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复生

个人简介

刘复生 男,1948年10月生于成都,籍贯重庆忠县,1978年2月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1984年获硕士学位(中国民族史专业),1990年获博士学位(中国古代史专业),1985年留校任教。现任教授、博导。曾获四川省社科奖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一次,中国史学会“中国古代史优秀论文”奖一次。 课题: 《十至十三世纪中国西南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国家一般,1996) 《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国家一般,2006年) 《交往与融合: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研究》(国家一般,2012年) 《古代“僰国”地区民族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国家重点,2012年) 著作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 《宋代蜀学研究》,巴蜀书社1997年(与胡昭曦、粟品孝合作)。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006年增订本。(与朱瑞熙、王曾瑜、张邦纬、蔡崇榜合作) 《僰国与泸夷——民族迁徙、冲突与融合》,巴蜀书社2000年2月。 《(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宋辽西夏金元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重心的考察》,巴蜀书社2012年1月。 书评: 《吴天墀文史存稿》读后(《中国史研究》1999-4) 《李心传事迹著作编年》评介(《史学史研究》1991-6,修改稿《编年出新意》载《博览群书》,1992-1) 军功阶层与“有限皇权”(《读书》2001-7) 地方民族史研究的新篇章——屈川著《都掌蛮—— 一个消亡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读后(《社科会学研究》2005年2期)

研究领域

主治宋史、西南民族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李焘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编纂(《史学史研究》1981-3) 宋代“泸夷”非乌蛮集团的民族成分(《西南民院学报》1987-1) 邵雍思想与老庄哲学(《中国道教》1987-4;1987年年会《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文献》1991年第1期)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四川大学学报》1991-3) 北宋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儒学思潮(《天府新论》1991-6) 宋朝“以火德王”刍言(《中国文化》总5,1991) 儒学复兴思潮影响下的北宋中期贡举改革(《史学月刊》1992-5,K) 说北宋中期儒学嬗变与史学的变化(《史学史研究》1993-2,K) 宋仁宗时期的反佛老思潮(《中州学刊》1993-4) 自杞国考略(《民族研究》1993年第5期) “白艻子弟”考索——兼论宋代乡兵的一个特例(《社会科学研究》1994-6) 宋代“广马”以及相关问题(《中国史研究》1995-3) 宋代“泸夷”地区民族关系的演进(《四川大学学报》1995-4 宋代岷江上游的羌族羁縻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1) 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历史研究》97-3) 宋代“衣服变古”及其时代特征——兼论“服妖”现象的社会意义(《中国史研究》1998-2) “都掌蛮”研究二题——明代“都掌蛮”的构成与消亡(《四川大学学报》1998-2) 一个消失民族的史诗:“僰人”民间传说试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5) 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社会科学研究》1999-6) 入蜀僚人的民俗特征与语言遗存——“僚人入蜀”再研究(《中国史研究》2000-2) 五代十国政权与西南民族的关系(《四川大学学报》2001-2) 荧惑崇祀及其在宋代的流变(《社会科学研究》2001-3) “云南八国”辨析——兼谈北宋与大理国的关系(《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6期) 长沙炎陵说的缘起(《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4期) 表宋风,兴蜀学——刘咸炘重修《宋史》简论(《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从土地制度的变化看宋代社会(《西华大学学报》创刊号2004年1期) 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4期。 都掌族群的来源及其势力的发展(云南社科院历史所《西南文化研究》,2004.6) 试论蒙文通的理学思想——《蒙文通文集理学部分质疑》驳议(中国文化第21辑,2004年6月) 通观明变,百川竞发——读《蒙文通文集》兼论蒙文通先生的史学成就(《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6期) 族群问题与民族史研究——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论文集《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宋朝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土地赋税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6期,第9~16页) 理想与现实之间——宋人的井田梦以及均田、限田和正经界(《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3期) 刘咸炘《蜀学论》及其学术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另载西华大学蜀学研究中心编《蜀学》第一辑,巴蜀书社,2006年) 唐宋时期西蜀与西夏及敦煌的文化关系(“中国西夏学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银川,2005年8月。载李范文主编《西夏研究》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宋代的羁縻州 “虚像” 及其制度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4期) 宋代的“盐马贸易”(“韩中宋史研讨会”论文,2007年10月。河北大学《宋史研究集》第九集,2008年) 宋代“天命观”的嬗变(“邓广铭百年诞辰纪念暨国际宋史讨论会”,北京大学 2007年3月。中华书局,2008年) 民主改革前阿里地区的手工业与“贱民”问题(《西藏研究》2008年4期) 徐中舒先生的巴蜀古民族史研究及其启示(徐中舒诞辰110周年学术研究讨会,2009.4. 《四川大学学报》2009-4) 宋朝骑兵在南方的布防与运用(《四川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吴天墀先生的治史风貌与持点(《四川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由虚到实——关于“四川”的概念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2期)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宋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巴蜀学会副会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