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彤伟

个人简介

行政职务:四川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兼青年教师与专职科研队伍管理办公室主任 王彤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兼青年教师与专职科研队伍管理办公室主任,四川省传统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副主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汉语史研究集刋》副主编。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及结项鉴定专家。韩国延世大学访问学者、韩国外国语大学外籍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短期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为训诂学、汉语史、文字学、汉语诗律学、文献学,目前偏重于以训诂为基础的汉语史研究,以及域外文献的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综合研究。出版《〈三国志〉同义词及其历时演变研究》、《说文解字540部疏讲》、《汉语常用量词演变研究》、《成语由来》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及四川省等各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获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优秀古籍二等奖等。 讲授《古代汉语》、《文字学》、《汉语与中国文化》、《中华文化》、《诗词格律与创作》、《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选读》等课程,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奖,四川大学优秀教学奖、教改奖、首届四川大学非标准答案考试奖、四川大学最受欢迎文化素质公选课教师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学比赛一等奖等。 业余爱好中国古典诗词创作,有《彤管有炜—王彤伟诗词小编》及《韩国昌德宫诗联注译》等作品。入选中华诗词网首批100名"诗人档案",曾获韩国驻华大使馆文化院“诗意韩国”诗歌奖,先后受邀在中国驻韩大使馆首尔文化中心、在韩中国访问学者联谊会、在韩中国教授学会、韩国大邱人文学会等进行诗词讲座。 2015年指导创建四川大学学生社团“雅韵古典文学社”及“在兹国风社”,并担任指导教师。 成果情况 独著《〈三国志〉同义词及其历时演变》,巴蜀书社,2010年。 独著《说文解字540部疏讲》,巴蜀书社,2012年。 独著《成语由来》,四川辞书出版社,2012年。 独著《汉语常用量词演变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年。 参编《新视野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编四川大学《古代汉语》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编北师大及武汉大学《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公开发表训诂学、词汇史、汉语规范方面的论文五十余篇。 获奖情况 专著《〈三国志〉同义词及其历时演变》四川省社科二等奖(2012)。 专著《说文解字540部疏讲》获中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2013)。 专著《说文解字540部疏讲》获四川省社科三等奖(2014)。 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2018)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名师和团队”成员(2021)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一等奖(202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工作积极推动者(2018) 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 四川大学“学术型社团指导教师鼓励奖”(2016) 四川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2014) 四川大学“精品开放课建设突出贡献奖”(2013) 四川大学“最受欢迎的文化素质公选课教师”奖(2012) 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2008、2009、2010、201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学工作先进奖”(2010、2011)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复旦大学一等奖学金等(2007年及以前) 科研项目 主持“朝鲜半岛古代汉文词”、“汉语常用量词”、“说文解字研究”、“常用词演变研究”、“域外汉字研究”等方向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省级及校级项目20余项。 人才培养 招收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博士生(报考博士者最好具有韩语(日语、越南语)基础,以及计算机编程基础或数据库建设经验) 其它情况 《踏莎行》 柳荫堆烟,杨花扑面。困酣娇眼莺声软。熏风吹梦正酣眠,东君暗把时光换。 经卷斜翻,茗烟尚暖。隔帘隐隐琴声慢。晴光斑驳洒南窗,闲居静好深深院。 《山间静湖》 一树幽花晚蝶孤,半塘云水野鸳凫。 闲将壶酒林中卧,醉把真山当画图。 《自题小像》 白发不堪钗,青山聊寄怀。野麋为契友,鸣鹤是同侪。 疾俗眼睥睨,求真人戾乖。托身三界外,放浪一形骸。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训诂学、汉语史、文字学、汉语诗律学、文献学、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目前偏重于以训诂为基础的汉语史研究,以及域外汉籍的语言文字与文学、文献综合研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