,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 210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火药,《环球人文地理》2011年第10期; 211对中国指南针的历史误读,《环球人文地理》2012年第1期; 212☆俄使佩特林首访明代中国初探,《暨南史学》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14甘薯的世界传播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5日5版; 215 从《佛国记》的断句标点辨所谓法显航渡美洲说,《海交史研究》2012年第2期; 216 世界主要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任职制度的历史考察,《徐州工程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2年第6期,张箭、石亮; 217中西中古高等教育史比较研究的佳作,载《宋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比较研究》,人民出 版社2012年版; 218首论罗懋登《西洋记》对郑和下西洋规模的夸大,《跨越海洋:“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学术论坛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19从《聊斋志异》看清初的物质文明与生活,《清史镜鉴》第六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3年版; 220《封神演义》人物之奇异坐骑全考,《长江文明》第十二辑,重庆出版集团2013年版; 221论论文评审意见的写法——以《木薯史》一文为例,《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2 期; 222☆读《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有感,《中国农史》2013年第2期; 223被疟疾改写的人类历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24日史学版; 224一杯咖啡的全球漫游史,《文明》2013年第8期; 225☆《儒林外史》反映的学术不端和腐败,《中国文化报》2013年10月24日7版; 226汉代域外农作物的引进和发展,《休闲读品·天下》,2013年第3辑; 227人种的智力发展与外表美观琐议,《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19期; 228世界热爱香料,香料改变世界,《文明》2014年第3期; 229☆九世纪朗达玛所灭之佛教寺僧数量考,《西藏研究》2014年第1期; 230食物简史和味蕾中的记忆地图,《文明》2014年第7期; 231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描写看清初的物质文明与生活,《蒲松龄研究》2014年第2期; 232☆菜豆—四季豆发展传播史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233☆《瀛涯胜览》米尔斯英语译注本评介,《暨南史学》第九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234☆论《镜花缘》中的科幻小说之特色,《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4期; 235☆罗懋登《西洋记》所夸大之郑和下西洋规模研究,澳门《文化杂志》2014年第2期(夏); 236☆国际视野下的橡胶及其发展初论,《河北学刊》2014年第6期; 237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研究述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238☆《儒林外史》反映的学术不端和腐败问题析论,《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2期; 239寻找食物的原乡,《北京晚报》2015年1月10日18版; 240☆世界橡胶树发展传播初论,《中国农史》2013年第3期; 241美洲地名由来与郑和远航,《海峡两岸郑和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2015年版; 242交通拓展促农作物传播,《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20日4版; 243中国现代史上重要外文缩写词译音词考论,《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第9期学术版,张 庭兰、张箭; 244弥足珍贵的《魏书·释老志》与《明史·释老传》,《唯实》2015年第10期; 245☆论亚美跨太平洋新航路的开辟,《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10期; 246☆若干烹调用香料作物的起源、发展与传播,《暨南史学》第十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247论中国橡胶树史和橡胶文化,《古今农业》2015年第4期; 248人类食物结构演变初论,《经济社会史评论》2016年第1期; 249高度重视译介机构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31日3版,张箭、罗淇元; 250人类横渡太平洋的艰难航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21日7版; 251☆三武一宗早逝之原因及真相,《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252★玉米初传欧洲论略,《光明日报》2016年4月16日11版; 253拜占庭破坏圣像运动研究概况,《川大史学》第二辑《世界史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54★《三武一宗抑佛综合研究》评介,《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4期; 255★从美洲作物的传播到世界农史分支的开拓,《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朱川豫、张箭; 256☆前殖民时期新西兰毛利人农业发展的人类学考察,《农业考古》2016年第6期,吴凡、 张箭; 257☆金鸡纳的发展传播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 258☆论疟疾的防治史,《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259马在美洲的传播初探,《海交史研究》2017年第1期,徐杨、张箭; 260简论世界史学科内的次级学科划分,《新世界史》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截止于2017年10月。

学术兼职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2015年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